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遏制权力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遏制权力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吏治腐败,导致买官鬻爵泛滥,并由此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权力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一是权力失去控制。权力的主体是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一旦有权,往往容易产生地位优越感,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思想一旦麻痹,“自腐病”乘虚而入。

腐败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严重损害着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严重破坏着党群关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上危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党内不正之风久刹不绝,腐败案件举高不下,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权力的腐败。治国重在治吏。毛泽东同志在惩治贪官刘青山、张子善时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由于吏治腐败,导致买官鬻爵泛滥,并由此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权力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导致权力腐败的原因

党内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权力失去控制。权力的主体是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干部则是人民的公仆。党和人民把权力交给各级领导干部,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各种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权力“取之于民”,就应“用之于民”。作为权力的代表者则应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是自己所拥有的特权。党内腐败,说到底是权力的腐败,即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甚至公开买官。权力失控的原因根本在体制,即各级官员的选任权在上级领导手中,而不在人民群众心中,人民群众没有直接的选举权、监督权与罢免权,这样掌权者就只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而不看人民群众的脸色,人民群众也就无法行使监督权,造成权力的“真空”地带,使掌权者对人民群众无畏惧之心,导致权力失控。

二是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差。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万事万物都怕自腐,自腐必自毁。由于部分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差,就容易患“自腐病”,从而锈蚀其灵魂,蛀空其精神,损伤其肌体,且不断扩散蔓延,毒化党风,污染社会。领导干部手中一旦有权,往往容易产生地位优越感,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思想一旦麻痹,“自腐病”乘虚而入。一旦患上这种病,自己不易觉察,还自我感觉良好,别人有不满情绪,或忠言劝诫,领导者也会忠言逆耳,讳疾忌医。近几年有为数不少的高官被“双规”,被绳之以法,就是有力的见证。

三是监督乏力疲软。强化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监督是关键,制约是保证。但现在是监督疲软。一是群众监督这种最基本最直接的监督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无法正常进行。加之领导干部没有接受监督的思想意识,群众稍有不满之言,就会遭到领导的打击报复,群众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二是《党内监督条例》虽然颁布实施,一方面宣传学习不到位,干部群众还未领会《条例》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条例》执行起来的细则还不完善,可操作性还不强。三是上级对下级重使用,轻管理,监督工作抓得不紧不细;年终考评只填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表,忽视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各单位的纪检书记又不授权参与财务清查工作,使监督没有实质内容。四是违纪不违法,法律无法监督。法律监督一般是诉诸司法部门,已经触犯法律者,才能绳之以法,但事实上不少领导干部常常违纪而不违法,法律无法实施监督,或是已违法,但无人投诉,法律也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

四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丢失。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正确地开展党内批评,是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达到党内团结和保证清正廉洁的有力武器。但这些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优良传统走了调变了味,许多单位领导讳言批评,回避思想斗争。把抽象的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当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甚至把关心当成了迎合,把尊重当成了迁就,把理解当成了讨好,对人的缺点一概淡化。

不少党组织民主生活全流于形式,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谈情况,别人批评提希望”,“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不少违犯党规党纪者,不是通过所在党组织自我监督,逐级上报,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不少领导更是“做事不惹事”,“管人不惹人”,不讲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不讲批评人、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由于“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作风发生,使党的某些组织和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久而久之,造成了好人不香,坏人不臭,不听号令,不守纪律,歪风邪气积重难返。也使本应该消除在萌芽状态中的消极腐败现象成了大案、要案、窝案,使许多领导干部走上了“前腐后继”的不归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二、提高执政党拒腐防变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觉悟是基础

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工作。江泽民同志曾告诫全党:“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一个干部或党员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通过认真学习,可以提高理论素养、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觉悟。全体党员、所有干部对执政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对执政合法性的认识,对执政能力所面临的考验都从思想上认识清楚了,有了紧迫感、危机感之后,便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地用权,诚心实意地为人民办事。

(二)完善制度,严格监督是关键

列宁指出:“群众应当有权为自己选择负责的领导。”选举权是监督权的前提和条件,没有选举权就没有监督权,没有监督权也就没有罢免权,所以要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各部门重要岗位的一把手采用党委常委划票决定的方式,把领导权交给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对其他干部的任用则市场化运作,公开竞选,让人民群众投票选举,使干部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为民谋利上,不敢搞腐败。这样,也能使人民群众的监督真正有效。谁要搞腐败,就会下台。没有机会拥有权力,就无法搞腐败。

强化监督功能与领导者自觉接受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领导自觉接受监督的思想意识与外界各种有效监督结合起来,监督才起作用。领导干部要有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气魄,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监督是炼狱,要经过思想的激烈博斗,心灵的洗涤激荡,灵魂的凤凰涅槃,才能转变观念,接受监督。人的天性都讨厌约束,有权力的人更讨厌约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主动接受别人的监督,故要通过完善制度,形成监督机制,使公共权力不私自相授,使公共权力服务于人民群众。

(三)明察暗访,严厉惩处是根本

好的制度,关键在落实。改革开放30年来,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我党进行了艰苦细致地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制定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体系。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一场深刻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所有党员、干部都系统地学习了马列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思想修养、道德水平、政治觉悟都有了提高。《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使领导干部的行为更广泛地受到监督制约,干部的选拔任用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党内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仍在蔓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惩处力度不大,搞腐败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使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蛀虫们铤而走险。建国初,面对贪污受贿现象滋长的情况,我党拿居功自傲、贪污腐化的刘青山、张子善开刀,贪污受贿之风一下子刹住了。现在有的部门,腐败干部接二连三地倒下去了,人们拍手称快,但为什么刹不住贪污受贿之风呢?原因是项上人头的门槛越来越高,贪污受贿上千万都杀不了头,贪官的胆子就会愈来愈大。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纪检监察部门要明察暗访,细致取证,公检法司要密切配合,充分行使国家职能机关的权力,对贪污受贿10万元以上的干部开除公职,50万元以上的坐牢,100万元以上的终身监禁,1000万元以上立即正法。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能因这些蛀虫而丢失。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伟业和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谁若敢拿项上人头作对,就来试试吧!党内绝不容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2005年3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