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书研究视角与方法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平衡问题研究,是在反思政治发展序列观的基础上,强调政治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动态的政治平衡过程。因而,平衡分析法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视角与方法。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来探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平衡问题,并从中探讨政治发展中能够促进动态平衡的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

四、本书研究视角与方法

1.平衡分析法

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平衡问题研究,是在反思政治发展序列观的基础上,强调政治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动态的政治平衡过程。因而,平衡分析法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视角与方法。平衡分析法实际上是系统维持解释中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法。[66]卡普兰在《权力与社会》中就指出,平衡分析的出发点,便是探求孤立状态下的系统,调查它们得以维持的条件:外界的干扰或许会导致新的平衡的建立,或许会引起系统的解体。但本书的分析并不完全在于维持系统的稳定,而是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保持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维持整个政治系统的相对稳定,为政治发展提供相对良性的环境;另一方面旨在于促进政治发展。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通过早期平衡分析理论所强调的恢复原有的平衡,而在于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新的平衡。

戴维·伊斯顿是在批判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平衡分析的。伊斯顿在《政治体系》中所批评的均势理论事实上是一种静态描述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他认为,一般均势理论有如下一些缺陷:其一,容易等同于政治过程理论;其二,缺少量化标准;其三,均衡本身是难以达到的。[67]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伊斯顿并不全盘否定均势理论的理论意义。其一,其作为方法的不当并不意味着其作为价值的不当。伊斯顿指出:“尽管由于缺乏可以定量的变动事项及其数量本身对一项均衡理论的阐释施加严格的限制,我们却不能说这个观念毫无价值。然而,它的优点在于见识水平而不是潜在地可以应用的理论的水平。它作为在政治活动过程和一种真正的均衡状态之间进行某些类比的一项概念是有价值的。”[68]其二,作者并不否认作为均衡理论特殊事例的宪制均衡的重要性。我们不妨说,该体系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看到政治自由盛行的局面。[69]

因此,对于本书而言:其一,平衡不仅是一种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论分析视角与目标取向;其二,本书强调的是动态平衡对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的作用,而不是用平衡法去分析某一单一的政治体系。平衡分析对于本书而言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分析而非结构功能分析;其三,动态的政治平衡是一种发展中的平衡,而不是单独强调稳定。

2.战略选择分析法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转型浪潮兴起以来,传统的政治发展理论日渐衰落,在比较政治学中政治转型研究一枝独秀,群说并起,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式。战略选择理论模式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战略选择理论模式是受到精英理论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有迈农·韦纳、奥唐内尔、菲力浦·施密特、胡安·林兹等。该理论重点强调的是政治转型过程中政治精英的战略选择行为。[70]本书认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发展进程是一个精英主导推动的过程。因此,一国政治精英在其政治发展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战略对其实现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本书在透视政治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与战略,即平衡性发展战略。

3.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也是本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从哲学意义上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来探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平衡问题,并从中探讨政治发展中能够促进动态平衡的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另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本书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出发,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注释】

[1][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卷),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8~149页。

[2]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3~14页。

[3]See Richard A.Higgott.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Croom Helm London and Canberra Press,1983,p.5.

[4]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美]塞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6]Samuel P.Huntington,Polit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World Politics,Vol.17,No.3(Apr.,1965),p.386.

[7][美]塞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8]See Lucian W.Pye,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58,pp.2-5.

[9]竹森:《当代政治发展研究衰落探因》,载《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2、255页。

[10]参见王沪宁:《现代政治透视丛书》总序,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1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页。

[12][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3]Juan J.Linz and Alfred Stepan.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Southern Europe,South America,and Post 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1996,p.3.

[14][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333页。

[15]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第1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1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5页。

[1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2页。

[19]转引自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第11~12页。另可参见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48~152页。

[20]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乔治·J.多明格斯:《政治发展》,载格林斯坦等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1]See Organski,The stag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lfred A Konpf:New York,1965,pp.7-17.

[22]Samuel H.Beer,Modern Political Development,Random House,Inc.,1974,Chapter Seven.

[23]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7页。

[24][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25][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页。

[26][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48页。

[27]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第11~12页。

[28]曹锦清编选:《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250页。

[29]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27页。

[30]参见欧阳景根:《政治发展理论的序列观评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第28~30页。

[31]参见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39页。

[32]布公:《为什么民主必须是自由的》,载《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页。

[33]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52页。

[34][苏]格·伊·米尔斯基:《“第三世界”:社会、政权和军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7页。

[35]Phillips Cutright,National Political Development,in Nelson Polsby,et al.(eds),Politics and Social Life,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3,p.580.

[36]Donnell,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anism:Studies in South America Polit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73.

[37]H.J.Wiarda and H.F.Kilne,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Development,p.57.转引自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38]James.S.Coleman,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Intergration in Emergent Africa,The Western Politcal Quarterly,Vol.8,No.1.(Mar.,1955),p.44.

[39]See Gabriel Almond and James.S.Coleman,ed.,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40]Guillermo O'Donnell,etc.,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Prospect for Democrac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p.48.

[41][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7页。

[4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0页。

[43][美]塞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44][美]塞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45]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357页。

[46]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页。

[4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8页。

[48][美]罗纳德·J.奥克森:《互惠:一种颠倒的政治发展观点》,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9页。

[49]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

[50]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107页。

[51]参见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7页。

[52]参见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7~570页。

[53]参见陈建兵:《政治民主与政府能力:一种政治发展研究视角》,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5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55][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56][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57]参见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58][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52页。

[59]佟德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模式初探》,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60]信春鹰:《寻求民主与宪政的平衡》,载《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5、249页。

[61][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62]转引自[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6页。

[63][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64][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1页。

[65][美]C.J.弗里德里克:《立宪政体和民主制》,纽约吉恩书店1950年版,第186页。转引自[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6页。

[66][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6页。

[67]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0~266页。

[6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72~273页。

[69]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76页。

[70]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