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方面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一)中方决策的重大转变
加强中巴互联互通问题是巴方于2006年首先提出的,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提出建设中巴五大通道,包括:公路、航空、铁路、输油管道和光纤。[5]
2006年4月25日至27日,首届巴基斯坦—中国能源论坛会议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巴总理阿齐兹出席能源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胡德平也在大会上致辞。共有154位中国国营、股份制和私营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6]2006年4月27日,穆沙拉夫总统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陆军总部大礼堂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发表了热烈的讲话。穆沙拉夫表示,瓜达尔港口的建设为中国通过巴基斯坦向中东和中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企业家完全可以在这里发展石油加工、石油终端、石油仓储等工业,而这种投资和建设还将带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和出口商品加工区的发展。中巴喀喇昆仑友谊公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接下来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就一定能创造出第九大和第十大世界奇观,巴基斯坦还特别希望中国企业家在巴基斯坦建立工业园区。穆沙拉夫指出,目前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对中东地区的商品出口主要通过海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到中国,路途遥远,如果把巴陆路大动脉与中国新疆接通,完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通讯设施,未来的喀喇昆仑公路以及在其基础上可能建立的喀喇昆仑管线甚至铁路,必将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中亚国家、南亚国家经济战略走廊的最佳捷径。[7]
但由于中巴能源管道和铁路建设难度较大,需要深入研究,巴方的提议没有产生实际结果。
2008年巴基斯坦人民党政府执政后也曾多次向中方提出建设中巴铁路、输油管道和光纤项目问题。但鉴于该提议涉及面广、问题多、难度大,中方回应:同意进行研究,具体决策还需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之后才能做出。因此,未与巴方达成共识。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出于战略考虑,对推进中巴关系采取了新的举措。
2013年年初,巴基斯坦政府从新加坡公司收回对瓜达尔港的经营权,中国公司同意接手经营瓜达尔港。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信号,表示中国方面对相关问题有新的考虑和处置。几个月后,在李克强总理访巴时,中方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提议,表明中国政府新的战略决策。
由此可见,此次中方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不同于此前巴方的提法,内容更为丰富,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对加强中巴经济联系的作用更大。因此,这不是对巴方多年提议的简单回应,而是中国的一个战略性考虑。
(二)战略意义
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将对中巴未来的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其战略意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周边外交要为民族复兴创造有利环境,要加强与邻国的安全合作,经济上推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些表述与以往不同,是创新之举。
二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需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推进中巴能源合作,有利于中巴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缓解两国石油紧张的状况,维护石油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三是有利于促进中巴两国参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不仅可使巴基斯坦大量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巴基斯坦在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做大做强两国贸易,推进两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
四是带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加快通道建设,不仅为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找到一条新的便捷的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而且有利于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经贸合作,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以增加收入,促进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可扩大巴基斯坦经济辐射能力,将其影响迅速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地区。
五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不够稳定,中国新疆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反恐反分裂斗争形势也比较严峻。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