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格履职

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格履职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要在经常性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学习,不断提高“统御”能力,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追求人格履职。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格履职正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创先争优活动中 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格履职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中央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学习实践活动一结束,立即启动创先争优活动。这两项活动连续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两项活动主题都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一致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集中教育活动,重在解决党内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的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要在经常性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学习,不断提高“统御”能力,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追求人格履职。

先哲们说:“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人格既是承担理想的主体,也是实现理想的结果。一个人只要有了人格,其魅力便会显现,具体表现为一种感召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影响人心、打动人心、重塑人心、聚合人心、引领人心。

人格是综合心理素质的反映,它直接制约着人的思维行为及后果,是渗透着人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包括诚实、勤奋、踏实、认真、宽容、谦虚、谨慎、豁达开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等;人格具有很大的价值,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也是一个人最高的学位。予人以好感并获得别人的尊重,这都是人格力量。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统御权实际就是人格魅力。假如一个领导干部博学多才,能力超群而又善谋果决,爱惜人才,他便具有这种人格魅力。

儒家的德政准则“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八德中,把人的品格修养与治理国家融为一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今后培养领导干部的目标与选人用人坚持的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是一致的。领导干部要追求人格履职正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做到人格履职呢?

第一,要加强党性修养与人格修炼。党性修养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理论修养、思想修养、组织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主要方法就是学习、克己、反省,最终做到慎独。人格修养与完善是渐进的过程,必须结合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知识与素质,品德与才能的结合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方式,只要有恒心,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出能感召别人的人格魅力。

人格修炼贵在自觉,贵在持之以恒,不仅要在做一件好事上下工夫,而且要在一辈子做好事上下工夫。注重人格修炼,就能使卓尔不群的看法成为思想,积极向上的追求成为信仰,健康文明的习惯成为美德,关爱他人的胸怀成为大德。要在履职中历练,在历练中修养。修炼到家了,就能通达明智的对待进退、得失、荣辱、名利;就能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为所谋。功夫到家了,实力就强了,魅力也就有了。如果不承压,轻飘飘,这实际上是闭着眼睛在摇篮里享受浅薄,睁着眼睛在竞技场上不知所措。只有肩负历史重任,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为时代增色,你的精神、人格才有价值,才有品位,你的人生才精彩壮丽,才无怨无悔。

第二,在工作实践中弱化“职位权”,强化“统御权”。职位权是上级授予的,是组织的职权,授给谁谁便会拥有;而统御权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有的人有,有的人无。统御权是个人品德、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修炼才能逐渐形成。一般情况下,你的下级和人民群众往往是尊重你的品格,而不是尊重你的职位;是敬重你的统御权,而不是你的职位权。所以只有不断强化你的“统御权”,才能提升你的人格魅力。

第三,领导干部之间要团结协作、维护履职形象。要“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要交心于平时,在沟通中做事。人格是平等的,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上级要去掉优越心里,要尊重别人的人格。领导干部崇高的人格,蕴含在一个字里,就是一个“爱”字,故履职要富有爱心,要爱党、爱民族、爱国家、爱同事、爱事业、爱岗位;体现在一个字上,就是“和”字,和谐、和平、中正,故履职要和人、和事、和天、和地,并努力创造和谐的履职环境。领导干部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情操,自强不息的意志力,劳谦谨和的修养,敏捷干练的为政风格,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赢得下级的敬仰,才能达到“不怒而威”的理想效果。

第四,经常温习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中青年干部讲的四句话:“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追求理想的实现,组织的提升,人格的完美与人灵的和谐,走出一条无悔的人生道路。”要立志为人民做大事,不能立志为自己做大官;要比知识水平的高低,而不能比个人权威的高低,要把威信建立在领导素质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上;要铭记周恩来总理的七条修养要则:“加紧学习、努力工作、习作合一、与不正确思想作斗争,适当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永远不与人民群众隔离、健全自己的身体”;要坚持做人与为政、修身与立德相统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不攀比钱财、不贪图享受;要“能干事时肯拼命,不能干事多读书”,以奉献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这样去做就能达到“无欲则刚,宁静致远”的崇高境界。

2010年7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