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论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

浅论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党委机关报的这种发展,促使其瞄准报业市场,其结果无疑导致了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竞争的加剧。党委机关报在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那种内没有竞争、外没有压力的情况早已经不复存在。与非党委机关报相比较而言,这使得党委机关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更为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非党委机关报相比,党委机关报显得不十分成熟。

浅论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

董金学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到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报业体系中,党委机关报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除了大量的党委机关报外,只有少量的社会文化类报纸。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委机关报在报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由于党委机关报的性质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新时期,党委机关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在新闻资源、读者、广告、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和认识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一、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竞争原因浅析

在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报业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也日益活跃。20世纪80年代,报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改变了中央和地方党委机关报在报业当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局面。

由于社会生活的中心由政治运动转向了经济发展,因而,以政治性见长的党委机关报的发展势头受到了遏制,党委机关报逐渐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经济类、信息类等非党委机关报却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繁荣起来。这使得党委机关报不得不面对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压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地市级以上党委机关报相继被“断奶”,财政不再拨给相关费用。党委机关报尝试“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报方式。这种方式的推行使得报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也给了非党委机关报极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报业逐渐市场化。众多报纸在报业市场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党委机关报比较起来,非党委机关报不仅种类多,而且受众细分化程度很高。非党委机关报的这种发展,促使其瞄准报业市场,其结果无疑导致了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竞争的加剧。

负责舆论宣传的党委机关报在这种竞争当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党委机关报在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那种内没有竞争、外没有压力的情况早已经不复存在。党委机关报在这种竞争当中,除了考虑其所肩负的使命之外,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

在国家的政策层面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报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由于传媒业具有意识形态的要素,因此,基于党委机关报的性质、宗旨、任务,即使是在国家的政策层面,国家也不能够完全将之放开。与非党委机关报相比较而言,这使得党委机关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更为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报业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1990年,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这是报刊产业化改革的一个转折性标志。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报业政策,使得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加剧。因为报业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走向市场,而党委机关报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其办报方针专事宣传,不搞经营,这成为党委机关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运行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却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而非党委机关报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机制灵活,更容易与市场进行对接。

在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保守、单一、僵化。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各个领域,自然包括报业。而体现在报业当中的现象则是人们主动地去选择媒体,并对媒体的言论有自我的评判标准。正因为这样,在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发展中,党委机关报的读者逐渐分化。对于党委机关报来说,在功能上是工作报非家庭报,在受众上是干部报非大众报,风格上是严肃报非通俗报。而非党委机关报却相反。非党委机关报大多定位于大众,通俗化是非党委机关报所长。非党委机关报适合了人们的心态、诉求、价值观念,因此在报业的竞争格局当中处于优势。许多都市报、晨报、晚报、行业报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如何认识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非党委机关报相比,党委机关报显得不十分成熟。或者说,党委机关报尚处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探索阶段。这是党委机关报一个极艰难的时期。这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党委机关报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赢利。然而,现实是,即便如此,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仍要面对市场,加入竞争的行列。与过去相比,党委机关报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委机关报需要做的,是找到一条适合党委机关报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新的道路。非党委机关报在这方面有其优势,借助于市场,非党委机关报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积极参与,并取得实效。

如果我们简单地来概括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则可以说,究其实质,二者是对市场的争夺,读者市场、人才市场、广告市场皆纳入其中。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竞争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树立起媒体的权威地位,使读者接受其新闻的传播理念,接受其所宣扬的思想。但是,我国报业的这种竞争现象,与资本主义的报业竞争又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的新闻事业、人民的新闻事业。无论是党委机关报还是非党委机关报,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新闻活动反映和影响世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在新时期的竞争,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你死我亡的竞争。

事实上,在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当中,二者皆融入了彼此合理的因素,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党委机关报的一些指导性、前瞻性、政策性的言论都会影响到非党委机关报的舆论导向。而非党委机关报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策划、经营、管理等手段对于党委机关报的发展又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以前,党委机关报总是一张面孔,新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但我们现在发现,这种现象已悄然改变。同时,在竞争过程中,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均加强了自身的建设,从大的方面说,这有利于整个报业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并不是无序的,虽然,目前仍有些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但毕竟不是西方的那种完全商品化的竞争。总体上,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有利于整个报业的发展。

对于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许多有责任的报业人士在关注的同时不免为党委机关报担心。我们虽然在前面对这种竞争现象做了浅显的分析,但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对报业、对受众所造成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在进行着冲突和融合。就是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时代,人们基于现实的考虑,易于注重眼前利益、物质利益,相对而言,精神文化缺失。与此相对应,其审美角度也发生倾斜。而我们的一些媒体恰恰迎合了民众的这种文化取向,体现在报业上的,即某些非党委机关报所谓的通俗化、世俗化。单纯地以赢利与否作为报纸的评判标准,却忘掉了一个媒体真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党委机关报与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必然趋向,新闻工作者应坦然应对。从长远看,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基本成熟之后,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的竞争会相对缓和,彼此都会有着稳定的读者群,原因在于,党委机关报的性质决定其层次性,竞争到一定程度,党委机关报的读者会趋于稳定。而非党委机关报也会如此。换句话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和非党委机关报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书 籍

陆炳炎:《中国报业的产业空间与政策支撑》,《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李良荣:《李良荣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燕君:《报业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版。

网 站

人民网 www.people.com.cn

和讯传媒网 www.hexun.com

华文报刊网 www.chinesebk.com

〔董金学: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3级硕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