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铁腕管人在行动上要果断

铁腕管人在行动上要果断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宋高宗表现得对秦桧十分关怀,在秦桧咽气的前一天,他大驾亲临秦桧的宰相府,探视病情。  离开秦府当晚,朱高宗立即令人起草了一份诏书,解除秦桧祖孙三人的一切职务。  管人者的权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受限制的。程元振不但刻意陷害有功的大臣将领,而且隐瞒吐鲁番入侵的军情,致使代宗狼狈出逃至陕南商州。

  “杀手锏”不能轻易示人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猫曾作虎的老师。教它诸如发威、怒吼、剪扑之技,但猫考虑到虎比自己庞大几十倍,若是日后它欲反扑于我怎么办,于是就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没有把这绝活教给老虎。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了,一怒之下想扑食它的猫老师,猫老师迅速窜上树顶。老虎演想到猫竟然还留了这样一手绝活,但它抬头望着得意洋洋的猫也是无计可施。

  在官场上,如果上司没有留下绝招的心思,恐怕久后难免受制于下属。聪明的领导者往往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一旦发现部下的篡逆之心,就全力出击,挽狂澜于即倒。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昏君奸臣,他们在卖国乞降,认敌作父,摧残爱国力量、迫害民族英雄岳飞等罪恶活动中沆瀣一气,臭味相投。朱高宗因秦桧卖国有功,赋予他以极大的权力,由他独任宰相十八、九年,并加封他为太师、建康郡王,举凡朝廷的内政外交,全由秦桧作主。秦桧的儿子秦熹、孙子秦坝也因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被封以高官。

  表面上看起来,宋高宗对秦桧真是宠信无比、恩礼有加,对他一定不会怀有什么猜忌了。其实全不是这样。秦桧由于于长期专擅朝廷,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都由他的心腹、党羽把持,连高宗身边的贴身待从和御医都是秦桧的人,宋高宗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要随时向秦桧报告。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昏馈,在对敌斗争上软弱,但是他并不傻,他知道自己被秦桧的势力所包同和控制。可是他不能对秦桧采取行动,因为秦桧有金人作后台,得罪不起,他只有把对秦桧的猜忌与不满深深藏在心底。为了防止遭到秦桧的暗害,他每次上朝时,都在靴子中藏着一把短刀,以作防身之用,这在中国古代皇帝中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人。

  公元1155年,66岁的秦桧老病交加,眼看将要命归地府,他希望将相位传给他的儿子。秦熹及秦氏党羽也四处活动,希望由秦熹接父亲的班。

  宋高宗表现得对秦桧十分关怀,在秦桧咽气的前一天,他大驾亲临秦桧的宰相府,探视病情。此时秦桧虽然还有一口气在喘,却已经说不出话了,朱高宗解下自己的红手帕亲自为秦桧擦拭眼泪,仿佛恋恋不舍,可当秦桧直问起由谁来接任宰相时,宋高宗冷冷地回答了他一句:“这种事情你不应该打听”。

  离开秦府当晚,朱高宗立即令人起草了一份诏书,解除秦桧祖孙三人的一切职务。第二天一早;便将这道诏书颁布于朝堂,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当天夜里,秦桧便一命呜呼了。消息传来,宋高宗长出一口气,拔出了靴中的短刀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靴中藏刀了”。

  宋高宗作为一个皇帝,说来也真够可怜,外受欺于强敌,内受制于权臣,一辈子也没抖一抖帝王的威风,发一发雷霆之怒,只是在秦桧死了之后,才敢舒展地出一口气。

  循序渐进 一击成功

  管人者的权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受限制的。所以虽然对主要的害群之马须立定斩草除根的决心,但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绝不能轻举妄动,而应循序渐进,务求一击成功。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在西逃过程中,太子李亨在群臣拥护下,于灵武即皇帝位,这就是唐肃宗。在艰难之际,肃宗之子李倜、李琰立有大功,其正妻张皇后及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而相表里,专权用事,谋杀李琰,拥立李倜为太子。

  在争权过程中,张卓后与李辅国发生冲突。公元762年,肃宗病重时,张皇后召太子李倜入宫,对他说:“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以之出,擅逼圣皇(唐玄宗),其罪甚大,所忌者吾与太子。今主上弥留,辅国阴与程元振谋作乱,不可不诛”。太子不同意,张皇后只好找太子之弟李系谋诛李辅国。此事被另一个重要宦官程元振得知,密告李辅国,而共同勒兵收捕李系,囚禁张皇后,惊死肃宗,而拥立太子即皇帝位,是为唐代宗。

  李辅国拥立代宗,志骄意满,对代宗说:“大家(唐人称天子)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听到这种骄人的口气,代宗心中不平,因其手握兵权,也不敢发作,只好尊他为“尚父”,事无大小皆先咨之,群臣出入皆先诣。李辅国自恃功高权大,也泰然处之,孰知代宗除他之心已萌。

  在拥立代宗时,程元振与李辅国合谋,事成之后,程元振所得不如李辅国多,未免有些怨恨,这些被代宗看在眼罩,也记在心上。于是他决定利用程元振,乘间罢免李辅国的行军司马之职,以程元振代之。李辅国失去军权,开始有些害怕,便以功高相邀,上表逊位。不想代宗就势罢免他所兼的中书令一职,赏他博陆王一爵,连政务也给他夺去。此时,李辅国才知大势已去,悲愤哽咽地对代宗说:“老奴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代宗好言慰勉他回宅第,不久,指使刺客将他杀死。

  代宗用间其首领的方法,很快地除掉李辅国,但又使程元振执掌禁军。程元振官至骠骑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内侍监、豳国公,其威权不比李辅国差,专横反而超过李辅国。程元振不但刻意陷害有功的大臣将领,而且隐瞒吐鲁番入侵的军情,致使代宗狼狈出逃至陕南商州。一时间,程元振成为“中外都切齿而莫敢发言”的罪魁。因禁军在程元振手中,代宗一时也不敢对他下手。就在此时,另一个领兵宦官、观军容处置使鱼朝恩领兵到来,代宗有了所恃。便借太常博士柳伉弹劾程元振之时,将程元振削夺官爵。放归田里,算是除掉程元振的势力。

  程元振除去,鱼朝恩又权宠无比,擅权专横亦不在程元振之下。如果朝廷有大事裁决,鱼朝恩没有预闻,他便发怒道:“天下事有不由我乎!”已使代宗感到难堪。鱼朝恩不觉,依然是每奏事,不管代宗愿意不愿意,总是胁迫代宗应允。有一次,鱼朝恩的年幼养子鱼令徽,因官小与人相争不胜,鱼朝恩便对代宗说:“子官卑,为侪辈所陵,乞赐紫衣(公卿服)。”还没有得到代宗应允,鱼令徽已穿紫衣来拜谢。代宗此时苦笑道:“儿服紫,大宜称”。其心更难平静,除掉鱼朝恩之心生矣。借一宦官除一宦官,一个宦官比一个宦官专横,这不得不使代宗另觅其势力。代宗深知,鱼朝恩的专横,已经招致天下怨怒,苦无良策对付。正在此时,身为宰相的元载,“乘间奏朝恩专恣不轨,请除之”。代宗便委托元载办理翦除鱼朝恩的事,又深感此计甚为危险,使叮嘱道:“善图之,勿反受祸!”

  元载不是等闲之辈。他见鱼朝恩每次上朝都使射生将周皓率百人自卫,又派党羽皇甫温为陕州节度使握兵于外以为援,便用重贿与他们结纳,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间谍,“故朝恩阴谋密语,上五一闻之,而朝恩不之觉也”。有了内奸,就要扫清鱼朝恩的心腹。元载把鱼朝恩的死党李抱玉调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割给该道五县之地;调皇甫温为凤翔节度使,邻近京师,以为外援;又割兴平、武功等四县给鱼朝恩所统的神策军,让他们移驻各地,不但分散神策军的兵力,还将其放在皇甫温的势力控制下。鱼朝恩不知是计,反而误认为是自己的心腹居驻要地,又扩充了地盘,也就未防备元载,依旧专横擅权,为所欲为,无所顾忌。

  李抱玉调往山南西道,他原来所属的风翔军士不满,竟大肆掠夺凤翔坊市,数日才平息这场兵乱。军队不听话,根源在于调动,鱼朝恩的死党看出不妙,便向鱼朝恩进言请示,鱼朝恩这才感觉有些不好,意欲防备。可是,当他每次去见代宗时,代宗依然恩礼益降,与前无异,便逐渐消除了戒备之心。

  一切准备就绪,在公元770年的寒食节,代宗在宫禁举行酒宴,元载守候在中书省,准备行动。宴会完毕。代宗留鱼朝恩议事,开始责备鱼朝恩有异心,图谋不轨,谩上悖礼,有失君臣之体。鱼朝恩自恃有周皓所率百人护卫,强言自辩,“语颇悖慢”,却不想被周皓等人擒而杀之。禁宫中的事,外面不知。代宗乃下诏,罢免鱼朝恩观军容等使,内待监如故;又说鱼朝恩受诏自缢,以尸还其家,赐钱六百万以葬。尔后,又加鱼朝恩死党的官职,安顿禁军之心,成功地翦除了鱼朝恩的势力。

  穷寇要追 不能姑息

  以极端的手段打击作乱分子,就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必须不择手段。不论何时何地,即使对已被你打趴下的“穷寇”,也不能心慈手软,杀敌必见血,一定要再加把劲,直到对手永远倒下为止。

  嫪毐想阴谋纂权的一举一动,尽在青年赢政的掌控之中。

  就在秦王赢政忍着暴怒的心情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之时,嫪毒也积极地行动起来了。嫪毒先找到太后商议谋反之事,但是太后并没有表态。嫪毒想先下手为强杀了赢政,好让他的儿子当国君,然而赢政也一样是太后的儿子,她又怎能忍心去杀害他呢?

  二十多年前,赵姬在邯郸那样艰险的环境中生养了赢政,那样艰难地抚育他长大,并看着他当上国君。作为一个母亲,赵姬能不爱自己的儿子吗?而嫪毒虽然也和她生养了两个儿子,但赵姬总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她也许并不喜欢他们,她喜欢的只是给她带来身心快乐的嫪毒,那两个儿子只是寻欢作乐所生的副产品,她对赢政的爱要远远超过那两个儿子。

  此时的赢政正在雍城内的颜年宫举行加冕大典,而危机却在暗处潜伏着,加冕的大喜日子弄不好就是杀身之祸降临之时。但情况也许并不那么糟糕,雍城本就是嫪毒的大本营,赢政竟然到远离京都的雍城来居住并举行典礼,这真可以说是走了一着险棋。其实,他就是要让嫪毒为此而雀跃,他要等这个无赖先发制人,让他叛乱的面目先行暴露出来。

  在从容不迫的加冕大典的音乐中,嫪毒迫不及待地指挥叛军向颜年宫发动进攻。他哪知道,赢政早已在雍城密令昌平君和昌文君带着精兵守候多了。这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个最为危急的时刻,而越是危急越能表现出一个年轻政治家的风采。昌平君和昌文君是赢政一手培植起的亲信,他们指挥军队沉着应战。为激励将士们平叛,赢政宣布:凡在战场上斩敌首过百的,赐以爵位;凡内官宦官参与平叛的,也赐晋一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赢政的平叛之军越战越勇,而嫪毐的部队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经不起打杀就败逃而去。

  但为替自己的儿子篡夺王位,在巨大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嫪毐指挥残部向百里之外的咸阳宫发动猖狂进攻,然而他没有料到那里也有赢政预先设好的军队。而当叛军被一网打尽之时,嫪毐便不见了踪影,嫪毐集团的骨干也有漏网之鱼。懂得复仇的新秦王对此怎能置之不理——对于犯上作乱者,赢政绝不能任其苟活于世间。于是,新即位的秦王下令在全国悬赏捉拿嫪毐:“有一得嫪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当赢政从雍城赶往咸阳时,嫪毐被捉住了。愤怒至极的赢政给予叛党严酷地处置:将卫封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等二十人斩首,并将头挂在树上示人;对嫪毐则施以残酷的车裂刑罚,即用车马将身体生生分裂,又将嫪毐的宗室尽数剿灭,对嫪毐家的门客,全部罚做劳役三年,其余四千余人被免除爵位,流放到边远的蜀地。对待自己的敌人,赢政首次显示出了他秋风般残酷无情的性格。

  与此同时,赢政亲自到太后居住的宫中,找出被太后密藏的嫪毐的两个儿子,令人装入皮囊,在地上摔死。作为同母异父之弟,其实这是两个无辜的孩子,然而赢政却不认为他们无辜,原因在于他们会使他丢脸,使他无颜于世。由于事关尊严,他要杀死所有给他难堪的人,他要一个帝王应有的尊严。他甚至忘了古代义母为尊的训示,还将自己的母亲赶出了咸阳宫。

  事情至此并不算完。暴怒的年轻国君已经杀红了眼,他容不得这件丑事在世人嘴里传播,他想杀死所有知情的人。一种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的委屈和愤怒在赢政心中翻腾,他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但他这样做,难免会让时人认为他是个一十足的暴君,然而谁又知道他心中的苦楚,哪个臣子又能为他分担有一个放荡母后的感情压力呢?当年的母亲与他孤寡相伴,彼此忍辱负重,互不相弃,她和他是互为惟一的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他绝不容许自己的母亲再属于别人,他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君,他尤其不能容忍这样——可以说,这种痛苦和压力除了用血来抵偿外,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种解脱的方法。与其说他之所以宁愿用一种暴行和一片血腥来发泄心中的愤怒,杀死所有当事人、知情人,好落下白茫茫大地的真干净,毋宁说这是在一种恋母又恨母的双重感情折磨下,一种要独立,要自信的心理的表白。

  在当时的局势下,赢政已无路可走,捕杀嫪毐一党早已刻不容缓。因为嫪毐这个人不仅在当时毁了王室的荣誉,还几乎要左右政局了。当时秦正发兵攻取魏的衍氏邑,魏国在紧急时刻,就有人曾给魏王出主意说:“如今王不如割地,通过嫪毐献给秦国,让人知道魏王也是站在嫪毐一边,是拥护嫪毐的。这样秦太后必然会从心里感谢王,就不会对魏国用兵了。如此就能与泰国结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在镇压嫪毐叛党的过程中,赢政显示出了他卓越而成熟的政治才干和手段,表现得果敢而又不乏远见。坚决防止乱党们“死灰复燃”,这正是专制政治家睿智的体观。

  对“狼”不可心慈手软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农场,想扑杀一只小羊来吃,牧羊人的猎犬追了过来,这只猎犬非常高大凶猛,狼见打不过也跑不掉,使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发誓再也不会打这些羊的主意。猎狗听了狼的这些话语,看它的眼泪。非常感动与不忍,便放了这匹狼。想不到这匹狼在猎犬回转身的时候。纵身咬住了猎犬的脖子,幸亏主人及时赶来。才救了猎犬一命,但猎犬也流了很多血,它伤心地说:“我原不应该被狼的话感动的!”

  猎犬因为“妇人之仁”而差点丢了小命。一个人的恶行因为你的“妇人之仁”,而获得了宽宏,但有时你的仁慈之心不但没有感化他。反而让他有机会重新犯下恶行,对别人造成伤害。

  在刘邦与项羽争战相持不下之时,本来可以乘机三分天下的韩信,却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毅然率兵打败项羽,成就了刘邦的帝业。反而为自己埋下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厮杀,起初,项羽拥有最精良的军队,占据各方面优势。在历时三年的征战中,项羽打了无数场战斗,只输了一场。可是,就这一场失利,使他最终将胜利送给了一个人,此人除了脸皮比他厚之外,其他备方面都不如他。

  在早先多次胜利中,有一次项羽生擒了刘邦,王位已经落入了项羽的掌心儿,谁知他竟然让它溜掉了。由于他害怕杀刘邦落下“不义”之名,不仅没有处死这位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反而赐封他汉王。可以说项羽的“面子”给刘邦提供了重整兵力,东山再起,征服项羽的机会。

  表面上看来,项羽的宽恕也许似乎是一种高尚的举动。可是,真正的高尚之举应该驱使项羽一旦有机会,就致刘邦于死地。假如他这样做了,他自己就会一统天下。此外。项羽遭受惟一一次失败之后,正是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面子,阻止了他返回故乡重整旗鼓,自刎身亡。

  刘邦的三军统帅韩信形容项羽的弱点时说,他其有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战场上项羽毫不留情地杀人,坑杀数十万降兵,可是当他面对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的时候,却抛弃了自己的目标,竟然拉不下杀人的脸皮。

  在分析项羽这位力能拔山的盖世英雄为什么失败时,李宗吾说:“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羽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其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祖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说:‘借与江东之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借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真是大错特错。他一则曰‘无面目见人’,再则曰‘有愧于心’,究竟敌热的‘脸’,是如何做起的,敌人的‘心’是如何生起的?也不略加考察,反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自视爵高位显,便想取代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趁齐国内乱,他帮助太子昭当上了齐国的国君。这一下他自认为宋国真的强大得不得了了,竟不自量力地摆起了霸主的架子。然而,在那一切凭实力说话的时代,众诸侯哪里可能买他的账。

  宋襄公见诸侯不买自己这个“霸主”的账,便想借助楚齐的威力压服众诸侯,然后再借诸侯之力压强楚。宋襄公派人重贿楚国,约定次年春会盟于位于齐国的盂上之地,齐孝公因为是靠宋襄公的帮助上台的,只好答应按时到会。

  会盟期到,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宋襄公带些军队前往,不要对强楚掉以轻心。宋襄公为了表示自己很讲“信义”,不仅不听目夷的话,他怕目夷在他走后暗地派兵前往护驾,便带着目夷一同赴会。令宋襄公万万想不到的是,早就有图霸之心的楚国竟然兵围盟坛,俘虏了宋襄公,并且挟宋襄公向宋国攻来。

  好在目夷已趁乱从盂上之地逃回宋国,并且抓紧进行了布置,睢阳城已作好了抗楚的准备:当楚军大兵压境之时,目夷继任宋国国君,本来视宋襄公为奇货,一心想拿宋襄公要挟宋国的楚王大为光火,下令攻城,结果连攻三天,也没有攻下来,楚王无奈,只好撤兵放人,宋国免除了灭国之危。

  按说,由于宋襄公的愚蠢,宋国差点被毁,特别是当宋襄公身陷囹圄、国势危难之时,目夷毅然挑起捍国卫土的重任,就任国君之位,以他出色的才智和勇敢,粉碎了楚国的吞并宋国的阴谋,就应该心安理得地把这个国君当下去,可才智出众的目夷当听说宋襄公被释放后,马上派人把宋襄公接回宋国,仍旧让宋襄公当宋国的国君,自己重居臣位。

  目夷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目夷当国君对宋国来说,比宋襄公要有利得多,可他竟然为了自己的“名声”和面子,而不顾国家之利,让一个满口空讲“仁义道德”的家伙,执掌国家大权,从而埋下了大败的隐患。

  盂地之盟,宋襄公因固执地要对强楚大行仁义,而被楚王嘲笑戏弄了一把,险些国破身亡,按理说此后他应该学得乖一点了,可他依然坚持在不该讲仁义的地方大讲仁义,结果吃了更大的亏。

  对待有“后台”的下属学问大

  所谓有“后台”。就是指有靠山,有“保护伞”。一些奸邪之徒之所以飞扬跋扈,视法纪为儿戏。视别人的生命为草芥,全倚赖于此。对付这种有“后台”的奸邪之徒,是领导者最为头疼的事。一方面要照顾到“不看僧面看佛面”,另一方面。对方的后台很可能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弄不好会惹祸上身。因此。在对这种人施以铁腕时就不得不注意方法。

  严世蕃是明朝的大奸臣,这是众人知道的,后来皇上把他拿下,丢在狱中,众臣合拟一奏折,历数其罪状,如杀杨椒山、沈炼之类,把稿子拿与宰相徐阶看,阶看了说道:“你们是想杀他?想放他?”众人说:“当然想杀他。”徐阶说:“你们这奏折一上去,皇上立即把他放出来,何以故呢?世蕃杀这些人,都是巧取上意,是皇上自动的要杀他,此折上去,皇上就会说:杀这些人明明是我的意思,怎么诬到世蕃身上?岂不立把他放出来吗?”众人请教如何办。徐阶说:“皇上最恨的是倭寇,说他私通倭寇就是了。”徐阶关着门把折子改了递上去。世蕃在狱中探得众人奏折内容,对亲信人说道:“你们不必担忧,不几天我就出来了。”后来折子发下来,说他私通倭寇,大惊道:“完了,完了!”果然把他杀了。世蕃罪大恶极,本来该杀,独莫有私通倭寇,可谓死非其罪,徐阶设此毒计,其心不为不黑,然而后人都称他有智谋,不说他的阴毒,何以故?为国家除害故。

  盖宽饶在汉宣帝时任司隶校尉,受皇帝之命,负责察举包括丞相在内的朝廷百官以及京师附近一带所有违法者,手下率有千名徒隶,可以领导兵逮捕任何大奸巨猾。盖宽饶这个人刚正鲠直,不畏权贵,对于权臣、贵戚、宠宦种种违法犯禁之事,他都敢毫不留情地纠举,甚至对皇帝本人举措不当之处,也敢直言不讳。

  一次,皇后之父许广汉迁入新居,满朝公卿都去恭贺,他却不去,还是许广汉一再邀请,他才肯前往,见到这位皇帝岳父大人,他也是不卑不亢。许广汉说:“盖君来晚了,要罚酒!”他说:“别让我多喝,我一喝酒就会管不住自己!”

  许广汉讥笑道:“你不喝酒也管不住自己。”

  满座的人都以一种十分鄙视的日光注视着他。当酒酣耳热之际,那些官高位显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丑态毕露,身为九卿之一的檀长卿竟然跳出座位,学着猴狗相斗,在座的人都开怀大笑起来。盖宽饶十分气愤,他仰视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冷笑道:“够快活的了,岂不知富贵无常,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取代呢!今日诸君在这样的高堂华屋相聚,也不过是匆匆过客,这样的事我见多了,诸位大人好自为之吧!”

  说罢离席而去,并向朝廷劾奏檀长卿,说他以大臣而猴狗之态,有失身份与尊严。皇帝本来想处理这件事,由于许广汉的一再请求才获免。但许广汉就恨上了这位司隶校尉。

  由于他一再结怨于国丈,仕途自然不顺利,他心情抑郁不平,不免有所流露。他的一个好朋友王生写信劝他道:“圣明的皇上知道足下廉洁公正,不畏豪强,所以授足下以监督百官之职,地位够尊显的了,俸薪也够厚的了,足下当忠心报答主恩,而你却一再以激烈的言辞指斥陛下老丈及其党羽,这可不是立功扬名、保全寿命之道呵!如今朝中的执政大臣都是一些玩弄法律的老手,他们会花言巧语加罪于你,你既不能避开他们,却想以自己宝贵的血肉之躯,去和那些凶险难测的势力较量,我实在为你痛心。大丈夫立世,应当正直而又不过分僵硬,灵活而又不失去分寸。占人说‘明哲保身’,希望你考虑。”

  盖宽饶不能做到这一点。后来他看到皇帝重用宦官,又上书批评,并引用古书所说“官位应当传于贤者,不是贤者不应在其位”的话来告诫皇帝。这一来可闯了大祸,皇帝以他为诽谤,许广议和那些早就对他心怀怨恨的大臣更是诬称他要皇帝让位自己,大逆不道。可怜他得罪了皇帝的老丈人,也没有后台依托,终于被逮捕,含恨自杀于宫门。

  人情关系毕竟不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么清楚,对待有后台而又不服管的人,有时也需要含糊一点,以曲径的方式达到立威的目的。

  彭玉麟的手法较之益宽饶就高明得多。在清末的湘军中,以治军严明著称的彭玉麟有“彭打铁”之雅号。下面来看看他是如何惩治有后台的奸邪之徒的。

  江宁有个秀才,妻有美姿,当时李鸿章督两江,他的远亲弟弟称“四大人”者喜爱她,假传太夫人命,诱人署中,逾月不令归。秀才侦知其情,请之不能得,上控到县也不理,控到府也不理。秀才知无诉,于是得痴病,终日喃喃不绝口,讲的就是妻子被霸占的事。彭玉麟一日停舟水西门,在茶馆遇见秀才,问他原因,并说:“你没有听到老彭来了吗,何不告诉他?”秀才问老彭在哪里,彭玉麟指示停舟的地方,并代为他写告状词。第一天,秀才果真前去呼冤,彭玉麟令侍从召秀才入见,秀才抬头仰视,见彭玉麟是昨日茶馆中的饮客,大喜过望,彭玉麟见状也笑,把他的诉状拿过来,并安慰他说:“明天在家等候你的妻子回来吧。”秀才言谢而出。

  彭玉麟立即拿着呈状词拜见李鸿章,纵论巡江大事,言谈之间,好像不懂法律的样子。故意问:“假使有人诱奸百姓的妻子,应当如何处置?”李鸿章说:“当杀!”。彭玉麟又问:“假使有官吏诱占百姓的妻子,法律应当如何处置?”李鸿章也说:“当杀”。彭玉麟又问:“今天假如有封疆大吏的子弟诱占百姓的妻子,法律又如何裁处?”李鸿章似有所悟,勉强答应“当斩”。

  这时彭玉麟从怀中拿出诉状,呈给李鸿章,并说:“公能执行法律,今天的事就算罢了,否则当上奏朝廷。”李鸿章看完诉词,脸色大变,走下案桌来对彭玉麟说:“这件事我确实不知,但劣弟为母亲宠爱,请用私人的礼节,稍微宽大处理可否?”彭玉麟说:“你刚刚说完当斩,如果不上奏朝廷,是不是私情太重了?”李鸿章又说:“虽然,请愿书用家法如何?”彭玉麟说:“可以”。李鸿章说:“缓其死可以吗?”彭玉麟答道:“其他都遵命,这件事不敢答应。”李鸿章不得已,招呼他的弟弟出来,将呈状扔给他,他的弟弟读完呈状,异常害怕,叩头请求不要处死。李鸿章勃然大怒道:“已经为你求情了,不能活,立即自裁吧。”他的弟弟说:“请拜别老母可以吗?”李鸿章转请彭玉麟,彭玉麟应允,但在庭中等待。

  过了好久,也不见李鸿章的弟弟出来,彭玉麟逼迫李鸿章立即处死他弟弟。李鸿章对身旁的人说:“去见四大人,让他把我的箱子揭开,摘取朝珠上的东西(即鹤顶红,沾舌即死,几一二品则有之),舐之即可,不要想活下去。”侍从进到内室,不久里面哭声大作,四大人已经死了。彭玉麟于是谢罪而去。第二天,秘密前往秀才的宅院,他的妻子已经归来,秀才的痴病也痊愈了。

  彭玉麟所到之处,访知文武贪官,非杀即参,人们称他为“彭打铁”。因此,凡听到他来的人,无不头痛。但彭玉麟来往无常,没有一人能事先知道。自从接受巡江大臣的任命后,不但水师赖以整顿,即使东南数省大小官吏,也不敢过于贪酷,真是国家不可缺少之人!

  善用曲径通幽的方式

  处理棘手问题,可以迅速果断解决,不留后患。事实上,高明的铁腕手法在于不露痕迹,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一旦时机成熟,就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常言说:“只有大乱才能大治”,当朝政出现危机,内部混乱、人心骚动时,许多的投机钻营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纷纷显现出了本来面目。雍正看到了这些,他极需要从中揪出一两个反面典型,杀一儆百,惩前毖后,于是年羹尧、隆科多不幸遭到了刀刃上,雍正也正好借此机会在除去心腹大患的同时,警示大臣们要有所收敛,不要固步自封、无法无天了。

  然而,要想尽快扳倒自己亲手树立起来的模范典型,使之威风扫地、永不翻身却非易事,加之年羹尧久居重位,根深蒂固,党羽颇多,所以要将他打倒确实需要花费一些心计。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从某种程度上说,推翻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才比当初提拔笼络时还要难。雍正对此也须谨小慎微、见机行事才好,他可以传旨轻松地将年羹尧给免了、杀了,但那样未免过于草率,非但难以服众,反而会招致祸端。对此,雍正大帝的做法是:联络众大臣造就声势,暗示年羹尧的部下挺身而出,予以检举揭发,引蛇出洞,使其势力逐步削弱,而后将其慢慢地引向自己设计的陷阱之中。

  怎样才能真正地孤立年羹尧,经过深思熟虑后雍正使出了一个杀手锏,就是保护甚至是提拔当年弹劾的官员,使其为我所用,进而让他们倒戈年羹尧,使年陷于四面楚歌八方围困的不利境地,到那时,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使年羹尧不战自败。

  此前,年羹尧为了达到扩充自己势力的目的,不断地排斥异己,把那些不太听话的官员通过别人进行弹劾,比如他指使甘肃巡抚胡期恒上奏弹劾陕西驿道金南瑛。但雍正心明眼亮,硬是将此弹劾给顶了回去,使年羹尧的阴谋没有得逞。不久,四川巡抚蔡廷也被年参奏,这是一个经刑部审议后应当判斩的案例,但雍正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公开召见蔡廷,对他进行宽慰,完全没有治罪的意思,蔡廷也就顺水推舟表达了自己对年羹尧的不满。雍正看到蔡廷对自己有用,便力排众议,提拔蔡廷为左都御史。

  为了找到打击年羹尧的证据,雍正可谓煞费苦心,他常常抓住点不放,小题大做,将一悠悠小事上线上纲,使年羹尧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比如雍正三年二月,出现了所谓“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嘉兆,朝内百官都纷纷向雍正上书表示祝贺,年羹尧也想不错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于是上书颂扬雍正朝乾夕惕,励精图治,但他一不留神将“朝乾夕惕”误写成了“夕惕朝乾”,这显然是年的失误,但也不至于闹到兴师问罪的地步,叫雍正却抓住不放,放言说年羹尧别有用心,图谋不轨。他“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既然如此,雍正便借题发挥:“年羹尧青海之功,朕亦在许与不许之间未定也。”并说由此可以看出:“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这就使的年羹尧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了。

  为了防止年羹尧拥兵叛乱,雍正采用了拆散其党羽的做法,全面列换川陕官员,同时还私下暗查年的属下,决心将年的同党一网打尽,雍正还就年羹尧的问题让一些不知底细的人表态,引蛇出洞——这一招果然厉害,一些对年赞赏的人自投罗网,河南省河北镇总兵纪成斌在对年表态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他居然考虑观望了两个多月,才真正明白了雍正的意图,于是他赶紧表明立场,声称年羹尧是个背恩负国之人。雍正就是用这种刚柔并济的手法迫使一些官员与年羹尧分庭抗礼。

  做一件事情一时机成熟,就应该抓住机遇,当断则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致错过了大好时机。看准整治年羹尧的火候已到,雍正便迅速下诏命年交出大将军印,调虎离山,以防后患。在降你年羹尧为浙江杭州将军时,雍正大帝在年羹尧谢恩的折子上写下了含意颇为深远的一句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朕闻得早有谣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之语。朕今用你此任,你亦奏过浙省之论,联想体若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有你统朕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市也。此二语不知你曾闻得否?再你明白回奏二本,朕览之实心寒之极,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

  雍正对年的惩治到了收尾阶段,他开始号召官员们揭发年羹尧的罪名。墙倒众人推,一时间揭发年的材料满天飞,雍正还将这些材料与年羹尧,还伤口撒盐地让其看后回奏,从而彻底地摧垮了年羹尧的心理防线。

  雍正在众多奏折中为年羹尧总结出了五大罪状:这些罪状基本上都是年本人放纵过度,自取灭亡的必然结果,这五条罪状是:

  一、目中无人,作威作福。

  二、拉帮结派,任人唯亲。

  三、收贿卖官,贪污腐败。

  四、巧立名目,大发不义之财。

  五、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将年羹尧的罪名搜集齐全后,雍正大帝并没有马上对他打击,而是先从他的亲信和党羽的身上作为突破口。

  第一个被雍正开刀的是年羹尧的儿子,大理寺少卿年富、副都统年兴、骁骑校年逾等,他们都被削职处理。接着,与年羹尧有牵连的人也一个个被揪出来打击惩治,年的党羽被雍正撒下的网——捕获。附庸在年羹尧这棵大树上的狒猴都纷纷散去了,只留下了这棵摇摇欲倒的大树。

  时机已经成熟,雍正大帝即行快刀斩乱麻。他先是让众臣表态如何处置年羹尧,然后以群臣请求的名义逮捕年羹尧。为了置年羹尧于死地,除了大臣们揭批的九十二条大罪外,雍正大地还特意罗织了年的第一大罪;图谋不轨欲夺皇位。最后,雍正念年平定青海有功,遂施恩令其自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