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扶贫内涵和特征
金融扶贫对于国家扶贫工作而言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金融扶贫的界定当前还没有那些著作里对其进行明确地界定。金融扶贫与政策性的扶贫手段相比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但是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特性。总的来说金融扶贫是一种为了有效缓解贫困地区的资金供需矛盾的问题,通过将金融产品投放到农村市场,以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杠杆作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形式。扶贫工作是国家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金融扶贫则是扶贫的关键形式,从广义上看,金融扶贫主要是指在政府的财政扶贫的投资形势下,许多关于农村的金融主体融入到扶贫工作中;从狭义上看,金融扶贫是指在农村的各种形式的金融主体利用多样的金融手段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事业进行的农村扶贫活动。当前金融扶贫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其特征来看存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主体性特征。金融扶贫与国家的财政扶贫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性特征,金融扶贫的的主体发展实际上就是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扶贫的做法就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向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以增加他们的创业和使用资金,适当地缓解农村的贫困问题,因此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及金融机构这一业务主体。
第二是可持续性特征。金融扶贫主要是利用资金的循环效应实现扶贫的发展。金融扶贫模式通过向贫困地区发放贷款,以实现资金的自我循环和利用,从而使金融机构获得持续的营利能力,既可以满足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又可以有效地缓解贫困地区资金缺乏的问题。金融扶贫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资金“造血”的形式,相对来说,我们说的财政扶贫主要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的方式,实现扶贫效应是一种“输血”的形式。所以说金融扶持通过贷款业务的发展,通过资金的循环利用,以实现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是市场性特征。财政扶贫的干预方式是政府,而金融扶贫的运作形式则是市场。金融扶贫的资金利率通常根据市场的份额变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小值,达到收益的最大值,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可以使收益充分地弥补成本损失,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剩余资金。金融扶贫的市场性特征需要政府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要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弥补原有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促进更多地金融组织融入农村金融市场中。
第四是创新性特征。国家财政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极度贫困的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就是说只有一小部分的贫困人口可以获得财政资金的补贴,而金融扶贫的对象定位虽然也是贫困人口,但是总体数量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从另一个方面也通过资金的运作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可以实现贫困地区人口的能力实现和自我发展。总的来说财政扶贫模式实际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福利性特征,金融扶贫则更多是关注贫困人口的自我价值发挥,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资金支持,使贫困地区一些有能力的但受到资金限制的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带后富的形式,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所以说金融扶持在运作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特征,其运作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区域性的人口发展实际,有不同的形式。
第五是商业性特征。我国政府的财政扶贫模式具有政府指向性特征和财政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所以说政府的财政资金对贫困的扶持具有无偿性。而金融扶贫却与金融机构的自身利益发展挂钩,具有无偿性特征,所以具有明显的商业性特征。金融机构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组织,其经营和发展的初衷,最终还是为银行的自身利益,所以当前金融扶持所出现的问题,恰恰与金融机构不完善的运作模式挂钩,为了满足扶贫的落脚点,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挑战。
二、金融结构理论
金融结构理论是耶鲁大学教授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于1969年提出的,是金融发展研究的最早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主要的研究著作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理论的产生充分阐明了金融发展的过程和总体规律。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的现象主要由金融工具、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机构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通常由不同的金融工具和不同形式和性质的金融机构表现出来。金融结构的总体发展变化实际上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在他的著作中,主要通过数据的研究对金融结构理论进行了深入地阐释,戈德·史密斯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世界上三十五个贫困国家的一百年的金融发展历史,并由这些数据提出了著名的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认为金融结构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相对比率的浮动变化与金融发展的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了金融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明确表明一个国家的金融越是发达,其金融活动的表现越加的活跃,其金融的渗透能力就越强,因此就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强度就越大,速度就越快。同时在金融发展的内在途径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的途径只有一条,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金融机构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征,虽然不同的国家金融结构的起始时间和发展速度不同,但是却很少有国家金融发展能够偏离这条道路,除了国家间的战争以及通货膨胀的存在。这条道路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机构在国家总体的金融资产中所占有的份额以及金融相关的比率,或者某一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并且这些方面的特征还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只有在战乱时期,金融市场不稳定时期或者金融市场的通货膨胀,才可能使这些规律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是大体的运作方向没有实际的变化。
三、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
所谓的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对金融活动以及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作用,这种强度的干预直接地影响后果就是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的抑制在一定方面反映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滞后和阻碍作用,极易造成金融萎缩和经济的落后,这种抑制表现主要来源于政府在进行政策性干预时,由于不能正确地把握金融市场的信息,而采取不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政策或金融工具。所以金融深化理论实际上与金融抑制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对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本质就是希望政府能够改变过去对金融市场的强干预,而逐步放弃对市场的过分干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麦金农(Me Kinnon)和肖(Shaw)两人,于1973年分别从其发表的著作中提出的。两人从不同的发展角度出发,深入地研究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大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和实质性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也就是说抱有的货币的余额较多,那么实质性的资本总量就较少,反之,如果在一定的收入成本下,实质上增加的资本数量越多,其相应地就表明人们保有的货币的余额也就越少。麦金农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他认为货币与实质性的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的假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适用。这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着直接地关系,发展中囯家的经济大多呈现出“分割”性的特征,也就是国家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金融联系存在分离的问题,致使每个部门都不可能获得绝对统一性的劳动力、土地或者是一般的商品价格。同时由于各个部门自身的发展不同和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也不可能拥有统一的技术条件,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后局面,所以其间接金融的发展机能也相对落后,导致绝大多数的小企业就必须通过技术的革新和投资,实现内源融资的动力。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并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加以表述。这就是金融深化的理论基础,所以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的问题,麦金农和肖赞同要通过金融压制的消除,推进国家金融的自由化,这样才能使金融和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主要的表现就是进一步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增长。所以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将金融深化的理论合理地运用,主要的做法就是:政府应该要适当地放宽对市场的干预力度,放松对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严格控制。虽然国外资本在引入我国后,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许多积极地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注重内生动力的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要素就是国内储蓄的动员,政府对金融的压制将不利于货币的积累,因此只有放松压制才能有效地提高货币的利率水平,才能促进国家出现和投资的增加,最终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四、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主要是指为了有效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发展的差距以及结构性的矛盾,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采取较低的融资利率。同时考虑到商人和地主通常以较高的利率发放高利贷,即当前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贫困状况所产生的恶化效应以及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通过农村信用银行和农村支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使大量地政策性的财政资金注入农村的发展中,一个金融补贴性的理论,同时也包括向贫困人口进行专项的贷款业务。1980年以前,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成为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该理论的发展,有一个假设的前提条件,就是信贷补贴的对象,也就是那些贫困人口实际上没有储蓄的能力,且国家对农村所投向的资金十分缺乏。这种投向资金的缺乏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有着直接地联系。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认为为了有效缓解国家贫困地区居民的贫困问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所以在金融扶贫这一领域,就是要适当地增加农村内容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大型的扶贫项目上,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资金来支持这些扶贫项目的发展,但是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一般将营利作为其发展的根本,所以为了保障扶贫项目的运行,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此外为了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就需要适当地降低贷款利率,这是因为如果农村贫困人口在贷款时获得高息的贷款资金,就会使农村所需要负担的还账资金越多,只会使农民越来越穷,所以政府应该将大量地低息资金投入到农村的金融市场中。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征:第一,如果农民可以持续性的得到廉价的资金,那么就会降低农民的资金生产积极性,农民的储蓄意愿就会降低,缺乏对农民储蓄的激励作用,折旧使得信贷机构不能动员农村居民进行储蓄以扩大自己的资金来源,这样农业信贷就会给政府产生巨大的财政压力;第二,较低的利率会使信贷机构无法偿还对小农户贷款所产生的成本时,那么一些信贷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偏向于照顾贷款数额较大的农户,这就使得信贷机构这种低利息率的信贷受益对象发生偏移,不能真正照顾到实际需要资金帮助的贫困人口,而国家的财政补贴的大笔贷款就集中在了少数的富有的大农户身上;第三,信贷补贴的贷款的资金来源通常是政府的财政资金,这样对于农村信贷机构而言当贷款贷出去之后,就不会产生过多地经营上的责任和压力,因此就会出现对贷款人的投资和偿还监管不明确和缺乏的问题,很容易发生借款人故意不还贷款和拖欠贷款的问题,最终给国家的财政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五、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补贴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了农村信用补贴理论。所以说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农村金融市场的补贴理论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具体体系是:(1)农村居民和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虽然在资金的占有量上比较少,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储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总量,为更多地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就必须适当地促进农村居民将剩余的资金存储到金融机构中,也就是要为他们提供金融储蓄的机会让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同样享有存款机会,这也会积累大量地储蓄存款,因此没有必要将外部的资金全部注入农村中,农村居民自己的生育存款,也可以实现资金的循环利用。(2)银行存储的低利率,不能过多地吸引农村的储蓄存款,所以应该适当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如果依然采用低息,人们的资金存储就会下降,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循环利用,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循环发展。(3)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资金运用的外部依存度过高。(4)通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会拥有很多的机会成本,所以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的实现是理所当然的。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主要依仗市场自身的运作机制,非常明确地表明反对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尤其强调金融利率的市场化发展。因此该理论认为,农村的信贷利息补贴要对补贴信贷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负责,但是利率的自由化可以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补偿其经营所耗费的成本。这样农村金融中介就可以像金融实体那样运行,并有效地承担一定的金融活动。利率自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地动员农村人口的储蓄状况,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并使它们可以去管理自己的资金。
所以综合来看,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对市场的依赖性非常大,也可以说农村金融市场几乎是完全依赖市场。该理论极力反对政府对市场的约束作用,认为原有利息补贴信贷的存在是导致补贴信贷活动众多缺陷的根本原因。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更加强调的是利率的自由化,通过利率的自由化可以使金融中介汇集大量地民间储蓄,同时在农户的资金利用上也可以摆脱依赖外部资金的局限,农户对待资金将更加具有责任意识,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去利用好和管理好资金。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实际运作成效并不是很高,当利率自由化后,在信贷方面农户仍然不能借到他们想要的资金数额,这与资金成本的提升有着直接地联系,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并不是强调要坚决地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还需要介入到农户发展中,适当地照顾小农户的利益。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还需要介入到金融市场中。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功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如,利率自由化并不能确定性的回答是否就可以让小农户得到金融贷款,同样地利率的自由化有时也可能会使农户减少对信贷的需求。因此可以使小农户减少获得资金的状况。但是农村借贷的高成本和担保条件严谨等问题,仍然不能保障小农户就可以贷到自己想要的资金数额,所以政府仍然要适当地介入到市场中,关注小农户的利益。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适当地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还是具有一定运用效果的。
六、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0世纪末,拉美和东南亚等国因为市场经济的弊端发生了大范围的金融危机。由此很多人开始认识到金融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市场自身调节这一个控制因素,而是应该由多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发展的,这就是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的信息市场,社会经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行的,还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干预,去弥补市场自身运作机制的缺陷。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框架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化的市场,尤其是作为借贷业务的主体,也就是各大金融机构,如果完全依赖金融市场自身的运作规律,就很有可能陷入市场的运作缺陷中,就无法培育出一个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机构,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以外的手段来弥补市场自身调节的缺陷,如政策干预和借款人组织化发展等外部因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政府介入到农村金融市场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并不是农村信贷补贴的翻版。其主要的观点就是要承认金融市场在经济调节中存在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适当地介入其中,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就是,政府的市场介入并不是所有形式都是合理地,而更多地应该起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政府自进入到农村金融市场时,应该充分地认清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积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时效部分。首先需要介入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中,适当地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缺陷,有效地解决制约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2002年,Ghatk、Laffont&N'Guessan等人的研究表明,农村组织化的贷款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信贷的运作效率;Ghatak、Ghatak&Guinnane、Tsaael等人对金融市场分析创建的模型,表明组织化的农村贷款形式,就是要将不同类型的、不同贷款资金运作的借贷者有效地聚集起来,以应对资金运作不统一的问题。Besley&Stepthen和Stiglitz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大多数的运作秩序稳定、正规发展的金融机构中,由于金融机构贷款人员数量的巨大的差异性,也会存在不能完全地掌握借贷人信息的问题,这样就很容易使金融机构陷入道德风险中。所以通过将不同的借贷者集中起来的做法,可以使组内不同的借贷者的利益关系形成合力,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约束那些将贷款不良应用的个人,防范个人的资金运作风险,最终利于金融机构规避由于借贷人不正当的资金利用而陷入道德风险中。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了政府在市场调控中的作用,其主要政策建议有:其一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有相对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前提,同时要以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保障;其二是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对的利率的变化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内,而这种数值的范围必须是正数,为了有效地抑制金融市场利率的增长,避免在金融市场中出现信用分配不均和过度使用信用的问题,就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适时地提供外部资金,前提是不损害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利益;其三一定的政策性资金融入到金融市场中,是具有一定的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效果的,但是前提应该是不损害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利益;其四是为了规避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而引起的的贷款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适当地发挥其政策引导的职能,鼓励建立组织化的贷款小组,将借贷者组织起来,形成互助合力;其五是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可以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其六是为了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广大金融机构可以将融资和实物买卖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贷款资金的回收;其七是政府应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支持政策,以保障金融机构的持续良性发展,例如限制新参与者等措施就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作用。
七、金融排斥理论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理论是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门新兴理论,最早金融排斥只是西方金融地理学家“新金融地理”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国外金融地理学家的重要研究议题,当时金融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地理指向性,此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学家的关注。金融排斥理论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群体根本就没有能力进入到市场金融体系中,更没有能力去获得金融体系中的信息和必要的金融服务。这些群体主要包括:一些遭受失业、身体不健康、缺乏技能、收入低、贫困等人口或家庭,这些群体或个人更多地被金融排斥在外。“金融排斥”理论发展之初,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金融排除”这一名词,此后还出现一些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如“financial abandonment”(金融遗弃)、unbanked”(无银行)、“consumer vulnerable”(消费者脆弱性)、“financial stress and hardship”(金融压力和困难)等词语。直到2007年,国内学者提出了“金融排斥”理论。国内最早将financial exclusion翻译成金融排除。金融排除(financial exclusion)的研究最早由Leyshon&Thrift于20世纪初开始研究。金融排除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开始认知到,但是得到高度重视的国家却是英国。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管制的放松和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进入了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经济快速运行的新时代。但是同样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开始大范围的影响到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世界银行业为了自身的经营效益,促进银行的持续运营,也开始关注资金运作的最大化效益,促使各金融机构不断细分市场,使其更愿意去寻找那些资金运作相对安全的市场和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市场,这样农村贫困地区和偏远的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的地区就会受到限制,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地关闭了这些地区的分支机构,从而造成了金融排斥。
麦金农和肖看到了许多地区经济落后的现象,金融市场的发展几乎是空白的,所以导致许多家庭经济和企业家都不能参与到经济增长中,这就是金融抑制和金融市场割裂的状态。同时显示出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都是贫困的、弱势的群体,他们达不到一般的阶层人的收入,在排斥的金融领域方面则是贷款、保险、基金等方面,整体来说,金融排斥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只是说在偏远的、落后的贫困地区尤其显得突出。金融排斥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更加容易使贫困人口不能获得发展资金。不利于小微弱势的群体获得融资机会,因此贫困就会愈加贫困,如此这样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造成严重地阶级分化,使社会动荡不安。当前有关金融排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发达国家,我国对于金融排斥理论的研究比较少,而大多数的研究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的发展领域,而对企业的金融研究涉及甚少。
八、普惠金融体系理论
“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由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在不断地发展中得出的概念。目的是为了让普普通通的大众都可以平等地享有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体系更多地是为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人都可以提供金融服务。联合国也提出要在成本可以负担的前提下,用最有效地、最全面的方式为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提供平等地金融服务。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人们对普惠金融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小额贷款在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国家的出现,更是让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理论深入人心,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众多的银行开始掀起了扶贫减贫的发展热潮。许多银行除了向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之外,还适当地增加了转账、储蓄和保险服务,从而“微型金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微型金融金融机构仍然受到自身发展的局限,出现了服务面窄、金融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因此面临经过不同的阶段和面临不同的环境,普惠金融体系经历了小额贷款、微型金融、普惠金融的三个阶段,现如今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会产生新的重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惠普金融体系呢?首先普惠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指那些可以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均等金融服务金融体系。当前金融体系并没有实现可以为社会所有的人群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因此联合国更加希望可以通过小额信贷或者微型的金融发展,促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实质上普惠金融体系只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普惠金融体系强调的是“信贷权即人权”。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只有每个人拥有金融服务的机会,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才能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其次,为了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拥有金融服务的机会,就要尝试进行金融体制的创新,这种创新形式不仅包括体制的创新,还包括机构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当前因为许多大的企业或发展良好的组织拥有了普遍的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普惠金融体系建立的主要任务和面对的对象就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群体,也就是那些发展不足、贫困的人口和群体,为他们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这也就是小型贷款和微型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即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因此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在法律和监管政策等层面为小型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适当地空间。其次,就是要允许新建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支持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向底层群众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认同的是将包括穷人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过去只有那些没有排斥在金融之外的大型群体和客户才能享有金融发展的利益,但是这种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可以惠及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那些非常贫困和更加偏远的地区。
在客户层面。惠普金融体系的中心应该是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这些人群是金融体系运作的指南,微观层面上,各大金融机构依然是金融业务的主体,它可以向广大的贫困人口提供相应地金融业务服务,这种微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模式的主体,不仅包括各大、中、小型的正规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一些民间借贷的形式;中观层面上主要是指一些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那些有利于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降低发展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升自身技能等一系列的发展规定。宏观层面,如要使可持续性的小额信贷蓬勃繁荣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地法规和政策框架。宏观层面的参与者主要有中央银行、财政部和其他相关政府机构。但是到目前为止,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还十分依赖国际捐助者的资助,但是国内的金融体系还是要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积极地培育更多有实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金融服务群体,从而为贫困人口的提供贷款的资金支持。事实上,国际资金对上述所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的启动和加速推动建设国内体系的进程,都能够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国内各金融机构不仅要从国家经济结构或者自身经济结构出发,应该从本质出发,从微观经济结构的原始经济出发,从国内每个经济体的整体建设结构上,重新构思、重新理解当前经济发展方向,为国内经济建设做贡献。
九、农村贫困理论
(一)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于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深刻地解释了当前国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根源,认为国家自身资源的不足,并不是让这些国家陷入贫困的根本原因,如日本本身资源不足,但是在经济发展上仍然位居世界前列,而真正造成这些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循环现象,使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贫困的限制,无法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不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收入水平不高,较低的收入水平不利于国家储蓄的发展。这种较低的储蓄率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不利于资金的循环利用,进而难以提升社会的生产效率,如此周而复始,必然形成一个贫困的恶性循环。此外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水平造成社会群众的低购买力现状,不利于社会投资的发展,造成社会生产率下降。较低的生产率水平又不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此这两种循环的方式,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停滞和贫困问题。因此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深度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特征。根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就必须促进资本的发展,其渠道就是增加社会储蓄,促进投资发展。
(二)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生命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纳尔逊指出如果人均收入比标准的人均收入理论值要低,那么国家过快的经济增长就会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被抵销,使人均收入仅仅维持在基本的生存水平上。该理论同时还认为资本的形成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摆脱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纳尔逊认为,由于人均收入过低,相应地社会储蓄能力就会下降,由此导致投资的总量不足,从而形成资本的缺乏状况,进而就不能促进人均收入的提升。并指出了这种现象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这是一种轻易无法打破的均衡现象,仅仅依靠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贫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资金的匮乏,因此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应对贫困问题的根本。
(三)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冈纳·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缪尔达尔与其他学者所不同的是,他从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去探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他指出社会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作用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是互为因果的,并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也就是说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另一个因素的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会使群众的生活条件偏低,一个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人们营养条件的失衡和医疗水平的弱化,从而促使社会群众健康水平低下,劳动质量下降,那么就很难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最终就作用在国民收入上,导致国民收入不足,如此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最终使发展中国家难以真正地摆脱贫困的状态。所以,根据缪尔达尔的结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国民收入水平不高,并提出国民人均收入不高除了受到资本不足的限制之外,还与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因素有着直接地关系。因此缪尔达尔强调要从教育、土地和权利这三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从促进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促进贫困人口的消费发展,由经济发展的带动,促进整个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