首页 百科知识 利比亚冲突的原因

利比亚冲突的原因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威特、巴林、利比亚和突尼斯,还有伊朗的居民年均收入大大超过保加利亚这个欧盟成员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自2月16日以来,反对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卡扎菲的游行示威从利东部城市班加西开始,蔓延至首都的黎波里。期间,利安全部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鉴于利比亚局势紧张,各国已陆续展开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行动。利比亚是继突尼斯、埃及之后出现政局严重动荡的第三个阿拉伯国家。

二、利比亚冲突的原因

(一)美国主导的冲突

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座小城市的街头小贩与城管发生冲突,群众浪潮后来席卷中东地区。为何会发生这些事件,最普遍的看法之一是多数人贫穷、社会严重分化以及专制统治时期过长等。抗议民众在对统治者保障自己的生活水平失去信心之后,提出了政治要求。证据似乎令人信服,但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事件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观点令人质疑,群众运动的浪潮席卷的是那些并不算贫困的国家。科威特、巴林、利比亚和突尼斯,还有伊朗的居民年均收入大大超过保加利亚这个欧盟成员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即便是贫穷的也门,居民收入也高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此次骚乱只是波及一些阿拉伯国家,而不是所有国家,一些非常相似的国家“被挑选出来”,这一进程本身是由外部策划和操纵的,如果比较一下这些事件,分析一下所使用的手段、所达到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回答一个问题:谁可从中渔利?发生的一切与美国提出的“可控混乱”的理论完全一致。这一理论的要点可归结为:在需要的关头和需要的时期内将反对现有合法政府的零散政治力量团结在一起;使国家领导人质疑自己的力量,质疑强力机构的忠诚度;直接破坏国家局势的稳定,鼓励抗议情绪,吸引罪犯参与行动,以便散布惊慌情绪和对政府的不信任;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道德服从于国家利益。新型战争———信息战和网络战———完全不属于国际准则中认定的侵略概念。在对国际恐怖主义没有公认的统一政治定义的情况下,从法律上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在世界各地随心所欲地反恐,而且华盛顿凭借自己的实力地位就可以想在哪儿反恐就在哪儿反恐。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可控混乱”的手段也就顺理成章了。白宫奥巴马总统了解突尼斯、埃及、巴林和也门日益迫近的危机,2010年8月就已下令提交关于阿拉伯国家局势的秘密报告。应当承认,在对世界进行地缘政治的重新划分时,使用“可控混乱”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手段,花不多的钱就可以达到目的。

(二)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国际新秩序引发的政治上“板块地震”

自2月16日以来,反对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卡扎菲的游行示威从利东部城市班加西开始,蔓延至首都的黎波里。期间,利安全部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鉴于利比亚局势紧张,各国已陆续展开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行动。

卡扎菲24日发表了政局动荡以来的第二次讲话。他在讲话中对在冲突中的死难者表示遗憾,但同时警告如果抗议者继续行动,将导致国家的混乱。此前,利比亚国际慈善和发展机构主席、卡扎菲之子赛义夫曾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

利比亚是继突尼斯、埃及之后出现政局严重动荡的第三个阿拉伯国家。多年来相对平静的阿拉伯世界接连发生“政治地震”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阿拉伯世界的范围及特点

阿拉伯世界是阿拉伯国家的统称。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世界由22个阿拉伯国家组成,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亿。这些国家包括:西亚地区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也门和阿曼等12个国家;埃及、苏丹、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等7个北非国家;东非地区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太平洋西部的科摩罗。这22个国家均为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

阿拉伯国家的政体不尽相同,共有8个君主制国家,其余的14个国家均为总统共和制。其中,沙特和阿曼实行君主专制,阿联酋为特殊的联邦君主制,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摩洛哥等5国为君主立宪制。埃及、苏丹等14个国家为总统共和制。君主制国家“王位”传承为世袭制,或传位给兄弟,或由儿子继承;而共和制国家,则由选举产生,不过近年来也出现了父传子的现象。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的宗教色彩很浓,有的则更加世俗化。

1945年,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也门和约旦等7国代表在埃及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正式成立。目前,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均为阿盟成员。阿盟现任秘书长阿姆鲁·穆萨曾是埃及外交部长和多年常驻联合国的代表。

在国际事务中,尤其在中东问题上,阿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扮演着阿拉伯世界“代言人”的角色。2002年3月,阿盟根据沙特提议,通过了旨在结束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倡议》。该倡议同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和338号决议一起,成为解决中东问题和巴以争端的重要依据。

人们在提到阿拉伯世界时,往往容易与中东国家混为一谈。其实,中东大部分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国家都不是地理概念。追本溯源,所谓中东地区,是欧洲人对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称谓。因此,中东地区除了阿拉伯国家,还有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塞浦路斯。

中东不仅因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而独享重要战略地位,还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主产地。2009年,中东地区累计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32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55.6%;原油日产量2000多万桶,占世界日均产量的近1/3。天然气储量也极为可观,仅海湾国家就有48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储量的33.4%。正因为如此,中东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成了大国争夺和美国谋霸之地。

2.阿拉伯世界动乱的原因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继赞认为,阿拉伯世界的动乱有如下几点共同的深层原因:

(1)民生凋敝、百姓贫穷是动乱主因。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苏丹、约旦和摩洛哥等资源相对匮乏的阿拉伯国家,似乎已被经济全球化抛弃。2008年发端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这些依靠旅游业和外来投资的国家雪上加霜。以埃及为例,多年来埃及人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相反,抱怨“今不如昔”的人越来越多。

(2)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据统计,占埃及总人口20%的富裕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55%;占人口20%的中产阶层占有社会财富的27%;占人口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

(3)失业率攀升是年轻人不满乃至上街示威的重要原因。阿拉伯穷国的失业率一般都在30%~40%,甚至更高。在阿拉伯国家中,埃及和突尼斯的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许多人都能享受大学教育。但是,毕业即失业,自焚而不治身亡的突尼斯小贩就属于这种情况。

(4)腐败现象严重。再以埃及为例,贪污受贿、收回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埃及人的工资很低,公务员的月工资一般不会超过人民币1500元。这在埃及属于中下等收入。然而,一些官员却常常能住好楼房、开好车。

(5)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执政多年。83岁的穆巴拉克在位近30年,本·阿里当政23年,萨利赫已在也门掌权3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1969年上台执政至今。另外,“世袭制”也在阿拉伯世界普遍存在,民众对此颇有微词。

新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的中东战略调整是中东地区动荡的外部因素。欧洲外交关系研究会旅美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高思认为,中东局势动荡的直接外部因素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权力真空。

高恩指出,美国政府对伊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却造成伊拉克连绵不绝的内乱,而“大中东民主计划”直接导致了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上台,“这两项重要中东外交战略均以失败告终,加之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迫使奥巴马上台后在中东战略上采取守势,特别是美军从伊拉克撤出,成为新世纪美国战略收缩的标志性事件”。

由于互联网在阿拉伯国家缺乏必要的监管,有着西方背景的社交和微博网站对阿拉伯世界的局势动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理查德·杰拉格森说,埃及的抗议者通过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及手机短信相互串联,短时间里就动员了20万人走上街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魏超说,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互联网信息资源,形成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社交网络难以监管,偏激言论容易乘机传播;传统媒体中的不平等现象在网络传播中进一步强化,敌对势力得以更迅速找到煽动与颠覆的借口;西方国家具有技术优势,因而更容易从技术上进行反封锁。

3.对地区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欧洲智库专家认为,中东主要国家的政局动荡势必对当地政局乃至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次中东政局动荡,从全球范围看实际上是新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国际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在该地区的一次“板块地震”。

专家提出,当今世界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以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二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三是中东的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发展中国家序列,但其或地处国际航运要冲,或拥有石油资源,共同的政治、宗教、文化背景把它们凝聚到一起,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欧洲政策中心主任约瑟夫·雅宁表示,全球化进程让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中东的伊斯兰国家历来是大国角力的重点区域,“过去这一地区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动荡,是基于大国角力下形成的一种‘易碎的均势’。美国和西欧的经济调整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振兴是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最显著的变动,必然会打破伊斯兰世界‘易碎的均势’,动荡在所难免”。

专家指出,目前就多米诺骨牌式的中东政治动荡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这是中东伊斯兰国家进入新一轮大调整期的开端,该地区将经历一次影响深远的地缘政治大洗牌。

(1)在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和以色列的“美好关系”将会终结,中东政治格局也会为之一变。

欧洲政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让·阿亚迪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问题,过去30多年中,埃及一直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穆巴拉克坚守埃及与以色列1979年签署的和平条约,这一条约事实上是以色列地区安全战略的支柱。

专家认为,未来无论哪支政治力量在埃及上台,很难有人再像穆巴拉克那样和以色列合作封锁加沙,压制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组织以及国内反以呼声。

(2)美国将来仍将是中东地区的主导者,但不再是唯一有决定权的国家,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将有所增强。

阿亚迪说,中东政局的主导者是美国。但美国在中东局势动荡中的处境颇为尴尬:它一方面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考虑要声援民众的“民主诉求”;另一方面,它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扶植新的亲美势力值得怀疑。此外,美国很担心中东的抗议行动演变为反美浪潮。

2008年3月欧盟正式通过了建立“地中海联盟”的原则计划。这项计划被视为欧盟加强“南下”战略的发轫之举。有观察家认为,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欧盟仍将继续推动建立“地中海联盟”计划,未来欧盟在处理与南地中海国家关系上会更加倚重土耳其。

(三)利比亚国内政治经济不和谐的因素

自本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其死亡人数之多、暴力程度之严重,已引发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相继召开紧急会议,敦促立即结束暴行,并逐步解决民众的合法诉求。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3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人物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人物卡扎法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部落也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先受到冲击。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还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

在人类近现代史上,以烈火燎原之势蔓延的革命并不多:1848年法国革命席卷欧洲;1968年新左翼运动风潮从巴黎吹到纽约;1989年东欧剧变引发两年后苏联解体,“冷战”宣告终结。2010年底至2011年初,历史似乎又到了这样一个节点。这一次,星星之火在北非大陆点燃。突尼斯的本·阿里,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他们都曾经是受人爱戴的革命者。只是,在数十年的独裁统治后,变革的热情早已化为冷灰,一己私欲却依旧高涨,当年的革命者成了今日的独裁者,最终民众揭竿而起。如果说突尼斯和埃及由街头运动引发政治地震的结果是某一个独裁者倒台,权力仍掌控在原执政党或军队手中,那么利比亚即将上演的则很可能是这次阿拉伯世界革命风暴中第一场真正意义的政权交替。

2011年2月15日,受周边国家相继发生反政府骚乱的影响,不满国内高失业率和腐败的利比亚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独裁统治。由于利比亚政府拒绝国际媒体进入,目前没有媒体能够清楚掌握利比亚的情况,只能依靠身在利比亚的人往外零星地通过手机视频、邮件传递信息。各种消息显示,十几天来,从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到首都的黎波里,利比亚安全部队向大批示威者动用了机枪、迫击炮,甚至“幻影”战机。利比亚与外界的电话通讯已经全面切断。这或许是因为利比亚的暴力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和一些东部城市,首都的黎波里的局势相对在卡扎菲政权的控制之下。虽然自2月23日起包括中国使馆在内的各国使馆已经开始撤侨,但由于人数非常多,大部分人还在等通知,并且由于公司还有工程在建,物资不可能全部撤走,撤离过程中也有许多物资需要清点安置。利比亚骚乱成为近日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运动当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正如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Seifal-Islam Gaddafi)20日发表讲话所言,利比亚不是突尼斯,也不是埃及,若抗议继续,将面临内战危险并陷入分裂,“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伤亡”。那么,与突尼斯和埃及相比,利比亚有何不同之处?

1.军队在政权中的角色。前两者军队势力极其庞大,枝蔓遍布各大垄断行业,可以在一个独裁者下台后由军方出面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而利比亚的军队在政权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国家的实际控制权仍在卡扎菲及其亲友手中。此外,利比亚军队长期以来充当着政府镇压民众的工具,在此次骚乱中更是变本加厉站在示威者的对立面,不可能像相对独立的埃及军队一样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利比亚整个国家的结构都是支离破碎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哲杰斯(Fawaz A.Gerges)2月24日在一个关于中东局势的讲座中说,“不像埃及和突尼斯,起码后者的军队体系是很完备的。”这与埃及拥有相对较为活跃的公民社会,可以有反对派和抗议示威,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联盟,状况大为不同。哲杰斯说,过去十几年来,卡扎菲有意在军中培育起多个阵营,而各个阵营之间缺乏协调,这不是一支善于作战的军队。他担心,如果卡扎菲真如自己此前所表示的要“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结果很可能是军队的各个阵营之间互相残杀,同时杀戮百姓。“利比亚的起义可能会很血腥、很漫长。”哲杰斯说。不过,利比亚军方的态度也随着形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2月21日,两架利比亚“幻影”战斗机降落在马耳他机场。美国媒体引述马耳他官员称,飞行员被利比亚政府要求向反政府人士开火,但是他们拒绝执行命令。

2.社会的部落性质。利比亚的社会由分布各地的部落组成,数量众多、势力分散,利益很难协调。卡扎菲一直以来依靠直属部落卡达法(Gaddadfa)为其培养精锐的安保人员。然而卡达法只是个小部落,为了控制整个国家,卡扎菲对各部落实施分而治之的策略,收买包括瓦尔法拉(Warfalla)和迈杰拉赫(Megrahees)在内主要部落的首领。但是,近日的血腥镇压激怒了部分部落领袖。拥有百万人口的瓦尔法拉部落发表声明称不再支持卡扎菲,并呼吁他离开利比亚。

3.由来已久的东西部矛盾。利比亚全国650万人口的1/3位于东部,2/3位于西部,中间相隔绵延600公里的沙漠。而扮演国家经济命脉角色的石油分布却是2/3位于东部,1/3位于西部。由人口与能源分布失衡导致的东西部矛盾一直是困扰卡扎菲政权的难题。东部反政府势力在本次骚乱中表现异常活跃。有分析指这是因为东部民众对卡扎菲政府积怨颇重,称其过去40年一直侧重发展以首都的黎波里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忽视了以班加西为中心的东部产油区的发展。

简言之,即利比亚各种势力较为分散,但没有一股势力可以取代现政权;而一旦卡扎菲拒不下台,现政权瓦解,军队也将按部落分化,内战爆发,国家分崩离析或是分裂成东西两部分,或是形成各方势力割据的专属领地,成为下一个索马里。这被普遍视作卡扎菲和反对派在最初“硬碰硬”后进入判断形势、积聚力量的阶段。各派都试图团结一切可能有利于己方的因素,对反对派而言,积极游说美国和依赖利比亚油气资源的意大利,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实施禁飞制裁;在卡扎菲这边,则是整合资源,一方面摆出决一死战的姿态,同时不断放出警告:利比亚的政权更迭是国际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毗邻,面积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沙漠及半沙漠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4%。人口约650万,以阿拉伯人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经济支柱是石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50%以上。在历史上,利比亚曾是古罗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领土。1912年沦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期间被英法占领。1951年宣布独立,成立施行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27岁的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他随即晋升为利比亚军队最高军衔———上校,此后一统江山40载。

作为阿拉伯世界在任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卡扎菲坚称自己没有任何正式的政府职位头衔,只被称作“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似乎并不看重“名分”的卡扎菲却是利比亚长期以来唯一的统治者。他为国家发展确立基调,提出了“世界第三”理论,宣称要走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标准的社会主义”;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取代各级地方政府,但这两个权力机构却始终在他的掌控之下;实行“革命统一战线”一党专政,禁止其他任何政党活动。在利比亚人眼中,他是施行高压统治的铁腕领袖,毫不留情的处决与不惜代价的武装镇压是他维稳的惯用伎俩。不过,对于一个部落势力分散的国家而言,专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曾斥巨资建设钢铁厂和水利工程,拨专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路透社的评论说,卡扎菲上台以前,利比亚十分贫穷,基本上只有两样东西为外界所知:油井和见证“二战”坦克大战的沙漠。但他执政以后,利比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长期独裁势必导致体制僵化,财富和权力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而民众却不能从社会的发展中实现最基本的利益。有数据称利比亚失业率高达30%,年轻人生活压力极大。而在西方国家眼中,他是怪癖的独裁者———出访时只在由女保镖严密守卫的帐篷里睡觉,这也许与他出生于一个牧人家庭的帐篷里有关。1988年,他因拒不配合涉嫌利比亚特工制造的洛克比空难调查沦为西方众矢之的,也使利比亚遭到了长期的联合国制裁。

利比亚是世界第十二大、非洲第三大产油国,拥有非洲最大的原油储备。日产原油160万桶,国内日消费量仅为27万桶,其余均为出口,其中意大利占32%,德国占14%,中国占10%,美国占5%。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了该国50%的石油出口。但由于本国人口贫乏,且缺少相关教育机构,国家石油公司只是以爱国主义名义摆上台面的花瓶,利比亚石油产业运行主要还是依靠拥有高技术的外国厂商,包括意大利ENI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随着局势持续紧张,大批外国工人撤离,利比亚原油生产将面临全面停滞的威胁。那么,利比亚油厂停业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利比亚产出的原油因含硫量极低被称作“甜原油”,是加工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燃油的上好原料。世界各地对这种原油都有需求。一旦利比亚出现油荒,全球油价将出现大幅上涨。其次,受利比亚油荒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意大利。意大利国有能源企业ENI成品油产量的15%~20%依赖于来自利比亚的原油进口,同时ENI也是利比亚天然气的唯一出口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