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与主要内容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与主要内容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的这个精辟论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萌芽到初步构建到基本确立再到进一步发展,始终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路径下展开的。它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发端于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丰富在世纪之交的严峻考验之中,深化于世情、国情深刻变革之际。从最初的道路认定到理论定位,从形成体系到高举旗帜,既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渐深入,也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则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做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国今天的强大与此关系极大)。

可见,邓小平理论就是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范例,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初期,国际国内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受命于这个重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成功地把它推向了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有哪些理论创新呢?

概括地说,就是科学发展观。

具体地说,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

(一)“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曾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需要发展,但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中国需要可持续的发展,但不能吃祖宗饭、断儿孙粮。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适时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此胡锦涛同志做了全面的论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

(二)令人精神抖擞与慰藉心灵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也是革命,任何改革都必然使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吃亏,甚至付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代价。横跨20世纪与21世纪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彻底的改革,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获益最多最大的改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企改革中,为了与世界接轨,为了环境保护,为了减员增效,从而关停了一些企业;在企业改制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到位,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等等。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心理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工作侧重于全方位的社会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注重社会公平,着力化解矛盾,关爱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对群众最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三大难点热点问题,各个击破,全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不但享受到了改革成果的实惠,而且重新找到了希望,心灵得以慰藉,精神为之抖擞,初步显露了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美好曙光。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3]

(三)使中国共产党更具凝聚力与感召力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清晰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的概念,作为执政党必须承担起执政兴国的重任,对所有社会问题不仅要治理、而且要“善治”,因而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执政党的每一个党员必须按党章标准严格要求,保持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与威望。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党的建设的焦点进一步集中到执政能力上来,充分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划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等整体布局,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目标。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2.党的先进性建设

2005年1月9日,中央授权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场重要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成立80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这一历程,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历程,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我们党已经拥有7300多万党员。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党员队伍是适应这些要求的,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在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工作,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给广大农村注入“兴奋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现代化的难点是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是中国最严峻、最棘手的问题。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每年至少要以1%的速度递减,但至今中国农村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70%,对农村怎么办?“三农”问题如何解决?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2006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2月21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以上这些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就可以看出,党中央对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文件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五个方面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概括,其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这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而不是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既包括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既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也包括农村的上层建筑,涵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包括农村政治发展;既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整洁,也包括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因而,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攀比,而是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五)使中国从根本上保持强国地位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促进其发展。

(六)使全体中国公民是非清楚、荣辱明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古人云:“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是非清楚此乃治国之本,是非混淆这是祸国之源。治理国家不能伪言日盛,是非不分;务实坦诚,是非清楚才是治国的根本之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成员角色的复杂化,加之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等,从而导致了人们不明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产生,有些事情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为此,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同志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在道德层面、精神领域中,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必须十分清楚。

(七)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重振雄风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最响亮的关键词。中国领导人自2005年以来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关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它折射出中国外交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推动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殷切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加强团结,密切合作,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强烈愿望。

2008年11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