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新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新课题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规律清楚地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并进行理论创新的历程。那么,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深入研究现实,弄清楚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新的时代课题是什么。与此同时,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规律清楚地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并进行理论创新的历程。那么,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深入研究现实,弄清楚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新的时代课题是什么。而要弄清楚当今中国的时代课题,必须首先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和本质属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症结两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

首先,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本质属性看。

生产力基础和民主基础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合理形态不仅有其生产力基础,更有其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的核心便是民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最终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也要靠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与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提高。因为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消除社会主义所由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充分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成熟,才能使它的政治制度相应地发展和成熟起来;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消灭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高度的民主本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之义。恩格斯1845年就强调民主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他说“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10],完全肯定了民主与共产主义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在当时,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往往被视为同义语,因此说“民主就是共产主义”也就是“民主就是社会主义”,从而把民主看作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11]邓小平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2]经典作家把民主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因为,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民主真正反映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价值目标;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要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都必须以充分的人民民主做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于我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封建主义积习和影响深厚的国家来说,更是十分重要和有待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社会主义两大基础上,生产力发展已经到一定阶段,我们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民主建设上,以保证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来看。

改革开放近40年中,我们不断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新时期,我们正面临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社会改革的目标便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社会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实质和核心是公正。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和目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社会基本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核心内容。而实现社会公正必须要用民主的制度来保证。现代社会的发展经验也充分说明,只有民主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它是能恰当而稳妥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一种可靠机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昭示出,要完成经济改革向社会改革的转换,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必须深化民主建设。

综上所述,民主建设将是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民主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当然,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和追求,民主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应该沉下心来思考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民主以及怎样建设民主的问题。

从民主的特性看,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有其自身脱胎和形成的历史基础,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情中存在着内容实质和实现形式的具体差别。同时,民主还具有阶级性,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主具有其特殊性。我国国家的性质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所要的民主绝不是西方的民主,我们必须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中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他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一定要……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13]

从中国的历史与国情看,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没有一个对广大人民负责的、能够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政治权威,国家和社会必然要陷入混乱和斗争,结果只能是四分五裂,无法摆脱积贫积弱、统分循环的历史痼疾,带给人民的只能是痛苦和灾难。像中华民国初期,中国试图搞多党制,结果是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文化大革命”时期踢开党委闹革命,结果是十年动乱、国家灾难。所以说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威,不能设两个权威或多个权威。中国历史上,一旦没有权威或者有两个、多个权威的时候,要么就是混战要么就是分裂,发展与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

从后发展国家现代化发展理论看,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一般不是自身现代性不断成熟的结果,而是在外力的挑战下,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强行地、人为地进行现代化;二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所有成就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步一步地取得的,但后来者则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去获得这样的进展,他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而且需要大规模的行动。[14]如亨廷顿所说:“欧洲和北美的现代化延续了几个世纪,大体上来说,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或对付一种危机。但是,除了西方,世界其他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不是依次而至,而是同时发生。”[15]因此,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规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快。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后发展现代化中政治权威极其重要的结论。从第一个观点看,要在一个现代性基础极其缺乏的落后国家中强行地、人为地进行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系统来推进这一过程;而从第二个观点看,要进行这种快速而大规模的现代化,任何民间私人单位都无法承担起这种大规模的任务,而只能由政府介入这些活动。因此,与英美等早发型现代化国家相比,政治上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强有力的中央权威在后发展现代化中的作用显得特别突出。

从近20年的世界性的民主实践看,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和平演变的大潮影响下,俄罗斯、东欧、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有20多个国家跟着西方走了,完全照搬了西方的民主,导致的后果要么是政变,要么是分裂,要么是社会动荡,很难实现真正的发展。

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执政使命的节点上,民主建设具有极大的迫切性,但显然这个民主不可能是西方的民主,中国必须在权威的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因此,我们认为,一个重大的新课题已经浮出水面,那就是:“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怎样建设民主?”这无疑是需要今天具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局面和新境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全面而集中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