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分析

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分析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言外之意。Austin的学生Searle修正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发展。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两种。Searle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_语言学与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旨在解释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语用翻译模式是一种等效翻译观,力求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在交际过程中,话语意思和实际意义相差甚远。译者力求使译文获得与原文等同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原文文本的语用用意,即言语行为理论中施为用意。

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 (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首次将语言研究从传统的句法研究层面分离开来。他从语言实际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的真正含义。言语行为理论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Austin首先区分了两大类话语:言有所述,即表述句;言有所为,即施为句。在后续研究中,他发现这两种分类不够成熟,也不够完善,并且缺乏能够区别这两类话语的语言特征。因此,Austin提出了其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

根据Austin的观点,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诸如陈述、请求、命令等行为,而并不仅仅是句子。说话者通过语句及语境实施言语行为,并在听话人那里产生出交际效果。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言外之意。Austin的学生Searle修正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发展。Searle在Austin的间接施为句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将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与言语行为紧密联系起来。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两种。他指出,要理解话语的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了其解字面意义,然后从字面意义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句子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一)二元论;表述句与施为句

真值条件语义学认为,句子只有包含正确或错误的命题才有意义。而Austin认为,很多句子不符合真值条件但仍有意义,而且传达了超出字面意义的意思。比如“祝贺你!”,这句话用来表达祝贺的意义时,不存在对与错的命题。基于此,Austin提出了表述句和施为句的概念。

1.表述句

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判断句子的真假。一般说来,表述句是用来陈述、报道或描述一事件/事物的。

例句1:

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句2:

He plays basketball every Sunday.

例句1中的话语是对一事件/事物的描述;例句2是对一事件/事物的报道。两话语各自表达了一个或真或假的命题。换言之,不管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真还是假,它们所表达的命题是正确的。

2.施为句

施为句目的在于以言行事,表达重点不在判断句子真假。施为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含有施为动词(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例如:

例句1:

I promise I'll pay you in five days.

例句2:

I'll pay you in five days.

例句1和例句2均属“承诺”句。这两句话的不同点在于:例句1通过施为动词promise(保证、承诺)而实施了显性承诺;而例句2却在缺少显性施为动词的情况下实施了“隐性承诺”。

显性施为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主语是说话者;②谓语用一般现在时第一人称单数;③说话过程非言语行为的实施;④句子为肯定句式。

隐性施为句中以上特征不明显,但可以通过添加显性特征内容加以验证。如:“学院成立庆典现在正式开始!”通过添加显性施为动词,可以转化为显性施为句:“我(宣布)学院成立庆典现在正式开始!”一般说来,显性与隐性施为句所实施的行为和效果是相同的。

尽管“二元论”改变了把真值理论看作是语言理解的中心的传统观点,但Austin很快就意识到了“二元论”分法的缺点与限制。比如,I'm a student所传达的意思与显性施为句I state that I'm a student是相同的。换言之,话语I'm a student也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即陈述的言语行为。因此,Austin修正了这一理论,把表述句也看成是施为句的一种。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三分法

Austin的二元论,即表述句与施为句区分本身的不严格以及他个人兴趣的扩展,很难坚持“施事话语”和“表述话语”之间的严格区分,转而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成事行为。以言指事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以言行事行为指“说话”时实际实施的行为;以言成事行为则指“说话”所产生的后果或取得的效果。换言之,说话人通过言语的表达,流露出真实的交际意图,一旦其真实意图被领会,就可能会带来某种变化或效果、影响等。

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多句话,来执行一个或多个行为,比如陈述、道歉、命令、建议、提问、祝贺等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所以,Austin认为,说话人在说任何一句话的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以言指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成事行为。例如:

我保证星期天带你去动物园。

例句中,说话人发出“我保证星期天带你去动物园”这一语音行为本身就是以言指事行为。以言指事本身并不构成言语交际,而是在实施以言指事行为的同时,还包含了以言行事行为,即许下了一个诺言“保证”,甚至是以言成事行为,因为听话人相信说话人会兑现诺言(实施了以言成事行为),导致话语交际活动成功。

(三)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中,出于礼貌考虑间接执行请求、拒绝或抱怨等功能的言语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Searle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它可以分为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

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即一个言外之力的实施间接地通过另一个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实现。间接言语行为常被用来传递请求、拒绝、不满等在本质上与礼貌原则相斥的信息。Searle将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而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两类:规约性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话语的“字面意义”作一般性的推论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根据话语的语法形式,人们常规性的思维习惯等,可以立即推断出来该话语所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

例句1:

Could you turn off the radio?

不同的语境下,对例句1中的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话人需要集中精力做某事情,收音机的声音就会使之分散精力,这种情况下,说话人的意图很明显是发出一个间接的请求或命令,从而实施间接语言行为。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不稳定。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需要依靠说话双方共有的背景和语境信息来推断。因此,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也常称为推理性言语行为。请看下例某电视剧台词:

例句2:

If that's my sister, I would like to speak to her.

例句2的背景是电话铃响了,说话人只愿意与姐姐通话,但并没有直接说出不愿意与其他人说话。听话人经过推理,明白了说话人的意思,接了电话,使说话人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得以实施。

交际者无论在口头或书面语中都至少有一个或以上的目的。Verschueren(1999)指出,语言使用就是不停地进行语言选择,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者必须在语言各个层面进行选择。无疑,间接言语行为是交际者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及心理动机所进行的选择。言语交际中,由于双方的共有信息不足或语境含糊,有可能引起说话人的间接用意与听话人的理解不一致。有时还会因说话人双方社会地位、身份差异、礼貌、尊敬等缘故,导致理解上的不一致。因而,交际双方需要具有共同的背景信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听话人理解话语时,需要对话语做出合理的推断,致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翻译中的言语行为

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有极大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善于理解言外之意,传达原作/说话人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以言指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成事行为等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言指事行为与翻译

以言指事行为是指信息的发出者根据其交际的目的,将词组成句,并按照其语言的习惯用正确的语调说出来。以言指事行为所表达的是字面或表层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句的层面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表达,如:计算机→computer;杂志→magazine;我很高兴→I'm happy等。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语音系统差别很大的语言体系,因此无法寻求到可以相互替代的等值条件。英国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的语音修辞手法“头韵法” (alliteration) ,汉译时很难取得等同的语音效果。例如:

例句1:

Pride and Prejudice

译文:《傲慢与偏见》

例句2:

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

译文:西边海上的风啊,

   你多么轻柔,多么安详…

例句3: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译文:和风吹荡,水花飞溅,

   船儿破浪前行,

   闯入那沉寂的海洋领域,

   我们是第一群人。

例句1中以P为首写字母的2个词Pride和Prejudice,例2中分别以S、 L、 W为首写字母的3对词Sweet和sweet、 low和low、 Wind和western,例句3中第一、二行以f、b为首写字母的8个词fair、 breeze、 blew、 foam、 flew、 furrow、 followed、 free等重复出现开头字母相同的单词,就是“头韵法”的具体运用,简明生动,能够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平衡节奏、宣泄感情的作用,具有强烈的音觉效果。对比之下,三个例句的译文均无法译出这种“头韵”的效果,因为汉语不具备词首同形、同音的外部条件,即便某些汉字会单个声母重复,也无较强的节奏性。此外,英语还有尾韵(end-rhyme) ,也就是词尾辅音的重叠。在汉语中也很难使之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中国语言文化颇具“叠字”和四字成语特色,而英语里就少见这一类型。虽然英语为了加强语气,也会将某一个被重复的词用and连在一起。譬如again and again、 by and by,但在修辞效果上远不及汉语的叠字及成语灵活多变,朗朗上口。对叠字的处理,译者也只能取其一半,或索性弃其外形,取其内层涵义。

例句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How hard is it/To keep me fit/In this lingering cold! ...

译文二: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例句4原文摘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此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的运用,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极具艺术感染力。许渊冲的译文尽管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义,但原文叠字的文字之美、声音之美却在译文中有所丢失。林语堂则运用了头韵法,力图取得最大程度的音效之美。虽然其刻意雕琢的文字,达到头韵效果,但读起来却有些呆板、单调,节奏不够流畅自然,原文的意境与美感也未能表达出来。换言之,在较难达到完全等值的情况下,两种类型译文可任选一种,只要将原文意图表达出来即可。

英汉语中经常会出现“双关”现象。不论是何种类型,双关语表达的至少是两重意思。译者如果通过变通,或对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调整,或兼之以情境内容的改变,或兼之以稍显牵强的措辞,以不同的双关语翻译或改译双关语,尽可能求得神似。虽然“得意”而变形,但与原文基本上“功能对等”,也仍不失为上策,但前提是不能破坏原文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例句5:

“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 said the mouse, turning to Alice, and sighing.

译文:那老鼠对着爱丽丝叹了口气道:“唉!我的历史说来可真是又长又苦又委屈呀!”

例句5的原文中,tale是双关语,汉语中没有与之完全吻合的表达方法。而译者抛开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另辟蹊径,采用“委屈”这一谐音词,将原文之神韵保存了下来。

对话语的以言指事行为的翻译,要求译者必须考虑如何同时达到“音”(或形)和“义”(字面意义)的完美结合等。可见,两种语言的文字语音和外形的差异,使得源语和目的语信息量是相对等值的,这种等值也就是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等值。

(二)以言行事行为与翻译

翻译中根据语境辨认原文的以言行事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面意义往往不是原作者的真正用意。这就要求译者学会识别和区分以言指事行为和以言行事行为。交际中的话语一方面表达了其字面意义,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其所隐含的意义,即该话语所表达的以言行事行为。因此,译者需在充分理解原文所表达的以言行事行为的基础上,使其在译文中也能表达同样的效果。

例句1:

The Flower Girl: Will ye-oo py me f them? (Will you pay me for them?)

The daughter: Do nothing of the sort. The idea !

译文:

卖花女:你肯给钱吗?(你肯替他付钱吗?)

女儿:妈,一个子儿也别给,她想得倒美!

例句1是Bernard Shaw ( 《卖花女》)中的一个对话。其语境是:卖花女因其花被踢倒在泥里,要弗莱迪的母亲为儿子踢掉的花付钱。女儿的话隐含了她对卖花女的蔑视与傲慢。例句1中的译文“她想得倒美”似乎很简单,但译者的译文把原文意图传达的“拒绝”行为传神地奉献给读者,正是结合了具体语境,准确地理解了原著的用意。

例句2:

Banks and securities firms are toughening rules that give them power to seize pay from employees whose bets or other actions blow up later.But they still mightn't be tough enough.

译文:银行和证券公司均在收紧内部管理规定。根据新规,一旦某些投资或操作出现了问题, 当时操作人获得的薪酬可能要被追回。不过,其力度可能不够大。

此原文话语是对“华尔街收紧薪酬收回规定”的相关报道。原文首先报道银行和证券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报道具体的内容,最后做出评论。原文话语中的两个句子都是陈述句,但在这被陈述的事实背后,却实施了“警示”的言语行为,提醒这两类机构的相关人员谨慎操作,以免承受较大的损失。译文通过使用“根据”、“一旦”、“当时”、“不过”等话语标记语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的同时,也将原文意图表达的以言行事行为(警示)表达了出来。

例句3:

There were long lines outside Digicel cellphone stores, as Haitians looked to charge phones, purchase phones or transfer old phone numbers to new phones to replace damaged ones.

译文:Digicel手机商店外排起了长队。海地人开始为手机充钱、购买手机或把损坏的手机里的旧号码转到新手机。

例句3中的原文话语源自《各国领袖筹划海地重建当地经济现出生机》一文。文中报道美国将于2010年3月初在联合国总部主持国际会议,为重建海地筹集资金。海地自2010年1月12日受到地震的摧毁, 目前海地经济已经慢慢开始有了生机。同例句2一样,此话语就是对海地现状的如实报道,向大众传递了可以使人们恢复重建信心的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强调意义对等,再现原文话语的内涵意义。英汉两种语言文字都具有丰富的词义,且英语词汇富有词性变化灵活的特点,除了部分词语如专有名词、科技术语等之外,绝对等意的词为数很少。如何在许多不同的词义里选出最贴近的词义,这是正确理解源语的很重要的环节。翻译时,译者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词汇的搭配,准确辨析其词义所表达的隐含意义,而不能仅从文字的表层来理解。

(三)以言成事行为与翻译

以言成事行为指在以言行事行为实施后,在读者或听众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读原作,对于其中人物或所描述事件产生种种感受:愉悦、愤怒、受到启发甚至深入思考,这都是源语作者希望通过其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即作品的以言成事行为,也就是作者力图实现的效果。

由于认知环境及语言文化的不同,译者不可能完全使原文在源语文化语境中能够产生的效果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意图,译者应能使其译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接近或类似于原作给源语读者所带来的影响和感受。即使是文化负荷偏重的原文,译者通过周全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订适当的翻译策略,也能在译文中准确有效地传达原文文化语境意图传达的信息。

例句1: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

译文一:… The courtyard was silent as she entered it. Not a bird's chirp was to be heard.

译文二:… To her surprise, his courtyard was utterly quiet.

读完例句1中的原文,读者马上就会领悟到“宝钗步入了一个十分安静的院子中”。译文一为了取得字面意义的等同效果,或使该译文的以言成事行为得以实施,把“鸦雀无闻”直译为:Not a bird's chirp was to be heard其意思是听不到鸟儿的叫声;译文二却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his courtyard was utterly quiet其意思是:院中一片寂静。“鸦雀无闻”是汉语中的一个四字成语,意为“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译文二既译出了原文的意思,又译出了原文的“意象”,实现了语用语言对等,而译文一只译出了原文的意思。由此可见翻译中根据语境辨认原文的暗含用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面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不是原作真正的用意。因此,对原文的以言成事的“取效性”言语行为需要仔细推敲,以便更好地将其表达出来。

例句2:

广州社会科学研究会的调研员指出:“人均GDP的重大突破表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广州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发达城市。”

译文: “The breakthrough in GDP per capita indicates that Guangzhou has become China's first developed city by World Bank standards. ” said a research with 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对于例句2中原文所表达信息的相信与否就是此话语的“以言成事行为”的实现。要相信一件事一定要有根据,不能盲目地相信。此话语中,说话人为了取得使人“相信”广州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发达城市”的效果,使用了“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众所周知,“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机构,其公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用权威性的数据具有说服力,容易使人相信。

例句3:

租赁期间,非本合同规定的情况,乙方中途擅自退租的, 甲方可没收乙方的押金,押金不足抵付甲方损失的, 乙方还应负责赔偿。

译文:During the contract Term, wherein Party B breaches this contract and rescinds the contract unilaterally, Party A may confiscate party B's deposit in case the deposit is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the losses suffered by Party A. Party B should pay additional compensation to Party A.

对于法律文书的翻译,译者应该注重此类话语的“生效性”,即此类话语一旦被说/写出,在双方认同或默认的情况下即刻生效。例句3中的原文话语是租赁合同中的一个条款,该话语中的信息是对甲方有利的,乙方可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判断来决定是否接受此条款,从而使该话语的以言成事行为得以实施。译文较好地将这一行为表达出来,译文中的breaches、 rescinds、 unilaterally、 confiscate、 compensation等分别将原文中该条款的关键性词语所表达的意图再现出来,以在读者/听话人身上产生影响。译文中的unilaterally间接地把“非本合同规定的情况”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凸显了合同的“双方性”的重要性,即单方毁约,毁约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三分说实质阐明了等值翻译要在这三者之间协调进行。这里存在一个如何把握三者之间的“度”的问题。为实现意义等值,译者往往不能两面兼顾,要么弃形式保留意义,或者取其意义而放弃形式。必须指出的是,言语行为被分为三种,并非意味着这三种,行为是单独实施的,事实上,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同时实施了这三种行为。

(四)间接言语行为与翻译

言语交际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的。这是因为同一个句子在不同语境下,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如疑问句常常被用来表示建议、警告等。这种间接言语行为的发生是话语的字面意义隐含另一种意义。面对这样的话语,译者就必须充分利用语境来理解此话语,并判断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且把该话语间接实施的真正言语行为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从而实现译文的语用语言等效。

例句1:

A: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in Panama?

B: I'm not really in the mood.

译文:

A:你到底来巴拿马干什么?

B:我真的没有心情。

从字面上来看,此例中的说话人B的回答显然不是说话人A所期待的。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理解此话语表明说话人B不愿意回答,因为其“没有心情”来谈论此事。在翻译时,译者也只需根据原文的字面意义翻译出来,因为目的语读者/听话人也可以根据语境,推导出说话人的“拒绝”言语行为。

例句2:

Listen, if I don't see pictures of LJ and Sara by 2: 30 this afternoon, I am not going anywhere.

译文:听着,如果我在今天下午2∶ 30之前还看不到LJ和Sara的照片,我哪里都不会去。

此例中,从原文话语的字面意义上来看,该话语表达的是一个“拒绝”的言语行为,即说话人如果看不到照片,就“不会去其被要求去的地方( I am not going anywhere) ”。但此话语因为使用了另外一个词listen,所以,它同时还表达了“警告”的言语行为。译文话语基本译出了原文的话语意图。译者也是通过使用“听着”,加上一个条件句把原文话语意图表达的“警告”的言语行为翻译出来。口译时,译者还可以通过使用表达“警告”的语调将这些言语行为表达出来。

例句3:

Now if you don't tell me what you saw, there will be consequences.

译文:你如果现在不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会有你好看的。

例句3中的话语表明,在一定的语境下,话语中某些词(如此例中的consequence)的使用就可以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翻译时,译者应该注意该词所表达的字面意义以外的意思。如果将此话语直译成:“现在,如果你不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将会有一些后果的。”首先,从语气上来看,这样的译文话语对听话人不构成“警告”或“威胁”;其次,“后果”指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而这种结果可轻、可重;再者“一些结果”的语气就更弱了,不足以构成“警告”、“威胁”等。所以,将此话语的主句译成“会有你好看的”,符合源语的意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词、同一个语言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如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并非总是用来表达“疑问”、“命令”、“陈述或断言”等常规性的言语行为。这说明话语在实施常规性言语行为的同时,也实施了间接的言语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