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和模式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和模式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一书中,Nida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翻译中的种种问题,并指出:翻译是一门科学。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差异可以证明Nida的翻译科学研究模式是对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Nida的《翻译科学探索》和Wilss的《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语言学派对翻译科学所作出的有益探索,我们应对此予以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科学已经完全建立。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和模式_语言学与翻译

如前文所述,语言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进行深究后,本节将就英语翻译的语言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探讨。

一、Nida和Wilss的译学构想

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Wolfram Wilss认为,现代翻译科学研究的起源可以Nida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为标志,它是Nida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的前奏,并起着催化剂作用。在《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一书中,Nida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翻译中的种种问题,并指出:翻译是一门科学。

这一观点在此后的《翻译科学探索》 (1964)和《翻译的理论和实践》(1969)中被进一步阐释为:翻译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科学。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翻译中的种种问题可以“采用处理句法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解决”,即采用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进行阐释。其次,在翻译过程中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所以“对不同语言中存在的相应信息间的关系进行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的科学描写和分析”。

无庸置疑,Nida的翻译理论是以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尽管Nida声称其翻译理论产生于Chomsky理论之前,但我们认为,Nida的译论与乔氏理论仍有一定关联,因为Nida的代表作《翻译科学探索》 (1964)从发表时间来说,晚于Chomsky的《句法结构》 (1957) , Nida在其著作中采用的一些语言学术语如“核心”、“转换”、“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实际上是从乔氏理论中借用的。

当然,Nida的翻译理论与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也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差异。第一,就语言符号而言,Chomsky关注的是语言符号本身,而Nida关注的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反应,这也是Nida后来会对翻译中接受语读者的反应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Nida认为,单词和符号仅仅是一种标记,是一种位居第二位的信息的呈现形式,接受语读者的反应才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第二,Nida强调语言交际行为产生的文化语境的重要性,然而,乔氏理论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例如,Chomsky认为Sapir-Whorf的语言学研究太过于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但是Nida却认可Sapir-Whorf的研究成果,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这也是Chomsky将符号代表的意义同文化语境相隔离的原因,而Nida关注的不仅仅是符号代表的意义,也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符号所起到的一定作用,即符号的功能意义。第三,Nida和Chomsky在深层结构的形式特征和短语结构的形式特征是否是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等问题上存在着分歧,Chomsky认为,所有语言在表层形式特征上存在着共性,但他并没有指出深层结构是否具有共性。而Nida认为,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在两种特定的语言中构成一个句子。最后,Nida和Chomsky的理论在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Nida先假设翻译是一种存在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然后将文本简化处理为简单的句法结构,而Chomsky的理论中涉及的句法结构却很抽象和复杂。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差异可以证明Nida的翻译科学研究模式是对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外,Nida根据圣经翻译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并指出,衡量译语文本质量的标准是接受语读者的反应。无庸置疑,Nida的翻译理论曾在西方和中国的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著作和译学思想成为20世纪翻译科学研究这一崭新领域的基础。

Nida的翻译理论在德国得到了具体的应用,Wilss在其著作《翻译学——问题与方法》 (1982)中进一步阐释了Nida的理论与实践。Wilss的翻译科学可以分为三个独立却相关的研究领域:一是普通翻译学,研究翻译过程中的普通规律,提出翻译的理论模式;二是描写翻译学,涉及与翻译对等现象有关的经验主义研究;三是应用翻译学,明确翻译中的各种困难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我们认为,Wilss对翻译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前两个研究领域的成果,因为他对第三个研究领域即应用翻译学“所作出的解释最少,却引发了最多的问题”。在这里,应指出的是,Wilss的理论是基于Chomsky对不同语言中的句法、语义和逻辑存在着共性这一观点,同时,Wilss还发展了Nida对文化因素的观点,认为文化因素不仅仅只包括那些影响最终译语文本的因素,而且还包括那些影响译者对最终译语文本作出决定的因素。

目前,国内译界已达成共识,认为Wilss的著作《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从客观上来说比较系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国内有学者曾指出,Wilss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过早地挂上学科招牌的做法有欠严谨,并认为Wilss对翻译学的学科性质等根本问题未能真正阐明。Wilss指出:“翻译科学既不是理论部分方面也不是普遍规律研究方面封闭的科学,而是一门认知性、阐释性和联想性的科学,它以灵活的方式处理话语问题,试图回答原文可译还是不可译以及原文和译文的效果是否等同的问题。”

Nida的《翻译科学探索》和Wilss的《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语言学派对翻译科学所作出的有益探索,我们应对此予以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科学已经完全建立。正如国内著名学者许钧所指出的,“翻译科学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就目前而言,‘翻译学’只能看作是不同途径、角度和方法的翻译理论研究的一种总称”。

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Nida和Wilss在进行译学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他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翻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性。在Nida的大部分著作中,仅有较少的关于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系统讨论,同样,Wilss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的前言中指出,该书是他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的产物,也就是说,书中带有翻译理论教科书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Wilss还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来清楚阐释翻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科性质。

二、Catford和Fedorov的译学构想

除Nida和Wilss对翻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性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外,语言学派其他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误解,这是由于他们过度强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而造成的,如,Catford在其代表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1965)中的第一章指出,“任何翻译理论都必须采用某种关于语言的理论,即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同时,“翻译理论是以语言之间的某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属于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此外,Fedorov在《翻译理论概要》 (1953)一书中指出,翻译理论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翻译问题只能在语言学领域内解决,因为任何体裁的作品的翻译都要借助于两种语言的对比。Catford和Fedorov的观点受到了国内译界的质疑和批评,如我国著名学者许钧和谭载喜坚持认为“翻译学应享有独立学科地位”。

翻译学可以是一门也应该成为一门从语言学中独立出来的科学和学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无庸置疑,就翻译研究中主要涉及的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而言,翻译研究具有显著的语言研究的性质,涉及的主要是语言问题, 由于翻译要涉及两种语言的对比,因此,翻译研究具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但如果仅仅出于这个缘由,就将翻译研究隶属于对比语言学之下,是一种片面的、站不住脚的看法,因为对比语言学主要是关注两种语言结构上存在哪些异同,是一种静态对比研究,然而,翻译研究是一种动态对比研究,它不仅仅关注语言结构上存在哪些异同,也关注为何存在这些异同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异同造成的语言障碍,使原文信息在译文语言中具有等同的价值和功能。因此,翻译研究者首先必须透过某种特定语言的表层结构,深入研究使这种特定语言具有特定价值的,主要包括文化在内的许多超语言因素,然后采用对比手段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寻找融合点,这样一来,翻译研究者必须求助于对比社会学、对比文化学,而远非单纯的对比语言学。

第二,翻译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符际翻译,即将信息从一种符号系统转换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如把言语变成手语、旗语、图像等。对于这类翻译的研究,必须广泛涉及超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现象,因此不可能将这类翻译研究笼统地算作语言学。

第三,翻译尤其是语际翻译是一个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复杂过程,不论是个人翻译,还是集体翻译,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都只能在译者的大脑里进行。如果我们赞同Chomsky的设想,即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操控说话人语言能力的“语言机制”,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存在于译者大脑中的“语言转换机制”呢?为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甚至人脑解剖学的相关研究,这样一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便结合到了翻译研究中来。

三、英语翻译的语言学方法

(一)意义取向方法

翻译与意义紧密相连。要想译好原文,必须正确理解原文的各种意义。

“翻译转换”是Catford于1965年撰写《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时所用的术语。Catford仿效了Firth和Halliday语言学模式,他感兴趣的是:翻译能够做什么和语言的工作方式是如何进行的。他把翻译转换的术语定义为“从原语到目标语的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背离”。

他把翻译转换分为两类:

1.层次转换:用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2.范畴转换: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脱离。Catford用解语境和理想化描述句子的方法解释了翻译转换的语言学定义,他在《翻译转换》中做了较为充分的阐述。

Catford率先将语言的理论成果引入翻译,使其摆脱了评点式、随感式和印象式的批评方法,他对翻译的定义、可译性的描述和等值转换规律的分析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推动了翻译研究朝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等值取向方法

翻译等值一直是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它就已经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60年代的人们开始更多地尝试对翻译进行系统的分析。新的争辩围绕某些关键的语言学问题,尤其是意义与等值的问题。Nida指出:“翻译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等值,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在形式和内容上侧重于信息本身。然而,动态对等是基于等值效应的原则。”

形式对等包括目标语代表原语的单词和短语最近似的等值。但两种语言之间不总是有形式对等。动态对等是基于Nida的“等效原则”,信息对接受者的语言学要求和文化的期望加以修饰,并且旨在强调表达的完全自然。

自然对等是Nida对翻译的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他把动态对等的目标定义为“原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接受者的取向方法认为,有必要对语法、词汇和文化关系进行归化,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然等值。 目标语不应受原语的干扰,原语信息背景的外来语应该减到最少。

Nida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他指出:等值效应是翻译的四个基本要求之一,一是理解,二是传达原语的精神与神态,三是有一种自然和容易的表达形式,四是产生一种相似的效应。Nida的动态对等也是一种等级概念。若要达到等效,意义对等必须优先于风格对等。他赞同把动态对等的应用看作是一种更有效的翻译过程。假若我们考虑他处理过的翻译现象的情景语境(如圣经翻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三)话语分析、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方法

翻译理论来自于语言学。它主要是语义学(话语分析)的一个方面,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和翻译理论有关。在实际翻译中,我们所需要翻译的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义结构。

20世纪80—90年代,人们发现话语分析的成果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来,这些研究着眼于揭示实际翻译中发生的事情,指出意义不是指在单词和语法范畴之内,而是通过跨越单词、短语、从句、句子和文本传递信息。首先,语言学与翻译语言学研究拓宽了分析范围,逐步从单词到句子向外转移。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单位的文本和一种体现文化价值的文本,与某种实践和概念的文化有着联系。其次,研究者认为,所有语言的使用被看作是一种媒介,语言学的研究更加强调翻译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

90年代的话语分析涉及语言的交际意义、社会和权力关系的方式以及翻译研究的声望。话语分析模式的最大影响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模式。可是,对翻译研究使用语域分析的是House (1981/1997) 。她不仅采用了Halliday的语域分析模式,而且系统地规定了原文与译文对比的基本标准。在她撰写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更倡导语义学和语用学方法。

语用意义的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译者要透彻理解作者的语用意义。Mona Baker (1992)指出:“语用翻译不仅要注意翻译的外延意义,而且也要注意在交际中使用话语的方式以及我们在话语中解释它们的方式。”她认为,语用翻译的各种表现要把相关的语言学概念应用到语际转换中去。

德国学者Albrecht Neubert和Gregory Shreve (1992)指出:“只有具有翻译语篇过程的经验理解,才能提高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翻译的篇章语言学方法试图解释和描述翻译,它没有规定翻译应该如何进行。也许它能帮助译者从语篇上意识翻译的策略,但没有告诉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应该做什么。”

(四)语料库方法

语料库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研究语言的语料库语言学家采用语言描述的经验方法。到了90年代,语料库语言学开始为翻译研究提供大量的分析方法。Baker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翻译的语料库。语料库的建立为解决翻译研究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翻译英语语料不仅能探索翻译的基本规律,分析译者的文体风格,而且还能够验证许多翻译理论家提出的假设。Baker描述了三类电子语料库,它们对翻译学者起着很大的作用,即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1.平行语料库:由语言的原创文本和相应的翻译文本组成。它也能为语言的翻译行为提供信息,最典型的应用范围包括译者培训、双语词典编撰和机器翻译等。

2.多语语料库:是根据类似的设计标准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惯例建立起来的两个或多个不同语言的单语种语料库。它能用于对比语言学的工作,包括双语词典编撰。

3.可比语料库:收集同种语言的两种不同的文本。一种文本包含某种语言产生的原文文本,另一种文本包括从其他语言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在三种语料库中,可比语料库揭示了翻译文本最固有的特征,通过涉及其他可比语料库的研究发现翻译活动的一些特殊规律。Baker概括了以下假设:谏文文本比翻译产生的译文文本要更加明确、清楚、语法更传统。Baker将语料库用于翻译研究,对翻译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很好的描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武器,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克服了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穆雷(2006)指出:“语料库就像一个显微镜,它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细微、更具体地去探究翻译这一复杂现象。”任何一个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的学者都必须对翻译传统领域有所涉猎,方能运用这一崭新的研究工具把翻译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四、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式的建立

(一)翻译过程的语言学描写方法

翻译语言学运用语义取向法、话语分析取向法、语用学取向法、语篇语言学取向法和语料库取向法等语言学方法描述翻译过程。Nida认为,翻译科学研究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比较。话语分析已发展成语言学的一支新兴学科,话语分析的成果(主位推进、衔接连贯、问题解决模式及宏观语篇结构)也逐步深入地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来。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流派,语篇分析在对翻译研究产生影响。例如,在具体的篇章中,存在由于语境制约而导致的所指义偏离、贬损义偏离、褒奖义偏离和情感义偏离。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用翻译理论也在不断成熟。维索尔伦的语境动态顺应论不仅可将翻译理论纳入一个连贯统一的框架,而且动态顺应也为拓宽翻译研究的发展空间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解决好了语料的代表性问题,语料库翻译研究才能更好地健康发展。

(二)翻译的语言学标准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规则)来衡量乙的做法。翻译的标准是语言学理论。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一致时,翻译是确定的,直译可达到“信”、“忠实”的标准;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不一致时,可采用翻译的一些软标准,如: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译文的普遍可接受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