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目的论”者们的内心自白。因为恪守了某种有效理论,终于使他们受益匪浅,大获成功。这种理论,几乎成为所有政治上追求成功的人达成个人目标的秘笈。由于我羡慕他们比常人聪明,甚至更欣赏他们的务实,因此我有了研究这一理论的动议。于是,我设法接近他们,总想探明究竟。他们起先不说,当问及有些观点和做法,他们甚至有些诡秘。我总是不得其解。后来,我被迫改变方法,直面充当了一个旁观者,在似乎不被注意中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发现此招很灵。我甚至曾经下决心让熟人打入身边,观察一年三年,甚至更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我终于揭开了谜底。
本想,将“目的论”者们的行为本质酣畅淋漓地揭露并整理出来,以明示许多蒙在鼓里的后人,但试图努力几次,终久无法面面俱到,也不便那么直白,更无从将他们的思想体系总结成经验或定律,以供后来人批判式吸取。回头再想,即便总结成什么真典,对许多人仍无济于事。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若不亲身经历一段历史,哪怕体会一个真实的过程,你是永远都不可能刻骨铭心的,真可谓耳听为虚。就如同许多古训那样,尽管出自前辈或先哲之口,但对后人还不是更多地流于形式,甚至屡戒屡犯。
于是,我还是放弃了定律式的总结,让这个规律或结论永远留存于读者心间。为此,我在观察与访问中按照我的提纲与方式采取声东击西,这样,一来没有说破,二来不易被发觉。尽管他们对有些话题讳莫如深、不愿坦言,但那断断续续的对话记录,还是汇集在了我的记录本里(注:为方便地记录对话,笔者的发问均以“问”表示;“目的论”者们的回答均以“答”表示;“旁白”是援引的部分旁观人士的议论和看法)。
问:你们这些强调个人目的实现的人群,似乎比常人更注重个人目标的建立。请问,你能说生活中哪个人没有目标呢?你是如何看待一般人身上的“目标现象”的?
答:说到目标,似乎人皆有之,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然而,你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糊涂地活着,整个是漫无边际。这通常有两种情形帮助你做出判别。有一种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目标总是那么的具体,其行为时常能为达到某一目的服务,只是目标的远近、大小不同而已,这种人才算是实实在在的有目标;同时,还有一种人,其目标总是缺乏具体,行动自然表现为盲目或者模糊,目标不具体实质上等于没有目的。
况且,一个人只有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实现目的的方式和行动,而这样的人的确更是少数。有目的的人,无论其目标定得渺小或远大,要想最终实现,关键靠他个人的行动力。一个人做事能有持久的行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固然可贵,但纵观其行动过程,往往存在着有效与无效之分。有效的行动经常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和不断持续,是内力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无效的行动常常是杂乱无序、不切实际和不够连续的,是单方面努力与外部环境条件的脱离。任何目的总是通过一定的过程去实现的,没有过程就不可能达到目的。追求目的,必须有计划地选择过程才对。
旁白:作为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难怪时常少不了烦恼、困惑与不如意。原来,只因他们缺少明确而具体的人生目的。
问:如何设置一个人的目标体系?
答:虽说人人都有目标,但你必须精心设置好这个体系。最好使这些目标间产生某种因果联系,如此才能事半功倍,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前一个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下一个目标的完成,周围人目的的实现是否将促进你个人某一种目标的达成。即是说,要设法让这些目标间环环相扣,紧密牵制,互为因果,最终为达成某个个人目标服务。但务必注意,在策划你的个人目标及其体系时,尽量做到深深潜藏、周密设计、轻易不露,这样才利于达成目的。也就是说,目的论者对自身目标的设置是否高明,十分重要。
旁白:我终于明白,对有些人而言,说出去的目标也许仅仅是手段,而深藏不露的目标也许才是真正的目的。
问:你怎样理解成功?
答:成功就是达到个人目的!
旁白:多么直白!
问:目的论者常常遵循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轨迹?
答:大千世界里,所有人其实都很愚蠢,只有我们独自明白,因为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确立着自己的目的,遵循我们独有的思维轨迹。像我们这些坚持目的论的人,总是比常人更看重目标,并善于给自己确立远期和近期的目标计划,然后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有效的和有目的的行动。排除杂乱的、无序的,或无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发挥内力,借助并用足用好外部力量,去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
凡目的论者,总是坚持生命须有思想,思想须有目的,目的永无穷尽。惟有达成目的,才是最为实用,才能真正体现价值,才是一个人生命中的灵魂。继而认为,一个人因学习才有思想,因思想才有目的,因目的才有行动,因行动才有改变。
旁白:思维轨迹是一个人固化了的思维习惯,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轨迹,仿佛一条输水的渠,渠道延伸到哪里,水自然地就流淌到哪里,要想把智慧之水输送到财富这个目的地,修通头脑这条渠道最关键。
问:你认为一个人如何行动,才能保证目的的实现?
答:须做到两点。第一,要千方百计或巧妙地借助一种外部力量,将你推上某一个平台,哪怕不择手段。只有这个“平台”才是你具备获取更高利益的充分必要条件,否则,一切目标计划都无从谈起。这一条你务必争取。第二,在你每天的大量行动中,要用三把尺子去衡量。一是是否加大了有目的的行动数量;二是是否在减少盲目的或无效的行动;三是是否克服或杜绝了反目的的行为。只要做到以上这样两点,你的目的自然能够实现。
旁白:两个条件,不可或缺,如此精心策划自己行动的人,只有那成功的少数。
问:能否用几个字概括你实现目的的秘诀?
答:决心、狠心,加持续的行动力。
旁白:令人受用、精辟易记!
问:为什么说聪明人与众不同总是思?
答: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思——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太重要了。人不能不思考,不思考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不能改造自己,就不能创造奇迹。人一日不思,就等于生命这部机器停止了运转,就像行尸走肉。一个不善思考的人即使在行动,那也是惯性或盲目跟随使然。人不能靠惯性活着,更不能盲从,盲动自然失去了生活的目的性,离开了目的性的所有行为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不信,你观察身边那些整天瞎忙乎的人,哪个不属于缺乏头脑,或者是被人利用。真可谓劳心者治人。当然讲思,也是有许多方面的,也要讲究方法。我认为,思,至少包括总结过去,研判现在,筹划未来。一个人只有学会思,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变得聪明,才能身居主动,才能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才能谈得上经营自己。
旁白:人,允许不聪明,但不能不思考。每个人都应增强思考意识,养成思考习惯,培养思考能力,让思考去改变自己。
问:为推进个人目的的最终实现,听说你极力推崇“接力赛”原理,请说来听听。
答:是的。大家都熟悉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赛”项目。这个比赛其实很有意思,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将个人表现与团队成绩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每一个个体若有不佳的表现,必将受到群体的共同指责。这种特点及其功用,是其他任何运动项目所从来没有过的。无独有偶,我们在许多工作中有关人的使用上,正是借鉴了这一原理。有人将其称为“接力赛”原理,不管怎么称,但它确实十分有效。它的魔力,就在于那个神奇的接力棒上。
与传统的接力赛规则相比,在我的全部管理活动和用人过程中,我将那个游戏规则进行了全面创新,并赋予其能动与鲜活的机制。比如,第一,在团队里我总是同时树起两个平齐的暂时处于领头的人(注意,不可超过两人,这样才能激发竞争,3人则为众,成众则议论。一旦讨论清楚,被对方看破后无效),然后,我要背靠背式地去“恳谈”,让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重要,当然比部下更有奔头。这样,在团队成员眼里,感觉这两个领头人物虽都重要,但谁更努力,谁将随时可能荣获这项比赛中幸运的“第一棒”。这是我事先设置好了的竞争机制;第二,可以想像,为等到这长久期待的一天的到来,被这个诱人的“第一棒”所诱惑的人,想必,他肯定拿出了冲刺百米的速度,不遗余力地去舍命奔跑。岂不知这远远不够,即使他成绩再佳,等到达一定时段后,必须设法让他终结使命,把这个“接力棒”以类似方式暂交给早已重新遴选的后来补进的人。这时,原来的“第一棒”的即将得主,必须设法使其退出比赛(理由当然可以提出很多),而且退得越远越好,因为我早已设定最终的比赛成绩不能让他分享。再说倘若再将他保留下来,他注定明白了那个见不得人的规则内幕,他肯定不再努力。这是我事先设置好了的分段退出机制;第三,如此不停地重复,使这个不断更替的团队里始终充满着新的成员,让每个新人都永远处于被这个诱人的“接力棒”诱惑与牵制之中。这种机制,使这个团队一直保持着赢得接力赛胜利的条件。而那些先后拼命奔跑的阶段性持棒人早已销声匿迹。等这些成员都悟出这点设置已久的玄机后,已为时晚矣。到那时,屡获殊荣的带队者又在组织一轮新的接力赛。这就是这个原理的秘密。
旁白:如果狠下心来,都去遵循这个“接力棒”原理,那么,我敢肯定让谁组织那场比赛,都会神奇无比。
问:你如何巧妙地利用了“逐兔效应”?
答:大家都熟悉在野外追兔子的情景。起先也许只有一个人,或许几个人发现了兔子这一目标,于是萌生了捕获的念头。随着追捕的行进,围观直到干脆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对猎获目标发生着同样的兴趣。于是,所有人都为达此目的东奔西跑,不遗力余。在追逐过程中,尽管有少数人曾经发觉过兔子的踪影,或许有更多的人始终连捕获的目标都没看见,但为了得到自己虚幻的目标,不得不像无头的苍蝇,盲目地跟着少数人奔跑,真是形成了万人逐兔之势。经过这样一个紧张的过程,最后这只兔子只是到了一个人手中,其他人只得空手而归。真的是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这就是令许多人事后遗憾的“逐兔效应”。
一人独获,是逐兔活动的必然结果,众人参与,是逐兔活动的自然过程。若要使自己成为战利品得主,那也是大有窍门的。比如,先期你必须使用足够多的人,让他们拼命奔跑,如此才能将目标逼近,哪怕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目标始终浑然不知也罢。此外,你最好设法先将你最终想独自获得目标的计划神秘地隐蔽起来,甚至根本不能让众人看透,只需用你设定的方法指挥着他们狂奔。最后的步骤很关键,就是等到目标将成瓮中之鳖时,果断冲上前,当仁不让。这只被许多人追得疲惫的兔子便轻易地到了你的手中。
旁白:有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是那么的雷同。只要你懂得这一原理,善于巧妙利用这种效应,就一定能屡获头功。
问:为什么说,管理要直击“痛点”?
答:过去在学习管理学原理这门功课时,记得许多管理学者曾对什么是管理下过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管理的核心职能是协调;也有人认为管理的实质就是控制;还有人主张管理的真谛就是创造一种环境,等等,众说不一。那么面对诸多流派,我们究竟作何理解呢?我认为,揭示管理的奥秘,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应深入到有效牵制被管理对象行为的实质。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仔细观察了来自一线的大量生动的管理实践活动。终于发现,原来管理的至上功能应该是建立某种启动机制,营造某种约束氛围。而且,在这个环境中,人人都有明确而备受瞩目的预期。同时,每个人行为的偏离将被直击痛处。管理者只有善于创造这样的氛围,找到被管理对象的“痛点”,才能使管理活动生动有效。
至于什么是“痛点”,如何才能找到,要因不同的管理对象而有所不同。“痛点”就是对方忍受力最差的地带,一旦触及到它将使对方感到痛疼。比如说,有的人最关心岗位,那么,岗位的去留就是他的痛点;有的人却关心工种,那么,不同工种的调配,则是他的痛点;有的人关心工资和奖金,自然,评分、考勤、奖励、晋级就成了他的痛点;有的人关心市场,那么如果让他失去份额或信誉,将是他的痛点;有的人关心自己头上的乌纱帽(雅称政治前途),那么,谋职、晋降就是他的痛点。
总之,只有抓住了对方的“痛点”这一敏感区,才能扭住对方的“牛鼻子”,也才能使你的管理活动有效。
旁白:认识管理规律是科学,把握管理操作是艺术。管理者只有善于将科学内容与艺术手法合二为一,才是管理的至真至纯,也才能使管理活动登高到一种境界。
问:既然你这么专注目标,想必你在处人上很有一套。能否真心谈谈你的为人之道?
答:交人须有用,无用莫费心,这是总原则。具体说,我总喜欢将我所交往的关系分为三类:即A、B、C类。A类是关乎我前途与命运的上级,掌握着我的生杀大权,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接近。B类则是与我同级或平行的人群。这其中,平行的人虽不直接决定我可否达到目标,但有些却能间接影响。于是,我又将B类划分成二种:B1是影响的一类,我必须采用特殊的处理关系的原则;B2是无关紧要的一类,我又另有一套办法。至于C类,则是低于我的那种,我只管狠下心来,大胆加以利用。不过,经验证明,对这类人也得小心翼翼,有时也要视具体情形、因人而宜。一般地,C类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我的铺路石,使用他,是我需要他们,说利用也行。
旁白: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你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坚持利用他人,要设法让众人的行动,成为你直达目的的“天梯”。
问:说起这ABC来,听说你一直沿用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人关系处理系统,能否详细说说?
答:哪里!哪里!那不过是我十几年前,也就是刚参加工作不久,通过一种现象的总结启发而成的一套规律。其实不算是我的发明,是不少聪明实用的人对现今社会的普遍总结和加以利用。我只不过是请电脑朋友帮助整理了一番而已。
说到关系,我总是这样思考问题:每个人工作中都有他需要交往的范围,范围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规定。把握不好这个交往半径,要么不足,要么多余。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定你给自己确定了一个三年混个副处级这么个奋斗目标,在这几年中,你自然不可回避这么几个交往范围。譬如,赏识你的一批正处级,决定你升迁的几个厅局级,万不可帮倒忙的同级,还有拥护和支持你的下级,等等。依照这样的要求,你自然能把你在近几年里需要利用和重点交往的各种人物罗列出来,然后,根据不同人物的权力、职位、作用等,将他们依次分为A、B、C、D若干等级。在这当中,与你的目标有最直接关系的厅局级领导自然是A级,然后根据侧重点分别编为A1、A2、A3等;同样,正处级领导相应编为B1、B2、B3等;与你关联度大的同级依次编为C1、C2、C3等;下级则分别编为D1、D2、D3等。然后,还要因人而宜,研究针对不同的关系人物应采取的公关或交往方式。同时,依据不同情况和需求,确定哪一天该拜访谁(比如生日、节日、某些祝贺日等),采取什么方式拜访等。最后,将这些有效而得体的方案全部输入电脑,设定指令、编为程序。每天打开电脑只需输入当天日期,再按回车键,电脑马上就提醒你:今天应去拜访谁?怎样拜访?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该系统按照我的目标要求,事先给我做出的指导性交往计划。
当然,为确保所建网络的有效性,我在这套系统中,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动态的最佳关系成员调节系统。它的作用是随着你职位的升降自动调整网络中的关系人物。简单地说,当你的“职级”提高了(比如级别高了、权力大了、前景看好了等等),系统将自动舍弃一些低级别的关系人物。相反,如果你不幸失意,“职级”下降了,系统又自动提示你应补进多少更低级别的关系人物。这样的功能设置,主要是为确保你身边关系资源的充足性和有效性,同时好让你集中精力处理有用关系,减少无用交际。
总之,我始终保持关系网络中每个成员对自己的有用性,这是我建立个人关系处理系统的宗旨。
旁白:用现代信息技术指挥和优化自己的行动,真是超前、领先!
问:一个过分寻求个人目的实现的人,想必有着与普通人不太相同的价值追求,为达目的有时难免不顾一切。请问你们是如何看待做人、做事与做官的?
答:做人固然是根本,但生活的现实证明,即使再好、再善、再实它也空泛无用;做事须讲目的,无利于个人目的的事即使做得再多也无可受用,终究是徒劳一生。至于做官嘛,我看只有它才能使你强盛,给你带来快感和成功。当然,做官之道你必须精通,那就是:关系引路、上意下行、政绩造势、媒体造型、交情入围、投资固本。
旁白:看来他们都选择了先做官、再行事、后论人,怎不与时俱进!
问:能否总结一下目的论者的行动特点和行为方式?
答:目的论者总是瞄准并紧紧围绕自身目标,巧妙利用他人的劳动结果,设法调动身边一切资源和条件,为我所用。所有行动的进行,都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强烈的目的性,从来都是少做或不做在自己看来是无用的东西。只要能达成目的,可以移花接木,可以拿来主义,也可采取一切必要手法,真可谓踩上了众人的肩膀。在达成个人目的与群体感受(当然少数能左右其命运的人除外)之间,从来都是选择前者,必要时还可以不择手段。其行为轨迹历来是:确定目标——研究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达到目的——再确立新的目标……
旁白:我觉得,目的论真的留给了人们许多反思。
凡目的论者,总是将达到个人目的视为终极目标。他们大多习惯于寻求目标和自行创设目标,更喜欢操纵别人,并善于创造有利于个人目的实现的环境与条件。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关于方法论的创新。不仅如此,这类人群的思想观念,往往还能对许多人人生态度的形成和转移,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持目的论的人总是坚持认为,每个人生活中都应积极树立起自己的目标,追求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人生活中的首要责任。固然,目的论者们确实将自己的聪明转变成了实用,但它不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个人价值追求。
其次,由于目的论者过分看重目标的实现,只关注结果能否获得。因此,它主张人们应该为追求个人目的而不遗余力,甚至可以不顾过程和不择手段。这种思潮无疑刺激着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意识浓重的人群,滋长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它的过度张扬,势必带来个人行动与社会普遍行为准则的偏离,甚至为达个人目的,而大逆社会规范。
可见,目的论思想,既有它明显的目的性、功利性作用,却又同时存在着狭隘的负面影响。
……
尽管,我们间的对话是断断续续的,甚至不成体系,但当我们的对话将要结束时,我与他还有旁观者都诡秘地笑了。
对照与反思
□本文从旁观者角度记述了“一群目的论者们的内心自白”,虽然是少数个例,但仍觉有一定代表性。作为读者朋友,不知你在职场中是否已取得成功,如果至今没有成功,那说明你与他们间确实存有差距。不知你是愿意保留一份人格力量,用具有穿透力的锐利眼光去戳穿他们,还是选择卑劣的模仿或吸取。
作者录语
谁能找到一种与别人间的有效组合,谁能将周围的优秀人才聚合得越多并有效,谁的事业就越大,谁的成功机率就越高。这一点恐怕应作为为了组织者们所要探求和遵循的最重要规律。
N0 matter who are able to find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with others and can get together more excellent people around him,he is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and has more chances.Perhaps this should be the most impotant rule persued and followed by the future organizer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