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卷发放、回收和初步删选工作,最终取得有效样本167份。本书首先对整体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样本整体特征,主要包括:企业性质、企业销售总额、2008年后企业增速(包括总销售额、员工总数、市场份额)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1.样本企业性质
本研究样本选取由国有、民营、外资三种类型构成。在收集到的167份样本中,由于浙江集群企业的特质,样本由大量的民营企业构成,其中民营企业有91家,占样本总量的54.5%;国有企业有52家,占样本总量的31.1%;外资企业有24家,占样本总量的14.4%(表5-5)。
表5-5 企业性质
2.样本企业销售总额
本研究用企业销售总额来表示企业规模,在收集的167份样本中,企业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较为集中,占样本容量的85%。根据枟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枠①,销售额达到3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销售额在3000万~3亿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3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见表5-6。温伟祥(2008)也曾做过类似的研究。本书的样本中85.0%以上的都是大型企业(本书主题是围绕焦点企业的集群风险传导与扩散的研究,因此在样本发放过程中作者一般选取集群中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表5-6 企业销售总额
3.2008年金融危机后,样本企业增速比较
本研究样本用总销售额、员工总数、市场份额来刻画样本企业的增速。在总销售额中,大幅减少占24%、稍有减少占49.7%;在员工总数中大幅减少占12%,稍有减少占31.1%,变化不大占45.5%;在市场份额中,大幅减少占22.8%,稍有减少占31.7%,见表5-7。数据结果说明,在金融危机后,集群内企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从样本整体结构上来看,样本集群确实受风险影响。
表5-7 企业增长速度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