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环境下的统战工作

互联网环境下的统战工作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价值观念变化及外来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对统战对象的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困境。湖南科技大学农工党员许爱清认为,运用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统一战线当发挥积极作用,其重点如下。

网络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价值观念变化及外来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对统战对象的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困境。需要从不断开拓和创新我国政党的意识形态管理内涵,顺应网络时代发展需要、不断调适政党的意识形态,积极运用新的方式与方法传播政党的意识形态三大方面提升统战思想工作。

一、创新、研发、普及网络化统战工作

北京市东城区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实际,创新统战工作方法,把研发和普及“网格化统战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网格化统战业务信息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建立的信息管理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社会领域统战人士基本资料的管理;反映统战人士参与统一战线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包括出席活动次数、发言情况、群众反应等,并提供查询、统计功能,为综合评价统战人士提供第一手数据;反映统战人士参政议政活动情况,以及提出的具体意见建议,记录街道社区统战干部、网格统战联络员对辖区内统战成员的联系交友和节庆假日的走访慰问情况,以及各级统战干部为统战成员解决实际困难情况和办实事情况。目前,通过走访调研和举办网格化统战工作推进会等手段,该系统已在东城区17个街道187个社区589个网格中普及应用,建立了东城区15 726名社会领域统战人士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树立和平里街道、崇外街道等6个开展网格化统战工作新模式新典型。其具体成效是:提高了社会领域统战工作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水平;可以及时、全面了解重点统战人士的履职情况,通过系统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和掌握重点统战人士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情况、撰写提案信息情况及参与社会服务等情况,为全面了解重点统战人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参政议政意识和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提供了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数据;成为“双向服务”新平台。通过系统街道社区网格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统战人士思想和动态,为统战人士提供更加到位的引导服务;统战人士通过该系统可以提出符合东城区现状、有助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二、重视团结引导网络意见人士

南京市委统战部总结工作经验,认为网络意见人士作为互联网时代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活跃分子,在他们各自的兴趣领域积极地传播消息和发表观点。由于他们发言的质量和频率较高,对其他网民施加个人影响,特别是其中一些人形成了大量的“粉丝”,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社会热点的关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网络意见人士的个人身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与党和政府有较好的联系,如一些专家、学者、教授以及知名企业家等;也有的与党和政府缺少联系,如一些自由择业人员、文化领域的部分明星等。为此,建议加强与网络意见人士的联系,加强对他们的团结引导,让他们发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声音与观点。基本方法是:深入调研,摸清本地区网络意见领袖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力;仔细分析网络意见人士的利益诉求,加以区别归类,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强与网络意见人士的沟通联络,谈心交友,适时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对网络意见人士中的代表性人物,适当引导他们有序地政治和社会参与,理性表达话语权;充分发挥网络意见人士在网络舆情如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上的积极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促进社会舆情健康发展。

三、用新媒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

湖南科技大学农工党员许爱清认为,运用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统一战线当发挥积极作用,其重点如下。

第一,借助新媒体增强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旗帜和向导,利用新兴媒体传播个性化信息的同时,实现意识形态整合与多样共存的辩证发展,从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二,利用新媒体及时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反击敌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提高传播效能,加强传播平台监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与言论。同时提高统战成员的媒介素养,提高认知、解读、评判、接受和利用传媒信息能力,增强信息鉴别力,使民众明辨信息真假,看清事实是非。

第三,整合各类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协同效应。大众传媒系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长期以来主要由报纸、广播、电视构成,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对原有的传媒生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新媒体的草根性,而传统媒体离普通民众较远,受众对新兴媒体的信任度较高,依靠传统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方式受到挑战。但在维护社会意识形态中,不能忽视传统媒体仍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效果和作用,应当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材料来源  岳世平:《网络时代统战思想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湖南社院学报》2013年第3期;北京市东城区:《创新、研发和普及网格化统战工作》、南京市委统战部:《重视团结引导网络意见人士》、许爱清:《用新媒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中国统一战线》2013年第2期,第21—22页。引用时有删改。)

【注释】

[1]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基于中国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级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管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4]李飞:《客观分层与主观建构: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既往相关研究的梳理与验证》,《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

[5]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管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6]同上。

[7]同上。

[8]张翼:《近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北京日报》,2012年3月5日。

[9]同上。

[10]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管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1]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管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2]张翼:《近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北京日报》,2012年3月5日。

[13]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管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4]高勇:《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2013年第4期。

[15]张翼:《近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北京日报》,2012年3月5日。

[16]高勇:《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2013年第4期。

[17]齐亚强:《社会地位差异: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2日。

[18]邱慧娟、雷鹏、徐玲、吴擢春:《自感健康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第7期。

[19]刘慧侠:《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165页。

[20]周靖、段丁强:《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解释框架及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21]齐亚强:《社会地位差异: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2日。

[22]刘慧侠:《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165页。

[23]王甫勤:《健康不平等:社会分层研究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27日。

[24]齐亚强:《社会地位差异: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2日。

[25]齐亚强:《社会地位差异: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2日。

[26]肖竹:《收入、收入差距与健康的实证研究》,《商》2014年第3期。

[27]倪秀艳、赵建梅:《教育投入与健康不平等: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证据》,《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

[28]孙其昂、李向健:《中国城乡居民自感健康与社会分层——基于CGSS2008年的一项实证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第12期。

[29]岳恒志:《我国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实证研究——基于Grossman模型的省际数据分析》,山东大学财政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0]杨涛、张坷、万晓凤:《推进健康平等构建和谐社会》,《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1]《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 共促健康服务业发展》,《前进论坛》2013年第7期。

[32]刘慧侠:《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165页。

[33]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34]赵伟:《基于网络的当代社会分层与阶级结构初探》,《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35][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任衍具、魏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27页。

[36]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37]参见雷鸣:《浅析互联网对社会整合的影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引用时有删减、改写。

[38]李文波:《网络社会中的分层》,《学理论》2013年第22期。

[39]周启瑞:《网络分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0]徐晓林、陈强、曾润喜:《中国虚拟社会治理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1期。

[41]胡建国、博昊渊:《谁在网络中抱怨——基于网络社会分层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42]徐晓林、陈强、曾润喜:《中国虚拟社会治理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1期。

[43]同上。

[44]瞿萍:《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探索》,《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1期。

[45]张淑瑛:《发挥统一战线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