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与发展,为了竞争就需要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变革、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不创新,则死亡”变成了“不持续创新,则终将淘汰”。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组织,不论大小,都要求创新,并需要付诸行动、贯彻实施,并持之以恒。
一、持续创新的内涵
《公司进化论》作者杰弗里·A.摩尔认为,只有当创新能帮助我们获得经济优势时,它才具有价值。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为我们带来与竞争对手足够大的差异化,使得顾客偏好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愿意为支持这一偏好付出额外的费用。它的价值还体现在,中和对手的竞争优势,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生产率进而提高盈利能力。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商业架构不同,核心能力不同,创新模式也不同。有两种不同商业架构的企业,即复杂系统模型的企业和规模运营模型的企业。复杂系统模型的企业以咨询服务为主,处理复杂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如IBM、波音、高盛等企业,即以大型公共或者私有企业为主要客户的经营方式。规模运营模型的企业专门针对批量市场的标准化产品和事务,大部分是面向消费者业务的企业,如宝洁、微软、索尼、希尔顿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不同寿命周期阶段,采取的创新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然而,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网络企业,无论是复杂系统的企业还是规模运营的企业,企业创新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获取竞争优势,使企业成为持续发展的永恒企业。简言之,持续创造足够大的、有效的差异化,即持续创新的内涵。
二、持续创新的模式
许多学者开始从财务、战略等多种视角来审视创新,对于持续创新模式的分类,需要通过企业所遵循的三层体系,即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价值体系来进行划分。
第一类是技术体系的持续创新。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持续创新方式。企业在不改变原有产品和服务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要素模块不断改进来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绩效。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战略思维要求企业不断进行开发性学习。但是,这种创新优势随时有可能被打乱,因为企业很可能没有注意到竞争对手正在建立全新的替代性技术。目前,中国大量的以模仿学习为主的制造企业即处于这样的境地。
第二类是管理体系的持续创新。当市场上出现新的竞争模式时,敏锐的企业将会设计一个全新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框架来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对整个企业组织系统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企业原有积累的优势荡然无存,员工知识体系、组织管理流程等也会因不适应新的模式而废弃。为了能够进行管理体系的持续创新,企业需要放弃旧有的、正在过时的战略思维模式和企业运营惯例,在摆脱路径依赖的同时,学习进入新模式的市场竞争。
第三类是价值体系的持续创新。这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挑战性。最优秀的企业总是希望成为整个产业的带动者,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创造新价值体系需要企业进行创造性学习,这需要企业有强大的想象力。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已无敌手,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自己,丰富的创造力成为企业持续保持活力的法宝。成功者如IBM便是如此。
三、持续创新的特性
如《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公司进化论》等经典著作,无不在强调持续创新的重要性。世界上曾经诞生过许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它们非常具有创新力,而且也在持续创新,但就算是这样的企业也依旧摆脱不了破产、被收购的命运。理论研究者们深刻认识到持续创新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创新,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化体系。
演化经济学以系统、动态的视角来看待创新。包国宪和孙斐(2011)认为,创新不再被假定为黑箱式的生产函数,它是设计、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总和,是内生变量。创新过程包含着创新主体为了成功的创新所进行的知识搜寻、吸收和学习过程,从而创新可被视为由多种内容组成的系统或构型,这种对“创新黑箱”的功能性分解克服了新古典范式对创新进行原因式解释的局限,为探讨创新的内部机制提供了起点。其次,创新活动是一个溢出—反馈的动态累积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项创新都给下一项创新做出了反馈,创新体系中固有的结构将导致其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强大和越来越多产。也就是说,创新产生了多样性,多样性促使选择成为可能,通过选择过程,即正负反馈机制实现了创新发展,这一发展又扩大了选择空间,使更好的基因(惯例)得以保留、遗传,从而创新具有了持续性。此过程的实现是创新主体交互式学习的结果。
因此,评判企业持续创新力的主要特性就在于企业的系统性和盈利性。“创新”不应只局限在研发和生产流程上,而应该涵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所以要强调企业的系统性。盈利性强调的是,企业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独到的创新优势和对客户价值的把握,成功进入阳光下的利润区,并在利润区停留较长时间,创造出长期持续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而“持续”重在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保障和创新人才的延续性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