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炳元 段小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量大带来的空气、水环境污染,对环渤海地区包括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美好家园,对于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绿色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树立绿色发展思维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关注生态文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眼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由环境恶化引起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污染、高排放、高效的粗放增长方式没有变。树立绿色发展思维,就是要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由粗放型的投资为主导,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不再走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子,不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
绿色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贸易问题挂钩,力图保持竞争的主导权。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绿色发展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绿色发展,就是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着力点,真心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二、大力推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建设美丽中国,河北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加快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力实施绿色增长战略,深入实施污染治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加快树立绿色理念。绿色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坚决摒弃
DP崇拜,以低消耗、低排放、合理消费为基本途径,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为自然系统积累绿色财富,为社会体统增加绿色福利。全面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大力实施绿色增长。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环渤海地区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表面是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实质是区域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只有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增长,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做到标本兼治。要坚持“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相结合,要通过发展绿色科技,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企业集团、研发联盟、产业集群,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要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生态循环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方向发展。
全面实施污染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完善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从严控制和坚决淘汰“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建设项目,加大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煤炭等高耗能行业淘汰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机动车尾气污染,开展城市及周边扬尘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治地下水、重点河流和输水沿线、沿海和重点河淀的水污染,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土壤和矿山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管护工程,真正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的先导作用,把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政府机构。积极引导公众树立环保节约、适度消费的理念,减少消费对生态的破坏,以可持续的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绿色食品、绿色药品,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家电和家居产品,鼓励环保出行,提倡步行、自行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推动城乡居民养成生态、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统筹实施城乡生态建设,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着力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坝上防风固沙、太行山保土蓄水、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屏障,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开展环境标准化企业创建,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生态美好家园做出贡献。开展城乡面貌综合整治行动,以村庄、田间、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环境的洁化、绿化、美化为重点,明确职责,全民动员,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切实保障绿色发展战略落实到位
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美好家园,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绿色发展落实到位。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大对环京津、太行山、燕山等重点区域,以及钢铁、煤炭、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城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治理等环保重点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环保节能技术研发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环保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鼓励和吸引企业、社会资金进入荒山绿化、防护林建设、环保产业等领域,最终建立多元化的绿色发展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研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等地方法规,健全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对、环境监测管理、生态补偿、循环经济等规章制度,制订流域性、区域性地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制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等先进手段进行执法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严打击、重处罚,坚决遏制偷排、漏排现象。完善部门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建立环保黑名单和公开曝光制度,将污染严重、超标排放、整改不力的企业公开曝光,坚决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现象的发生。
统筹区域、城乡环境保护。要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定期交流会商制度和环境污染信息通报制度,实施环境污染公共应对与治理。要加快跨区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上下游之间,从生态依存向互利共赢转变。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创新,建立跨区域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的评估考核机制。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严格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深入实施重点畜禽养殖场专项污染整治,加大重点治污设施运行管理,挖掘治污潜力,提高治污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