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费导报·文化时代》一年工作汇报——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届(2005)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底安民
一、紧密配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
2005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经济建设场面蔚为壮观。从后沟古村建设、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到“村村通”工程、修文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工程捷报频传。榆次各项事业正进入一个新时期。
我们《现代消费导报·文化时代》的前身是中共榆次县委、市委机关报——《榆次报》,现作为中共榆次区委和区政府的喉舌,是直接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新闻媒体,我们做到了哪里有重点工程,版面上就有来自该处一线的报道。
2005年,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力打造榆次现代晋商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后,我们除及时通过人大、政协会议进行各种报道、访谈外,还组织相关背景资料予以阐述,并将省内一篇有分量的文稿《晋中·晋商的财富家园》,精心设计编排刊登,还配发本报记者采写的长篇纪实通讯《为了现代晋商的崛起》,引起了有关方面关注。
后沟古村建设如火如荼,本报记者赵晓明、高庆春率先深入工地实地采访,推出了《激情,在后沟古村燃烧》等大型报道。旅游节前夕,高庆春同志又连续推出《守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第一范本的古韵》、《让尘封的明珠重现光彩》、《揭开后沟古村落神秘面纱》等长篇通讯。旅游节期间,采编部门的同志加班加点,自己策划了《中国农耕文化瑰宝——后沟古村》(特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改善工程是一项造福后世的好事。我们紧密配合,定车、定时、定人,分头深入基层采访,连续推出了来自农村教育设施改善工程的10个专题报道,受到了教育部门领导的广泛好评。
“村村通”工程是榆次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们定期刊登工程进度,并深入采写了一批“村村通”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群体的事迹,对全区“村村通”排名第一的北田镇进行了专题报道,起到了鼓励、引导作用。
修文工业基地是区委、区政府为实现榆次经济腾飞搭建的一个工业发展平台,报社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率记者深入工程一线做跟踪报道,同时采写了工程队、村干部中的大量先进人物,得到了工程指挥部的高度评价。
本报开通的24小时新闻热线,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出发点,只要热线反映的问题,记者有求必应,不辞辛苦地报道好。一年来,新闻热线发稿100余条,加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党报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还表现在报社组织了别开生面的“请百姓视察”活动。在该项活动中,60多名来自榆次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乘坐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大轿车,深入到榆次各个重点建设工程巡视,区委书记王建林、区长王继堂还与这60多位普通群众对话、座谈,在全区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在报纸业务研究和探索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报纸面貌出现显著变化
2005年以来,我们的办报环境比较好。所以我们能够腾出手来,全身心办报,在报纸研究和探索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其标志为:
1.从2005年1月至5月,我们周密组织,精心采编,设计出版了6期铜版封面印刷的特刊,报纸容量由8版增为16版、20版、32版。这是报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我们知难而上,力求将一份份精美的报纸奉献给读者,报纸印出发行后,许多人都不相信这是榆次出版的报纸。因为用铜版纸印刷的大容量报纸体现了现代报业的最新综合技术水平,对图片拍摄、版式设计、文稿排列、印刷着色等,要求都相当高。我们能取得成功,所以不少读者感到惊讶。
2.2005年6月,结合先进性教育整改阶段的要求,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我们研究分析了北京几家大报和省城几家大报的特点,进而出台了本报全面转型实施方案,即办报宗旨:新事、新知、新文化、新时代。办报口号:拥有文化时代,品味美好人生。办报理念:以文化引领新闻资源和信息资源。本报社训:办优秀品质的报纸,做优秀品质的报人。除此之外,我们还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定位、读者定位、目标定位等。
3.2005年7月份后,我们又推出两份精心打造的周刊类报纸《青年周刊》和《星期五》。在吴瑞新、刘红英等骨干记者、编辑的带领下,大家反复策划,使版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版式上,充分吸收《北京晚报》和省城都市报类精华,清新简洁,明快疏朗。通过大导读、大标题、大图片强化冲击力,通过舒坦的留白、独特的线条、巧妙的围框等版面语言,让读者赏心悦目。内容上,扩大视野,大量增加了来自基层鲜活而生动的新闻,并新创了《择业》、《校园》、《独家》、《焦点》等新板块,增加新闻性、服务性,使报纸更加丰富多彩,在本报历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吸引了广大读者争相阅读。
4.图版观念进一步确立,制图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传媒的人都知道,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四大类传媒中,电视和网络后来居上,成为广大受众青睐的首选,广播和报纸都被有所冷落。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必须加大图片的运用,迎接“读图时代”的来临。相对电视而言,报纸图片是定格的,是精心制作的,一个精彩、精美的瞬间,便会定格为永恒画面,可以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相对网络而言,报纸图片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筛选的,已经经过了专业人员智力选择的二次加工,读者相对省力些。再加上榆次区的广播局上划晋中市管理,本报成为榆次区唯一的新闻媒体,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新闻职能将由报社承担,因此,我们迅速果断地加大新闻摄影器材的配置,一次性配备5台较高档的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使报社数码相机达12台以上,采编人员26人,人人都成为既能采写又能拍摄的“两栖记者”。
三、在管理机制和技术装备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整体办报水平
2005年以来,面对报纸缺乏创新的现状,我们报社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从调整采编格局入手,对采编体制进行改革。
6月份,由3名副总编牵头,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将原来的5个采编部门改为3个采编部门。
运行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分管副总编人人肩上有担子,不得不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如前所述,先后推出了《青年周刊》、《星期五》两份周刊类报纸,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由于新体制的实行,职工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差错率明显减少。
报社还制定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了《营造和谐报社公约》,人人签字,共同遵守,对处理好报社人际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报社还克服资金等困难,更换和配置了先进的电脑设备、采访摄影设备,建立了数码彩喷图片制作室,实现了数码相机的拍摄、制作、出图一体化。
四、转变观念,扩大报纸知名度、影响力
2005年下半年,我们通过与省外媒体的交流、互学,深深感受到过去成天把自己关在榆次城里办报,观念陈旧。我们借鉴江苏《淮安报》等省外媒体的办报经验,对外走出去,通过与其他媒体或单位的横向联合,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对内通过组织活动、开展交流,与读者形成互动,在提高报纸质量的同时,加大感召力,扩大影响力。
对外,2005年10月29日,我们与中国传媒界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本报被确定为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方向、编辑出版方向县市级党报社会调查基地。这一联合不仅能够提升本报的品牌和知名度,也为本报人员今后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提高办报能力打下了基础。
对内,9月初,我们向社会发布了《有奖征求读者意见活动调查表》,公开征集读者对本报各板块的看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办报的积极性,与广大读者形成互动,让大家形成关心报纸、热爱报纸的情怀。
〔底安民:山西榆次《现代消费导报·文化时代报》社长、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