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节目讲述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还经常向观众介绍许多动物为保存自己而不断演变和完善自己器官或肢体方面的知识。前几天,看到了海洋世界里有关鲍鱼的事情,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只知道鲍鱼好吃,还真不懂得它在成长过程中有那么多学问。比如说,一方面,鲍鱼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寻找食物,为此逐渐长出了吸盘之类的器官,而且进化得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鲍鱼为了防止其他生物的侵袭,又渐渐地改善着防卫系统,例如,不断加强外壳的坚硬度、提高可修复性等等。鲍鱼这么个弱小动物,正是通过不断修补自己的“软肋”,从而才得以生存下来。
毋庸讳言,在自然界所有能够存活和延续的物种,都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它们之所以生存下来,都是不停地完善和进化自己的结果,这是所有生命物都共同遵循的铁律。只有不断修补自己的“软肋”,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才能壮大自己,才能抵御外部力量的攻击,才能使自己得以生存。
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怎能外乎?本来,动物界与人类除了遵循着自然界同样的规律外,还有着许多根本的不同。人类是通过不断进化而演变成的最为高级的动物,不仅充满了永不满足的私欲,而且充满了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动物的机关算尽的智慧。还有一点致命的不同,动物的“软肋”多是器官、功能等方面的不足,是构成身体的“硬件”方面。而人的“软肋”更多的则是软性的,除了技术、能力等这些虽是软性但也近乎硬性的本领而外,其余更多的是心理、意识、观念和习惯上的东西,而这些方面恰恰全都是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性东西,人类在这方面存在着许多天然的不足,这些正所谓人的“软肋”。有些哪怕一处“软肋”,都能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比如,想像力不足、缺乏信念、观念陈旧、信心不足、不善选择、行动迟缓、缺少目标、客观支配主观、没有学习力等等,这些当中的哪怕一条,都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只要善于分析和总结每个人走过一段失败之路的教训,便可清晰地透视这个人的“软肋”。
顾名思义,“软肋”是自身不够完善的方面,是不堪冲击的地方,是一个人的弱势区域。经常修补它,不但能增强自身的功能和免疫力、抵御力,还能提高对外攻击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因“软肋”的存在,在彼此的竞争中,很有可能将弱势暴露在对手面前让其掌握,轻者影响取胜,重者影响发展甚至危及事业生命。一处“软肋”有可能导致整体合作的失败,一处“软肋”也许能削减你成功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在经营自己的实践中屡见不鲜。有的人努力一生终因一处缺陷而抵消了许多长处,造成一生失意,这样的教训不得不唤醒我们深思。这有点向木桶盛水的原理,决定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看这个木桶有多高,而是看桶壁上最低一个“短板”在什么位置。“短板”就是“软肋”,所以,不修补它,这个“短板”必将限制你的许多长处,最终使盛水量降低。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群体当中,其优点或强势不仅是相对的,同时也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绝对的缺点,也没有绝对的长处。毕竟,除天生不足外,某些缺点还是优点的过度延伸造成的,正如勇敢过度就变成了盲动,自信过度就变成了自负,冷静过度就变成了畏首畏尾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要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是“谁”,这往往是个最困难的问题。因为人们最不了解的人恰恰是自己,最不相信的人也正是自己。这一时期的相对优势,也有可能在下一时期就变成了劣势,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并不存在终身的优势,就如同再好的手机,一旦电池用完了,也就发挥不出什么功能了一样。人也是如此,再能干的人,如果不及时“充电”、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及时补充新的知识,也会像用完了电池的手机。即便是某个强项,若不刻意加强和保持,也会转化为弱项。因此,一个积极经营自己的人,应该务必懂得这个道理,主动且永不停顿地“修补”自己。既要保持住自身的已有优势一直处于领先,还要改正自己的弱势,不停地“充电”、不断地学习,及时了解成功资讯,不断实践成功秘笈,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趋于完善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瞄准我们的“软肋”,进而实现自我修补呢?一般地,可通过如下几个途径。
一是自然性修补。在创业过程中,迫于生存环境和“市场生态”的压力,强迫自己不断适应、自觉“进化”,改进自己不足的方面,以求得适应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变化。这是一个在主观意愿自觉调控下,一种不知不觉的自然修补过程,也是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自觉适应客观环境和被客观环境逐步改造的过程。
二是刻意性修补。通过阅读成功信息,了解、研究成功案例,分析并罗列出别人在同类项目中实现成功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然后对照检查自己,从中发现不足,准确找出差距,制订模仿、学习别人的目标计划,并强制自己实施。
三是系统性修补。每当自己遭遇一次失败,便及时、系统地分析失败或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并绘出因果关系图(鱼刺图),从中理出主次原因,找出干扰因素和症结所在,制订有针对性的排除或修正计划,逐项更改。
至此,你或许也能赞成任何人都应该积极修补自己的“软肋”这个观点了吧,想必也欲马上修补。然而,修补“软肋”谈何容易,有时,指出一个人的毛病都是一件很丢面子和痛苦的事。再者说,人们的“软肋”在哪里?这些“软肋”将给一个人带来什么影响?应怎样修补?等等这些,恐怕是你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不妨让我们通过对许多失败者的搜寻,来诊断一下几乎在绝大多数未成功人身上都存在的通病,扫描他们的“软肋”。
软肋之一:思想、观念陈旧
对于任何人来说,思想和观念都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行动及行为方式总是由思想和观念来支配的。佛经上说:“我们一切的表现,完全是思想的结果。”按照这个理解,思想具有决定命运和结局的力量。所以,只有设法改造和进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达到改变人们行动的目的。可以说,血肉之躯,大同小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说到底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计划使一个人得到改变,要先从思想观念开始。不同的人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人眼界开阔,有的人思维愚痴;有的人安于现状,有的人图谋发展;有的人迂腐守旧,有的人标新立异;有的人与时俱进,有的人固执己见;有的人极富开放的观念和主见,有的人固守落后和贫困的思想;有的人顺乎时代的发展,有的人抵触和看不惯新事物,等等。所有这些差别,是导致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思想观念上的改变,除不断学习更新外,还可通过了解成功者的个案信息,完全效仿或者借鉴成功人士的核心思想观念,以期复制出一种全新的想法和行为模式,达到为自己“洗脑”的目的。应该坚信,每一种科学而先进的思想,每一个成功的行为模式,只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加以贯彻,迟早都会梦想成真。
软肋之二:缺乏理想和信念
如果说理想是一个人奋斗所遵循的方向,那么信念则是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缺乏理想和信念不仅能使一个人丧失目标和斗志,而且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否定,是一个人对自身潜能的发掘所设定的最大限制,这是一个人的致命伤。有时,由于坚强信念的缺失或者误生出错误的信念,还会在自己的人生之旅中产生一个导致失败的“死结”,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很能帮助和启发人们证明建立信念的重要。研究者把一个装有几条鲦鱼的无底玻璃罐放入一个养着一条梭鱼的水箱中。这时梭鱼立刻向罐子里的鲦鱼发动攻击,每次进攻,梭鱼那敏感的鼻子都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经过几次惨痛的尝试,梭鱼终于放弃了捕获鲦鱼的念头。继而,研究者移走玻璃罐,让鲦鱼们在水箱中自由游荡,即使当它们游过梭鱼的鼻子底下时,梭鱼竟然完全忽视鲦鱼的存在,生怕自己再次受到创伤。就这样,由于长时间缺乏攻击的自信和念头,这条梭鱼终因不敢猎取食物而被活活饿死。
关于缺乏信念而导致的失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非洲热带森林,猎手们抓捕野生大象时先用金属圈套住它的腿,然后再用铁链子将其捆到榕树上,大象会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挣脱,但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它还是不能逃脱。几天挣扎无效并使自己惨遭创伤后,它的信念终于发生了改变,它意识到它的努力原来是徒劳的,最后它放弃了挣扎。从此,这头大象再也没有试图挣脱过。即使改用一条小绳和木桩,它也没有试着挣脱过。这是因为自救的信念全部丧失的缘故。
由此可见,信念对动物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那么不妨想想,缺乏理想和信念对于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又该如何呢?
软肋之三:人最怕不了解自己
如果有朋友问你:你是否了解自己?也许你觉得好笑。这不太简单了吗!我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敢说你不一定能够准确做出回答。因为对一个人来说,自己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目前的过度目标应如何订立?现在的行为方式能否满足这一需求?有多大把握?什么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等等这些,不见得人人都能把握得清楚具体。倘若真得能明确这几个“私人”问题,这个人一定不简单,那才是一个了不起的智者。因为只有这样的智者才有可能进一步追问自己:我应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方式需要具备何种条件?自己哪些具备?哪些不具备?不具备尚需整合哪些资源?或者说还需集聚哪些人才?学习更新哪些知识?从哪个方向去努力?……等等这些问题,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做出系统的考虑。况且,只有这种把握的人才有可能意识到,如果达不到或经过努力也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则必须经过修改与调整,重新确定方案直到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一个真正能想清楚上述问题的人,才算作是基本了解自己的人。按照这样的尺度衡量,可以说,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自己。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的“软肋”,又怎能期盼取得成功呢?因此,可以下这样一个定语,一个人假如一直这样不了解自己,始终不注意弄清楚这些问题,到头来,注定是自己哄自己。
软肋之四:问题出在目标
这大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干脆没有目标。一个人如果不善于给自己制定目标和方向,就不可能采取有效和有目的的行动。不难想像,一个连自己努力的目的都不清楚的人,又怎能谈得上成功呢?充其量其整天的忙碌只能是个盲人瞎马或无头的苍蝇;第二个方面是即使心目中有个目标,但比较笼统,缺乏具体化。当自己都感到目标朦胧时,又怎能谈得上可操作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呢?如果真是这样,建议你不妨把它写出来,写出来的事情与想出来的事情往往有一点不同,想出来的事情常常比较笼统,写出来的比较精确,更便于推敲,待确定后再把它写出来,切不可忽视白纸黑字的力量,这是生活中的一条经验。事实证明,当你能善于将目标制订得具体并把它写下来时,就能使目标可视化、直觉化,就易于形成自己的行动约束,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许多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实现他们的理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善于将自己的期望和理想具体化、直觉化。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具有按照成功的要求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的心里所思、行动所为始终围绕目标,因而最后取得了成功;第三个方面是动辄更改目标,这应该说是个坏习惯。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一步实践,对目标的必要修正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朝令夕改,朝秦暮楚,那样招致的行动必定是零散的、失效的,必将失去系统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软肋之五:行动力差
但凡一个人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当然指理性行动,都似乎不外乎两个目的,一个是追求满足,一个是避免或减小痛苦,当然这是在广义上的抽象概括。生活中的许多人命运得不到改善或达不到上述两个目的,其根本原因大多都可归结到行动力差上来。行动力差,就是优柔寡断、行动迟滞,遇事犹豫,懒于行动,或者是只说不动。当你属于这类人时,教给你一个简易方法来改变自己。首先,请你责问自己:第一,我为什么还不行动?第二,不行动能换来什么好处?第三,如果持续不行动长期会有什么坏处?第四,如果现在就行动以后会有什么好处?第五,那我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准备行动?等到你能想明白了这几个问题,且已经分明预料到再不行动可能出现的后果的时候,相信你定会毅然改变你的行动力。倘若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没改变,那证明你真的是不可救药了。
软肋之六:缺乏选择的能力
选择——是一个人拥有的最大自主权,它有时能胜过其他任何权利。选择的实质就是让自己支配自己,不要让他人牵了你的鼻子。一个人每做出一次选择,就是修正或否定过去,就是对现状的一次完善,就是新生活的开始,真可谓选择一步天地宽。一个人只有学会运用“选择”这个神圣的权力,才能不断战胜自己。无论在事业上、旅途中、生活里,你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选择,选择事业、选择环境、选择搭档、选择方式、选择机会……面对生活中每时每刻的选择,不知你是否已做好了准备。
第一,选择一定要聪明
当一位中国学生向他的西方同学讲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时,他的同学却暗自摇头,疑惑地问道:“宁愿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移走房前的大山,为什么不换个没有山挡路的地方重新建造一座房子呢?”其实,这个外国同学的疑问向我们发出了启示:勤奋固然可贵,但是,选择一定要聪明。的确,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已渐渐发现这样的事实:勤恳只是通向成功的要求,聪明而正确的选择才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在许多情况下,智慧的选择比勤劳勤恳更重要。当然,选择需要比较,选择需要权衡,选择需要取舍,选择需要信心,不断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努力。
第二,选择的作用很神奇
不信你可以尝试,每一次新的选择,都会为你展开一页新的人生。假如你做出了哪怕一个小小的选择,只要是聪明而智慧的,你也许会赢来一连串新方向、新行动、新机遇、新收获。只要你敢于选择,用足这个权力,好运就在等着你。
第三,用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优柔寡断、迟疑不决、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当身边的“两难”处境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你不妨作个明智的选择;当身边许多搁置已久的事处理无门,令你不知所措时,你不妨用选择作个了断吧。因为明天有许多事情将等待着你去做,没有时间瞻前顾后或一直沉溺于现状,请拿起“选择”这把快刀,斩断困扰你思绪的乱麻,你必定会发现,这将是何等的灵验。不仅让你摆脱了困扰,还能使你一身轻松、大获全胜。请相信,选择能改革一切。
软肋之七:想像力不足
生活中你也许有一个体会,人们希望实现的东西总是先在他们的想像中出现,然后,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变成现实。这其中绝不能抹杀想像力的功劳。岂不知,没有今天的想像,就没有明天的现实。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由于缺乏想像力。”想像力不足,对一个成功的追求者来说,也是一个“软肋”。因此,人人都应开启智慧之门,提高自己的想像力。有关心理训练方案向我们提示,一个人每天在早上起床前或在入睡前,至少应花10分钟做想像,因为,这两个时段是一个人24小时中发挥想像力的最好时间。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或者是否符合你,但是可以肯定,想像力是一个人的智慧和人生方案的增长极,长期坚持想像,定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软肋之八:客观主宰着自己
在很多曾经遭遇过失败的人身上,大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的事实,当他们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后,总是设法拉客观、找借口,不愿思考自身原因,习惯于替自己开脱和免责。当主、客观因素共同交织,产生某种错误的结果时,主观因素总是逃避,让客观因素替罪。在这种人身上,客观一直占据和影响着主观,主观成了客观的奴隶。当问题出现时,从不自责主观原因和检点自身,从来不对自己说不,而是一味强调客观原因,痛责客观条件,责备、抱怨他人的因素致使自己失败。在这种人的生活里,客观一直占据着主导,战胜着主观,并主宰着自己的行动。这种任凭客观因素支配着自己的人又怎能获得成功呢?
软肋之九:缺乏学习力
看过一篇文章中引用的资料,说一个日本人平均每年要读7本书,而中国人每年平均只读0.1本。然而,姑且不去讨论这个数字是否真实可信,但它从另外一个层面确实鞭策和启示了国人:要想赶上日本人的精明和强悍,必须励志学习,只有学习型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民族如此,个人亦然,不善学习的人绝对没有新知,不广泛阅读的人肯定缺乏资讯,一个不具备积极猎取知识愿望的人,注定是头脑一片空白的人,这样的人就不可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与人竞争。在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和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战胜竞争对手的惟一方法不是别的,而是设法比对手们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有道是,两者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强者胜;两强相遇智者胜;两智相遇先者胜。既然缺乏学习,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强者,更不可能变为智者,这就不能不算作是一种“软肋”了,存在这样“软肋”的人又怎能取胜呢?
对照与反思
□客观地说,每个人都身存不足,本文只是象征性地点出了一般人身上存在的“软肋”,仅仅是举例而已。但是,对于具体生活和工作中的你又该如何呢?这可能对不同认识的人来说都是个谜。但愿通过本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唤起理性的人们准确找到和自觉修补自身“软肋”的意识。
作者录语
孕育财富,要寻找零距离。
Gestate wealth and find zero distan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