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求才的诚心表现出来
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要表现出待人以诚。这个“诚”字体现在很多方面,对自己孜孜以求的人才保持耐心,使对方对你的行为表示同情。并由此生出好感,这样总有一天会攻克对方壁垒。
刘备为得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当他第三次去的时候,关羽老大不高兴,张飞干脆说用根麻绳把诸葛亮捆来。刘备呵斥他们说:“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三人离茅庐还有半里之遥,刘备便下马步行。来到诸葛亮家里,恰逢诸葛亮正高卧草堂,刘备不让通报,恭恭敬敬在阶前站立了半晌又一个时辰,直到诸葛亮醒来。得到诸葛亮之后,刘备的霸业才得以成就。
魏国有一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想同他见面,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由到段干木家去拜访。段干木听到文侯车马响动,赶忙翻墙头跑了。
魏文侯吃了闭门羹,只得怏怏而回。接连几次去拜单,段干木都不肯相见。但是,魏文侯对段干木始终非常仰慕,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起来,扶着马车上的栏杆,伫立仰望,表示敬意。
车夫问:“您看什么呐?”魏文侯说:“我看段干木先生在不在家。”车夫不以为然地说:“段干木也太不识抬举了,您几次访问他,他都不见,还理他干什么!”魏文侯摇了摇头说:“段干木先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尊敬呢?”后来,魏文侯干脆放下国君的架子,不乘车马,不带随从,徒步跑到段干木家里,这回好歹见了面。魏文侯恭恭敬敬地向段干木求教,段干木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给他出r不少好主意。
魏文侯请段干木做相国(当时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段干木怎么也不肯。魏文侯就拜他为老师,经常去拜望他,听取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魏文侯“礼贤下士”,器重人才。一些博学多能的人,如政治家翟璜、李悝,军事家吴起、乐羊等都先后来投奔魏文侯,帮助他治理国家。
不要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一个人要想孤立自己并不难。只要自视高人一等就足以奏效。昂起高傲的头,让别人“仰着脸”说话,感觉上固然有些飘飘然,但从此也不再为人所看重。所欣赏,所亲近。
特别是作为位高权重的领导者,你的“低头跌架”必然会使下属受宠若惊,使下属甘心效力。
公元742年,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征召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进。李白这一年43岁,他毕生都向往着建功立业,以为这一回总可以大展鸿图了,于是,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
封建时代,皇帝召见大臣,气派是十分尊严的,他端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而臣下则要一路小跑至他的膝下,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俯首称臣。
而唐玄宗这一次,这一切森严的礼仪全都免除,他亲自坐着歩辇(一种由人抬的代步工具)前来迎接。当李白到来时,他从歩辇上下来,大步迎来;迎入大殿之后,又镶嵌着各种名贵宝石的食案盛了各种珍稀什肴来招待李白,大约是桌上的一道热太会,会烫着李白,唐玄宗竟然御手自以汤匙调庚,踢给李白,并对他说:“卿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可你的大名居然传到我的耳中,若不是你有着超凡的诗才,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接着又赐他一匹天马驹,宫中的宴会会,御驾的巡游,都让李白陪待左右。
一个普通的诗人,无官无职,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赐宴,已是非常的礼遇了,而降辇步迎,御手调羹,更是旷古的隆恩。虽然李白这一次来长安,在仕途上没有多大发展。最后还被客客客气气地赶出了长安,但唐玄宗的这一次接见,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使他终身引以自豪,至死都念念不忘。
一般来说,越有真本事,大本事的人越清高,表现之一就是不为三言两语或蝇头小利所动,对这此人,领导者不可像对待一般人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应以十二分的坦减礼遇之,这样人家才会心甘情愿为你效命。
周文王姬昌大略,为了讨商朝,取而代之,他广泛搜罗人才。一旦发现,就想法罗致,矛以重要。
一个偶然的机会,姬昌得知常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是个难得的大贤。
于是,文王迫不及待,拍马快奔,大臣们紧随其后。来到硒溪边,只见一棵柳树下,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大石头,石头旁边鱼竿飘在水面上,姜子牙却无踪迹。求才心切的文王耐心地等到夜幕降临,仍不见人影。散宜生一语提醒文王:“求贤聘杰,应当虔诚,今天突然闯入,说明心意不诚,行为不恭,因此,贤人才故意避开,我们应当另择吉日专程拜访才是”。文王认为言之有理,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硒溪。
回宫后,文王命令文武大臣不得回家,都住在宫里,斋戒三日。第四天,大家沐浴整衣,抬着礼品,前往硒溪。沿途惊动了无数百姓,扶老携幼,观看迎贤盛况。队伍行至树林边,文王命令队伍停下,不准喧哗。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人林,只见一老翁背坐溪边,文王猜想此人一定是姜子牙。
其实,姜子牙早已发现了他们,而且,前几天他也是故意躲开的,他想考察文王,看看他是否是真正的明君,是否真正求才若渴。今天,他还想考察一番。他明知文王已站在身后,却假装没有看见,自言自语道:“世人垂钓以诱饵,老夫泪眼视空钩;王公卿士无人识,面对流水度春秋”。又故意叫道:“快上钩呀!愿上钩的快上来呀!不要命的上钩来吧!”
文王听罢,更觉得姜子牙是个奇人,再定睛一看,又发现了奇怪的事:姜子牙的鱼钩不在水中,而是高出水面三尺多,钩是直的且无鱼饵。文王忍不住,低声问道:“先生可就是隐士姜子牙?”姜子牙假装不认识文王,慢慢扭过头来说道:“小民确为姜子牙,但不过是一村野匹夫,并非隐士。”
文王想了一下,又问道:“别人垂钓均有诱饵,钩人水中。
先生如此钓法,钓得住鱼吗?”姜子牙借题发挥:“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上皆知纣王无道,可是,伯邑考就甘愿上钩;纣王自称才智高超,能识破一切谎言,可硬是让散宜生的奇钩钩住,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文王”。
文王听了,更加敬佩,诚恳地说:“不瞒先生,我就是您说的文王。祖父老太公生前就盼望我得到一个协助我兴邦立国的贤臣。现在我得到了,您就叫太公望吧。请先生收拾行装,随我进宫”。
姜子牙见文干确实是谦虚待人、礼贤下士的君王,也就没有推辞。
玛格丽特·杜鲁门在写她父亲杜鲁门总统传记时也曾多次提到她的父亲谦逊待人的感人故事:
“父亲不愿意用他办公桌卜的铃声下命令,来传唤别人,十有九次都是他亲自到助手的办公室去,在偶尔传唤别人的时候,他都会到他的橡树厅口去接……
父亲在处理白宫日常事务时,总是这样体贴别人,一点也不以尊者自居。他之所以能够使周围的人对他忠心耿耿,其真正的原因即在于此。”
以坦诚的态度渴慕人才
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中国历代明主。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向来尊重有加。以礼相待,真诚地渴慕、欢迎人才,接纳人才。如果请之不得,那就要去求。
已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时,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四千兵马。他想任刘备未获成功,但在任用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r奇效,这样就使他在短短的几年间,造就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
苟或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度绍终不能成大业,”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苟或,高兴地称他是“吾子房也”。郭嘉看透了袁绍“未知用人之机”,也跑到曹操营垒。官渡大战时,沮授、田丰、许攸都是袁绍的重要谋士,张邰、高览都是袁绍的大将,除田丰被袁绍忌杀外,都临阵投降了曹操。
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记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即使对那些降而复变或叛已投敌又被提到的人,也千方百计再争取过来。魏种原是曹操的故旧好友,兖州战役曹操败绩,投敌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说:“唯魏种不弃孤也“。没想到,魏种也逃叛而去,这真是大伤了曹操的脸面。不久,将魏种捉到,有人说,把他杀了算了。曹操思量再三,“唯其才也”,还是“释其缚而用之”。如此对待魏种,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纷纷自动返同。
苟或是颖川郡颖阴人,因不满朝廷,在家过着隐士生活。
他听说曹操智勇双全,又能重用人才,早想投奔曹操,叉怕不安全,就写了一张贴子,来试探一番。
曹操见贴后立即派曹仁去请荀或。荀或故意拒门不出。
曹仁非常生气,添油加醋地说苟或如何藐视曹操,建议把他杀了。
曹操喝斥道:“大胆奴才,杀了他等于砍了我的臂膀,你知道吗?”
那时正是腊月天,朔风凛冽,滴水成冰。曹操求贤心切,冒着严寒,亲自出马,来到聚奎街荀或府第,只见大门落锁。
等了好久,不见有人。曹操不顾胡子上结了冰凌,又赶到奎楼街苟或的另一府第。管家又对他说,主人到许昌打猎去了。曹操两访不遇。并未烦恼,仍耐心求访。
一天,曹操访得荀或到城东北八柏的祖坟去扫墓了,就备下礼物,前往凭吊。曹操来到坟前,看见一个青年,二十几岁,姿态风流,仪表堂皇,正在专心致志阅读《孙子兵法》,头也不抬。忽然一阵风起,把书吹落在地。曹操急忙上前捡起,恭恭敬敬递上,施礼说:“荀公安康!”荀或却闭目问道:“先生是何人?来此做什么?”曹操说:“我是曹孟德,来请荀公共扶汉室江山。”荀冷冷一笑说:“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治国大事,先生另请高明吧!”曹操陪笑说:“久闻先生胸藏经天纬地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我非先生不请。”荀或说:“不怕我骂你吗?”曹操连连点头,说:“骂得有理,多骂才好”。苟或又推说患有腿疾,不能行。曹操便亲自牵来良马,扶荀或骑上,前呼后拥,迎入景福殿中。
人才一旦来奔,曹操总是真减地欢迎,常有相见恨晚之感。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来奔,曹操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匆忙出迎,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重要的人才来奔,曹操都要尽快亲自接见,询问方略,听取建议,表达礼敬之忱。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只要转变态度,曹操也能宽大为怀,不念旧恶,并委以一官半职。比如陈琳,在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起草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种种“罪恶”,其中有的是事实,有的则不一定是事灾。
如说曹操亲率将士盗墓,“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军中还设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梭尉”等官职,专事盗墓,似乎就是事实。而指责曹操盗粱孝王墓,则不一定是事实。
还有说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父亲曹嵩是领养的,而曹操则是“赘阉遗丑”,揭曹操出身的老底,就更有人身攻击之嫌。汉末官司由于数度操纵朝政,残害士人,名声很坏;汉代又看重门第。陈琳把曹操骂到父祖,比骂本人在感情上更难接受。但是,曹操对陈琳如此的“恶毒攻击”,在打败袁绍后得到陈琳时,却只是责备陈琳说:
“你过去为袁本初写檄文,骂我也就行了,不是说憎恨邪恶只限于本身吗?怎么往上牵扯,骂到我父亲、祖父的头上去了呢?”
陈琳赶紧向曹操赔罪。曹操爱才,不但没有杀他,还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这是曹操不念旧恶的一个突出例子。
请葛亮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肿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的人谋之一,就是容纳不同人才的博大胸怀。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在有些人看来,一些人仗着自己有才能,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闹名誉、闹地位、闹待遇,思想境界似乎不够高尚。但政治家、思想家对此并不以为然,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给于人才以丰厚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
战国时期,燕国发生内乱,国力凋敝,齐国乘虚而入打败了燕国。燕昭王即位后决心复仇,开始罗致人才,改革政治以便复兴国家。于是乎,他向燕国名士郭魄请教,怎样才能招致贤士以报齐国灭燕之仇。郭魄便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听说古代有个国君,愿花千金购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这时宫中有个侍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找了三个月果然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那匹马已经死了。侍臣就用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马的骨头,回乘报告君王。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白白花了五百两黄金?’那个侍臣说:‘一匹死马还用五百两金子买来,何况活马乎?人们必定认为大王确实不惜重金买良马,千里马很快就会送上门来了。’不到一年,果然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现在大王真要招致人才,就从我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还能受到您的重用,何况比我更有才干的呢?哪怕千里之外,他们也会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魄的建议,专门为郭魄建造了一所宏大华丽的住宅并尊他为师,放下架子向郭魄学习。同时还在燕国都城之外筑起了一座高台,上面放了千两黄金,以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此所谓“金台骏骨,以示招徐”。这一招果然奏效,造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有纵横家苏秦等等,很快使燕国恢复了元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来还雪了国耻,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
唐代大思想家韩愈在著名的《马说》一文中,不仅批评了不善识马、不会用马的人,而且为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而鸣不平:
“马之千罩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千里马日行千里,本事大,消耗也大,吃得当然也多。不让它吃饱,却又让它来快跑,这样做既不可能,也不公平。以此来比喻人才的待遇真是既通俗又雄辩。
丰厚的物质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有才能的人对执政者的要求,除了希望提供充分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外,再就是希望能得到与才干相称的待遇,此无可厚非。满足他们在爵禄上的要求,人才就会源源而来。墨子即持对人才“高予之爵,重予之禄”的观点,认为只有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事则不与,禄则不分,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春秋时期名臣宁戚对齐桓公也进言:“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土骚然举足而至矣。”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招揽人才,专门建立集贤馆,给贤士们准备了丰盛的饮食、华美的服饰、供帐和车辆,贤士们纷至沓来,忽必烈大喜过望。有一官员对此有异议,便故意将供应集贤馆的物资堆放在宫殿前面,当忽必烈走过时,他遂告知忽必烈:集贤馆每人每日要耗费这许多东西。忽必烈听后不悦,说:“尔等是嫌我待他们过厚了吗?我以十倍于此的物货广揽天下有才之士,还怕不周到呢,否则,有谁会来呢?”
待士薄,却欲使其尽心竭力,是不可能。刘向所撰《说苑·尊贤》中讲了两个故事,读来饶有味道:
一则是:齐国宰相宗卫供养一班食客,他退职后意欲周游诸侯各国,竟无一个愿随,他很失望,一士田饶对其诉道:“怨吾等无意效力,非也!惟大人待士过苛。厨里肉宁腐,而不予食;养士口粮三升,尚不及大人所宅之黄鹂;凡您家小皆服饰华丽,却无一件予士,园中桃果任家人戏掷,士人们却不曾尝得一口。财者,君之所轻也;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用所轻之财,而欲使士致所重之死,岂不难乎哉?连钱财衣食这些并不为执政者所看重的东西,尚且舍不得给予士人,却要让士人以最可宝贵的生命去为你效力,这办得到吗?”
另一则是:诸侯发兵攻齐,齐威王惶恐不安,急集臣属和公卿大夫商议对策,说:“破敌良策何有?快快道出!”博士淳于髡仰天长笑,威王连问三次,皆不答。最后他讲了一个故事:“臣一邻舍祭田,欲祈得谷百车,享用终生,再传后世。
然其祭品只一瓢饮、箪食、三尾鱼。吾笑其予神太簿,而求之过苛”。齐威王听后恍然大悟,乃立淳于髡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辆,与平诸侯之事。诸侯闻之,立罢其兵,休其士卒,遂不敢攻齐。
这两则故事说明,待遇是启动人才积极性的有力杠杆。
通过以上分析,对给人才以丰厚的物质待遇这一点恐无多少异议。但是,是否对所有的人才都采取事先许以高爵厚禄这一种办法呢?
宋代思想家苏洵在《御将》一文中说:“当观其才之大小,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为什么呢?苏洵认为,大才犹如千里马,无论其是否跑路,都应“丰其刍粒,清其羁络,居之新闲,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不然,“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之千里,不可得也”。汉高祖刘邦对大将韩信、黥布、彭越就是先许以高官厚禄:“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黥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
尚无政绩何以封王赐爵?只为“高帝知三人者之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