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任何经济组织都具有与外界一定的社会关系(Relationship)和“联结”(Tie),都镶嵌或悬浮于一个由多种关系联结交织成的多重、复杂、交叉重叠的社会网络之中。在这其中,关系是因,联结是果,即有关系就有联结,各种各样的关系与联结搭建了社会网络的基本构架。对产业集群结构而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中的企业在形成并增加社会资本过程中构建特定的互动网络,设置网络中的资源获取模式,并靠对网络的不断复制而成长演进。
在形成的社会网络中,网络主体的强弱关系对两产业间互动发展机制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弱关系由于较低的成本和信息冗余度,吸纳了新观念、新视角和新方法,能够提供丰富的异质信息,一般适合探索式互动机制;强关系则通过信任在企业之间传递复杂知识,提升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意愿,一般适合利用式互动机制。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及互动机制主要体现在内部网络主体层次、横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纵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以及企业界外的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
第一层次,内部网络主体层次。该层次主要代表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网络主体,包括:企业的研究与发展部、生产制造部和营销部、物流部、售后服务部,网络关系为强关系,互动发展机制以利用式互动为主。在企业内部网络主体层次中,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相配合,在互动发展过程中担负着创造新技术、获取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及提供新构思等任务;营销部门在互动发展中的任务是不断发展新的产品概念并将其成功付诸实践,并使这一新技术在市场中有效扩散。因为互动发展的网络主体在企业内部,规模和范围都比较小,技术上多为原有技术的提升和改造,所以网络主体间相互关系紧密,多为利用式互动。
第二层次,横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该层次主要代表“动态网络”理论下的企业横向合作关系,主要包括:同行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间集群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企业间的集聚,网络关系为强关系,互动发展机制为利用式互动。在横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中,充分发挥杭州特色制造产业优势,培育发展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微电子、电子专用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打造高技术制造业基地。同时一方面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建成为制造业配套的东部物流基地;另一方面创新金融服务,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建设东部地区金融机构聚集区。产业间的横向合作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关系,有效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所以网络主体间多为利用式互动。
第三层次,纵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该层次主要代表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向上与向下延伸的企业纵向互动联系,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合作,网络关系为弱关系,互动发展机制为探索式互动。在纵向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中,先进制造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必须牢牢掌控价值链上游——研发与设计,而在下游不断拓展外包业务范围,加快内部非核心业务的分离,簇生了现代物流、广告营销、劳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分离出来的现代服务业以更加专业的竞争优势又重新融入产业链中,与现代制造业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创造,推动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产业间的纵向合作是在企业战略制定和市场调节中动态进行,所以网络主体间为探索式互动。
第四层次,企业界外的社会资本网络主体层次。该层次主要代表“与行业协会有关”的企业界外互动联系,主要包括行业协会对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影响。网络强弱关系依不同行业而变化。由于行业协会在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是两大产业发展的纽带与桥梁,甚至在电子信息产业和纺织产业等特色先进制造业发展中担任黏合剂角色,能有效促进其互动。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协会充当了沟通协调的平台,既向政府传达行业中企业的共同要求,又能协调本行业中企业间的经营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