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政治与石油危机

国际政治与石油危机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埃及选出了新总统,但总统与军队、所谓世俗派与宗教势力围绕职权划分、新宪法草案等问题一再发生严重分歧,导致了自穆巴拉克去年2月下台后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中东地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各大势力博弈加剧,加上外部势力和恐怖组织介入的作用,可谓风云激荡,暗流涌动。美国企图通过伊拉克战争,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继而主导整个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战略格局,影响世界石油资源战略态势。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国某报上有幅漫画,画了“9·11”3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阴影却形成了“oil(石油)”三个字母,生动地揭示了美国“反恐倒萨”是为石油而战。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号称“世界油库”,谁能控制中东石油,谁就能支配世界经济。2012年,中东继续动荡,且呈现复杂化趋势。始于2011年的西亚北非动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地区格局,旧体系已被打破,新秩序却难建立。新旧交替之际,内部种族、教派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利益博弈加剧,人们期待的由乱及治之路充满坎坷。

暴力冲突循环升级,是过去一年中东地区的首要特点。叙利亚烽烟日炽,巴以冲突再起,伊拉克爆炸不断,伊朗战云密布,恐怖活动在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和伊拉克等国均有所抬头。

叙利亚地处中东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局势变化对整个地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交战双方仍陷对峙之中,但维系平衡越来越困难。观察家普遍担心两点:一是战火外溢。今年叙政府军曾先后与邻国土耳其和以色列交火,并引发黎巴嫩教派冲突;二是“后巴沙尔”时代的叙利亚走向:“巴尔干化”,分裂成几个国家或相对独立的自治区;“伊拉克化”,教派纷争,暴力不断,国家长期陷入混乱动荡;“阿富汗化”,恐怖组织利用权力真空潜入发展。

中东地区的另一特点,是从摩洛哥、突尼斯到利比亚和埃及,有着宗教色彩或背景的党派先后通过选举掌权。这些国家在发展目标与道路、当前民生难题与长期解决方案行政效率与组织形式等问题上,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

埃及困局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突出。2012年,埃及选出了新总统,但总统与军队、所谓世俗派与宗教势力围绕职权划分、新宪法草案等问题一再发生严重分歧,导致了自穆巴拉克去年2月下台后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由于缺乏协商民主的传统和解决途径,这种对抗显然难以很快结束,社会动荡和分裂也将长期持续。

中东地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各大势力博弈加剧,加上外部势力和恐怖组织介入的作用,可谓风云激荡,暗流涌动。11月,沉寂近4年后,巴以之间再次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伊朗上空几度战云密布,以色列多次扬言要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各种原因,除了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以色列对周边安全空间受到挤压的担忧恐怕更为主要。面对以色列的威胁和西方制裁压力,伊朗则努力突破围堵,并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自己独特作用。中东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内部逊尼派什叶派间的争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国在地区事务发言权的扩大,都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增添了变数。

9·11事件重构了世界地缘政治结构,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观,使中东地区成为攸关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的核心区域。这一地区是国际恐怖势力的滋生地和国际反恐斗争的主战场,是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结合部,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最密集的地区,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能够主导世界。仅以石油为例,中东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量的65%。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高达1 12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0.9%,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据美国官方统计,目前美国石油需求量中的55%依赖进口,到2020年这个百分比将增加到65%~70%。美国企图通过伊拉克战争,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继而主导整个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战略格局,影响世界石油资源战略态势。这样,美国就可以利用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这张“牌”,取代沙特,打压欧佩克,制约俄罗斯。因此,对美国来说,控制了伊拉克,就等于掌握了21世纪世界石油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可见,军事打击、军事管制、建立亲美政权、民主改造是美国“攻伊倒萨”战略的四步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