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王村斜井依靠宣传教育培育安全文化

论王村斜井依靠宣传教育培育安全文化

时间:2024-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任王村斜井工会主席。井下辅助区队重点落实岗位责任教育,突出“三违”有效防范的针对性。对三违人员实行过五关帮教、公开亮相、现身说法等方式,对本人和职工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批评教育、电视亮相、家属协管,促进三违人员认识行为危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达到处罚一例三违,杜绝一种现象,教育一片职工的目的。一要加大“三违”查处力度,构建严密的三违查处网络。

王村斜井 柴海明

柴海明,男,1966年8月出生,河南新安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王村斜井工会主席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的积淀、疏导与影响,培养职工改造自我,自觉接受行为安全的理念,从而达到不断增强的安全自律意识和自保意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实现安全全员主动参与、立体网络防控目的,安全宣传教育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现手段。

王村斜井自建矿伊始,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以安全文化建设为主线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凸显安全宣传教育,坚持开展相关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矿井安全生产平稳发展,产量从2003年的20万吨,递增到2011年120万吨。矿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煤矿”、“企业文化示范矿”、“五精管理样板矿”等称号。

一、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舆论强势

列宁主义认为,一种先进的理论必须依靠“灌输”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煤矿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同样也需要这种“灌输”才能在广大职工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整合安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以点、线、面、片、块、网“六位一体”安全防控网络体系,让每一员工在工作与工余之时,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受到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在有形与无形当中、在接受与非接受之间,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与自我保安意识。这种强制性质的柔性灌输方式,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导向作用。

(一)点上抓具体

针对安全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找准与安全生产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抓具体、抓规划,有计划、有亮点的开展活动,使职工喜闻乐见、乐于接受。

(二)线上抓机制

宣传教育活动是一种软指标,只有建立健全规范的运作机制,才能作到有序运作不断线。党政工团各部门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不断总结提升,创新实现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三)面上抓氛围

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就是营造氛围。要利用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声势浩大的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全年确定一个主题冠名,每月组织一次主题活动,强化干部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四)块上抓特色

煤矿从井下到地面有着庞大的运作体系,它囊括了包括采掘机运通在内的多个不同工作性质的单位,安全的重点工作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类型进行分块运作。采掘区队重点落实每道工序安全专人提醒,突出隐患排查整改的实效性。井下辅助区队重点落实岗位责任教育,突出“三违”有效防范的针对性。地面强化职工技术学习,突出按章操作的重要性,确保安全生产无误时。

(五)片上抓亮点

生活区应充分发挥家属协管会的作用,大力营造温馨家园活动;在工业区应充分发挥各类宣传牌板的功能,建设安全宣传文化区阵地和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创建安全文明巷道、安全文明生产样板面、安全文明硐室等,把安全宣传标语牌板从井口一直延伸到工作面。使生活区和工业区、井上和井下相互连接,形成闭合式安全宣传教育管理体系,职工到那里,安全宣传教育就做到那里。

(六)网上抓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只有形成一种网络上的优势,才能把安全文化扩展到生产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体现到生产的全过程。宣传舆论警示网络抓引导,专职安检网络抓监察,党员安全屏障网查隐患,工会群监网抓“三违”,青安岗员网堵漏洞,家属协管网保平安,安全警示提醒网抓管理。通过党政工团妇各级组织职能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宣教格局,这全体职工中形成以安全生产为荣、以违章可耻的安全道德准则。

二、线上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到位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九大主抓线”长效运作机制,管人、管事、管思想,用人的素质提升保操作程序规范化,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安全宣传教育才能展现出生机与活力,为安全文化的形成培植行为准则。

(一)舆论警示引导线打先锋

宣传部门动用广播站、电视站、安全宣传标语等一切宣传媒体、阵地以及口头提醒等方法,对职工进行安全舆论警示教育,提醒职工正视煤矿危险的作业环境,培育职工对安全格外专注的人格倾向,形成文化约束力。重点抓好职工学习室和井下作业现场两个面的氛围营造。在作业过程中应按生产时段的特点,指定专人对职工及时进行安全警示提醒。首先健全职工安全闭合警示提醒网络机制,其次,健全班组信息收集反馈保障网络机制,再次,健全党员干部隐患排查网络机制,充分合理有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

(二)主题活动氛围感染线造声势

在安全工作重要时段,综合运用文艺宣传、案例教育、家属慰问等多种形式,大造安全声势,营造安全氛围,在职工群众经常聚集活动区和井下大巷、工作面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动员干部职工家属积极参与,讲案例,提建议,抓落实,通过开展形式短小精悍、场面活跃的特色活动,使职工在强烈的主题教育氛围中接收感染与熏陶。

(三)安全教育提升素质线抓培训

充分利用周一安全学习日对职工进行业务知识教育,通过组织职工安全分析会,学规程、学案例,剖三违,谈教训等方法,职工每人一本学习笔记,每周一道思考题,每月一次比武竞赛,提升职工安全业务综合素质,突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身心调适亲情帮教线促转化

以“六必访”、“七必谈”为流程,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及时做好职工心身调适工作。一要注重安全信息收集,重点抓好职工思想突变点、后进职工习惯点和新工人上岗后的适应期。对于职工思想突变点,通过观察和信息收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后进职工习惯点和安全不放心之人,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防止同类现象重复发生。新工人上岗后的适应期,由党支部书记负责每天检查师徒合同的执行。二要建立健全职工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做到思想有人管,技术有人教,困难有人帮,安全有人包。三要以干部包点,党员包片,家属包温暖为保障,及时了解、制止和调解影响职工安全生产的行为和事态,把职工思想情绪调整到安全生产的最佳状态。

(五)三违帮教典型警示线重帮教

对三违人员实行过五关帮教、公开亮相、现身说法等方式,对本人和职工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批评教育、电视亮相、家属协管,促进三违人员认识行为危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达到处罚一例三违,杜绝一种现象,教育一片职工的目的。一要加大“三违”查处力度,构建严密的三违查处网络。二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强化“三违”过五关帮教力度。关键是要克服主观上怕影响生产的不正确思想观念,坚决做到有“三违”必过五关,过五关不到位,坚决不安排其上岗。三要对三违人员信息传递到户,动员家属到班组讲亲情谈危害。四要形成合力围剿“三违”的舆论氛围,通过“综合楼前公开通报亮事点、广播站公开检讨亮声点、闭路电视公开曝光亮相点,班前会现身说法亮心点,回到家里深刻反思亮丑点”相结合,使本人从内心深处感到违章可耻、从而警示本人和职工远离三违。

(六)家属联保保障线抓感化

动员职工家属参加安全教育,构筑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一要在“情”字上做文章。通过家属安全文艺演出活动、下井亲情体验送安全嘱咐语活动,用感召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二要在“暖”字上下工夫,开展“营造温馨家园”活动,为一线职工送温暖、献爱心,激发职工家庭责任感。三要建立家庭安全联保责任制,开展“家属安全联保承诺”活动,对单身职工应以家庭联系信的方式,沟通信息,建立起家属安全宣传、家庭安全竞赛、亲情送温暖促安全三管并重的长效机制

(七)工会网员群防群治线抓落实

要广泛动员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群防群治,通过专兼职群监员网络,查三违查事故隐患,提合理化建议,群策群力保安全生产。行政要赋予群监员一个“权”字,对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人和事,有权制止其生产作业的权利。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落实一个“改”字,及时督促有关区队进行隐患整改。在采掘区队重点突出隐患排查整改的实效性、井下辅助区队重点突出“三违”防范的针对性,地面重点突出安全措施建议的创新性,使群防群治的网络机制富有实效。

(八)青安岗示范标识线作榜样

以青年团员为主体,在生产一线设立青年安全监督示范岗,通过青年安全岗员查三违、堵漏洞和岗位无三违、身边无事故、现场无隐患活动,对青工进行安全教育。实施青安岗“一帮一”结对子包保活动,提高青安岗员及青工的业务素质,积极开展各种有趣、有情、有形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青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九)党员安全责任包保线建屏障

以党支部和党员为主体,通过设立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制定岗位责任制,防止“有岗无责、有区不保”。开展党员“一帮一”结对子包保活动,师带徒、老带新、支委包党员、党员包群众等形式,对安全不放心职工进行专人安全包保,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重点包保,对困难职工进行分片包保,形成党员安全保障屏障网络。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抓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为安全文化形成提供了网络引导和监督保障作用。

三、开展特色活动,突出实际效果

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起来的,实践是培育安全文化的沃土,没有实践安全文化精神就无法树立。要从细微之处抓起,围绕安全活动主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吸引职工主动参与,努力培植安全文化的根基。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教育着力点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和准则,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不安全的生产环境会使在这种环境中的人,本能的产生惧怯、抵触、排斥与反感,使安全价值观与安全理性思维发生偏离和倾斜,破坏积极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障碍。一是坚定不移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坚持动态达标,为职工打造本质安全的生产环境。二是坚持不懈对职工进行规范化作业教育,增强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三是积极主动对职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在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时段和安全重点发生变化时,管理部门及时编印教材深入区队宣讲,对职工进行面对面教育,引导职工提高应对能力。

(二)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是安全宣传教育的结合点

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在点与面的结合上发挥积极网络防控作用,借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与常规的安全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有效消除“木桶”中的短木条。我矿推行了“五个一活动,”为职工每人配发一本学习笔记本,每周出一道安全思考题,每月开展一次技术测评竞赛,每月评一次安全之星,每年授一次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增强职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为参加业余培训的职工发放补助,对岗位技术能手给予技术岗位津贴,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室活力点

安全宣传向纵深发展,着力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与自我保安意识,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高级阶段。仅仅通过标语、黑板报、广播、简报等形式来实现是不够的,而是要做到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以增强员工的感知程度。在做好常规安全宣传的同时,宣传阵地不断向井下纵深延深,宣传方式不断向横向发展。每一员工下井前进行入井宣誓,在入井通道建成安全文化长廊,会议室设立“全家福”牌板,设置安全宣传电子大屏幕滚动播送安全知识,在硐室、工作面设立安全警示语牌板,经常组织安全宣传员、家属协管员深入一线为职工表演丰富多彩的安全文艺节目等等,这种强制性质的灌输方式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例如,我矿在井下三采轨道巷,建立了“印象王斜”1400多米的文化长廊,职工经过此处时,有一种愉悦的感觉,教育提醒了职工,深受职工喜爱。

(四)安全质量责任制落实是深化点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实现变生硬的强制约束为柔性的激励约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无规则不成方圆。管理必然依赖于制度。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舍弃不可操作、操作性不强或缺乏人本管理的内容,建立起涵盖各个生产系统、各个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钢性规范,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制度保障。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教育引导的管理新手段。通过开展文明样板面、文明硐室、党团员、大学生安全示范岗创建,实现由堵向导,由限制向创造转变,提高职工“自我改造、自我展现”的内在动力。三是改进工作方式,实现双向互动。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就是罚款的现象很容易使职工产生不满或抵触情绪,职工在感情上往往难以接受。在执行硬性制度的同时,也可以运用柔性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帮教力度,促进思想认识提高。在这方面,我矿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班六组”帮教活动,组织违章职工到医院看望受伤工友,举办工伤职工家属座谈会,让工伤人员谈危害或结合本单位发生的事故案例,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在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的时候,开展以“抓质量、保安全”为主题教育活动,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形成上下互动、职工主动参与的态势。

总之,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只有在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上找突破,在各项措施上抓落实,在活动特色上有亮点,在吸引职工参与上强基础,才能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有地位、有效果,起到舆论引导、理念灌输和思想保障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