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一战线与生态文明建设

统一战线与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需要统一战线发挥大联合、大团结的优势,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5]。统一战线这一人才优势,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充裕的人才资源,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生态文明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的内涵,强化了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沉重代价就是生态的恶化。中国在经历了不少生态灾难之后,终于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表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履行职能以及团结和谐的优势作用。

一、统一战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作用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为首要任务,构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福祉不断提升和社会持续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对工业文明及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超越。实践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统一战线都将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需要统一战线发挥大联合、大团结的优势,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5]

统一战线包括了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等方面的所有拥护社会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人士,具有人才荟萃、广聚能才的优势,汇集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精英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其中包含了相当部分的高级干部、知识分子以及生态环保工作者,他们拥有较高的生态科技水平、雄厚的生态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态环保经验,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库和智囊团。统一战线这一人才优势,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充裕的人才资源,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是造福国家社会,惠及黎民百姓的科学道路,更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民族昌盛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浩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它不是单凭一己之力就能竣工的工程,而是需要全体华夏儿女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的工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体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爱国统一战线“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爱国统一战线具有广泛联系、汇聚力量的优势,坚持五湖四海一家亲,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等爱国人士掌握了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科学技术,通过加强同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地区的爱国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和团结,凝聚力量、汇集才智,发挥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爱国的积极分子,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比如,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海南侨乡——龙滚镇,就是充分凝聚了侨心,发挥了侨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成功打造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美丽龙滚。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平台下,各民主党派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各民主党派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群策群力,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26]

二、统一战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当前,统一战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统一战线具有推动政府加强管理的作用,为生态制度的完善创造良好条件。有学者认为,环境保护属于典型的“市场失灵”领域,为了消除市场经济的这种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职能,抑制部门的利益动机,履行环保职能。也有学者认为,以GDP为主的干部考核制度以及以地方为主的环保管理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并建立综合生态决策制度。统一战线具有融合政府的政治优势和在社会各界中广征意见、协调关系的渠道优势,这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与监督机制,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制定有利于环境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经济政策体系,形成以环境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有利于生态政策体系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涉及面广、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情况复杂的特点,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共同付出努力。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环境建设与既得利益者,如地方利益与企业效益、与人民群众生活利益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统一战线可以发挥整合政府、企业、全社会各方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通过多种途径调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环境建设,为环境生态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稳定、和谐的环境。

二是统一战线推动生态意识的形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需要主动引导,统一战线包括各阶层人士,有很多是绿色环保团体、绿色消费团体、旅游环保团体等,他们之间沟通交流广泛,有关生态文明的科普知识、生态文明的理念很容易相互渗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形成环保宣传的舆论氛围。例如贵阳实施“三百生态文明工程”,就是一百名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一百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结对帮扶一百个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寨,旨在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采取科技帮扶、信息咨询、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等等。此外,统一战线还具备发议论,作批评,提建议,广开言路的平台,这也有利于推动生态意识观念形成和强化社会监督[27]

三、统战工作新拓展:基于生态文明的分析

在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统战工作的前提基础、对象和方式发生了变化,拓展统战工作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推进统战工作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能深化统战理论研究,丰富统战任务内涵,引导统一战线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深化了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垒实了统一战线的共同利益基础,五大关系在生态文明框架下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生态危机根源于生产领域的资本原则和生活领域的消费主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无法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基础和社会主义的内涵,强化了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祖国自然生态环境、矿产资源乃至一草一木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文明无法延续。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国内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果缺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撑,中国将难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构建,在当下中国的制度框架内,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发展方向和人们生活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生态文明垒实了统一战线的共同利益基础,是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利益所在[28]

生态问题是一个涉及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各地区共同的生态利益。生态文明视野下五大关系的变化为统战工作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党关系: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需要政党间的亲密合作和共同努力,在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深化中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族关系: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空间差异大,各民族间配置不合理,生态环境和地缘结构决定了东西部发展方式的差异,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以构建生态文明为各民族共同利益和诉求是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宗教关系:各宗教均有较强的生态理念。如佛教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的生命观,道教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宗教保持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禁忌等,这些宗教理念和生存伦理都可为生态文明提供有益的借鉴。基督教也在不断变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呼吁信徒要尊重自然界万物,不能滥用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主宰权。因此,鼓励宗教界重新探讨、诠释和转化不同的宗教传统,使其更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发扬宗教界的生态智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正是统战工作担负的重要任务。阶层关系:生态问题不单纯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涉及人们的发展权,更涉及生存权,一旦激化,将缺乏回旋的余地,生态问题可能瞬间演变成政治问题。生态危机一旦爆发,各个阶层都无法幸免。拒绝生态危害,构建生态文明是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共同的责任和权力,加强社会凝聚力是拓展统战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海内外同胞关系:就世界范围讲,生态问题超越了种族、阶级和国家的界限。我国海外侨胞数量众多,应该成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环境保护是祖国和海外侨胞所在国的共同利益,海外统战工作能够以生态文明链接海内外侨胞和其他国家利益,密切彼此合作和联系[29]。通过统一战线凝聚海内外同胞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