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亚大陆西端的欧盟的建立相呼应,在欧亚大陆东端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在冷战结束以后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并促进了东亚地区主义的成长。不过,与西欧地区主义相比,它依然处于初始阶段。
1.东盟的发展
东盟成立于1967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冷战的产物。尽管五个发起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历史和政治倾向不同,与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也不一样,但是它们建立这一组织的基本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致的,即希望藉此在东西方对抗中推行中立主义与不结盟主义,在美苏之间实行均势政策。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东盟毕竟受到了超级大国的限制,其预想的作用并未能够得到实现。冷战的结束为东盟消除了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并且提供了新的动力。作为一个地区组织,它在冷战后的最初十年中迅速发展起来,在促进成员国之间以及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一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实施大东盟计划,扩大了成员国的范围。从东盟成立到冷战结束的20多年间,东盟只在1984年吸收了太平洋岛国文莱为新的成员。然而,冷战结束以后不久,1994年7月,东盟在曼谷举行的外长会议原则同意,将吸纳越南作为第七个成员国,从而迈开了扩大东盟的第一步。外长们认为,东盟对印支国家开放乃是必然趋势,东盟的目标应该是到20世纪末成为“包括现在东盟六国、三个印支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十国共同体’”。[84]这清楚显示,东盟为自己确定了涵盖整个东南亚的计划。在此后的几年中,越南(1995)、缅甸和老挝(1997)、柬埔寨(1999)先后加入了东盟,使其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地区组织,人口超过5亿,面积达到450万平方公里。
其次是东盟为自己确定了成为一个全面的共同体的目标。1994年5月,来自东盟六国以及越、老、柬、缅的官员和专家在马尼拉举行会议。他们通过的《建立东南亚十国共同体设想的声明》宣称,要在东南亚“建立一个较为强大和更加具有内聚力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该在21世纪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实体”。[85]也就是说,这一共同体将不是单纯经济性质的,而是要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1997年12月,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的《东盟展望:2020年》明确地提出,那时东盟将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共同体。
再次是东盟努力加深经济合作程度,建立自由贸易区。当东盟的远景规划是成为一个全面的共同体时,它的近期目标则是建成自由贸易区。20世纪90年代初起,东盟就开始了这一方面的努力。1992年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正式批准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决定在从次年开始的15年中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东盟各国的经济部长还签署了为实现自由贸易区计划铺路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据此协定,东盟国家将在从1993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中减少地区内的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以增加东盟作为一个生产基地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1994年9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将从15年缩短为10年,即在2003年1月1日以前对东盟内部贸易征收的关税必须降低到5%以下;原来未列入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未加工农产品也应被包括其中。1998年在河内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再次决定提前一年完成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越南、老挝和缅甸适当推迟)。
最后,除了改善各成员国的经济以外,东盟还致力于该地区的稳定与和平。1995年12月,东盟七国、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首脑在曼谷签署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宣布禁止在东南亚地区生产、试验、使用和拥有核武器,并谋求美、英、法、俄、中五个核大国联合签署该条约。该条约在1997年3月底生效,当时除了一个国家以外所有成员国都批准了该条约。2001年,菲律宾也完成了批准手续。东盟还积极扩大与东北亚国家以及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对话,推动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
2.东盟地区论坛与“10+3”等对话机制的建立
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为东盟国家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提升东盟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东盟与有关国家一起发展了东盟地区论坛,以及“10+3”、“10+1”等对话机制。
冷战期间东盟主要是通过成为一种独立于东西方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来谋求自身的安全。冷战后,东盟则试图在大国中间发挥一种有助于地区稳定的桥梁作用,以促进各成员国的安全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为此,1993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特别安排了东盟成员国与中、日、韩、美、俄、澳大利亚、欧盟等共18方外长的会晤,即所谓的“非正式晚宴”。会上各方同意建立东盟地区论坛(ARF),以此作为亚太地区的官方多边对话机制,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
1994年7月,由上述18个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外长或高官参加的首次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在曼谷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以及实现该地区的政治和安全合作的问题。1995年8月,在文莱首都召开的第二届论坛会议上,各国外长们就论坛三个大的阶段的基本目标达成了一致,即“促进建立信任的措施,发展预防性外交和制定对付冲突的方式方法”。[86]会议还讨论了核武器、南中国海、朝鲜半岛、柬埔寨等问题。围绕第一阶段的目标,论坛努力通过对话和协商增强成员国相互之间的信任。到2000年时,东盟地区论坛已经连续举行了七届外长会议,成员国也增加到了22个。
除了东盟地区论坛外,东盟还和东北亚的三个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发展了特殊的“10+3”、“10+1”对话机制,发展东亚合作和促进东亚安全。
1990年,马来西亚即建议成立一个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由东盟各成员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组成。但是,由于美国和日本的阻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1995年12月东盟曼谷首脑会议又提出了与中、日、韩三国举行峰会的设想。一年以后,日本表示了单独与东盟举行定期首脑会晤的要求。东盟对此提议态度谨慎,表示希望同时邀请中国和韩国参加。经过东盟的努力,1997年12月,东盟九国的首脑于吉隆坡同中、日、韩三国首脑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即东亚首脑非正式会晤或“9+3”对话。这次会晤取得了两个具体成果,一是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确定了原则和目标,二是为促进东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制定了具体措施。在1999年柬埔寨加入东盟以后,“9+3”也就变成了“10+3”对话机制。除了首脑会议外,这一对话机制还包括外长会议、财长会议等。例如,为增强地区金融稳定,“10+3”财长会议于2000年5月在泰国达成“清迈倡议”。根据这一倡议,相关国家可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资金。这样,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从而增强了东亚地区金融稳定的基础,而缺乏这种稳定性正是导致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10+3”对话机制平行并补充了这一机制的是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分别举行的会晤,即三个“10+1”(最初是“9+1”)对话机制。它们在促进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复习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民主和平论 2.北约东扩
3.超越遏制 4.科索沃战争
5.海地的动乱 6.海湾战争
7.地区主义 8.东盟地区论坛
9.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支柱
10.美苏(俄)减少战略核力量谈判(START)
二、探索与思考
1.如何理解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提出“世界新秩序”的背景、内涵?
2.如何理解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提出的“超越遏制”政策?
3.如何理解冷战结束以后的最初十年美俄关系的变化?
4.如何理解原南斯拉夫发生内战的原因?
5.如何理解20世纪90年代非洲频繁出现动荡和冲突的原因?
6.如何理解欧盟建立的背景以及在冷战后最初十年的发展?
7.如何理解东盟在促进东亚的和平与合作方面的作用?
8.如何理解冷战结束前后国际体系的变化?
9.如何理解冷战的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注释】
[1]“Address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http://millercenter.org/president/speeches/detail/342>.
[2]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August 1991,p.v.
[3]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March 1990,p.5.
[4]Ibid.,August 1991,p.v.
[5]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pp.i-ii.
[6]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May 1997,p.ii.
[7]Ibid.,December 1999,p.iv.
[8]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August 1991,pp.9-10.
[9]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February 1995,p.ii.
[10]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March 1990,pp.6-7.
[11]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Global Age,December 2000,p.2.
[12]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August 1991,pp.6-7.
[13]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pp.6-7、10、13、24.
[1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2》,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版,第394、396、400页。
[15]同上书,第287—289页。
[1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216—217页。
[1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296页。
[1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页。
[1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8—384页。
[2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2》,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版,第287页。
[21]同上书,第286页。
[22]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2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2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页。
[2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26]“Final Communiquissued at the Ministerial Meeting of the North Atlantic Council at NATO Headquarters,Brussels”,<http://www.nato.int/cps/en/SID-89FAA9F6-44716C97/natolive/official_texts_24430.htm>.
[27]宫少朋等:《冷战后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
[2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29]2004年,北约又吸收了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7国,使得成员国的数目达到26个。2009年4月,北约再次扩大,吸收了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从而有了28个成员国。
[30]“Commencement Address at Texas A&M University(May 12,1989)”,<http://millercenter.org/president/speeches/detail/3421>.
[31]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March 1990,pp.v、9-10.
[32]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109页。
[33]宫少朋等:《冷战后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34]同上书,第67页。
[35]宫少朋等:《冷战后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3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2》,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版,第169—170页。
[37]“Remarks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to the Former U.S.S.R.”,<http://bushlibrary.tamu.edu/research/public_papers.php?id=3864&year=1992&month=01>.
[38]“The Presidents News Conference With President Boris Yeltsin of Russia”,<http://bushlibrary.tamu.edu/research/public_papers.php?id=4443&year=1992&month=6>.
[39]刘华秋:《军备控制与裁军手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40]同上书,第136页。但是,由于科索沃战争等原因,两国迟迟未曾就此条约交换批准文件。所以,在法律上它并未真正生效。而且,2002年6月14日,即在小布什政府宣布美国退出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ABM条约)的决定生效的次日,俄也宣布它不再接受STARTⅡ的约束。
[41]“美俄战术核武器报告”,<http://www.wumii.com/item/EGbDx40E>。
[42]刘华秋:《军备控制与裁军手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43]同上书,第305页。
[4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1》,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版,第49页。
[4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2》,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版,第176页。
[46]“Address to the Nation on the Suspension of Allied Offensive Combat Operations in the Persian Gulf”,<http://bushlibrary.tamu.edu/research/public_papers.php?id=2746&year=1991&month=2>.
[47]按照1992年4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最后报告,海湾战争的费用为610亿美元,但是其中的540亿美元由其他盟国贡献(海湾国家承担了360亿,日本和德国承担了180亿)。“How much did the Gulf War cost the US”,<http://people.psych.cornell.edu/~fhoran/gulf/GW_cost/GW_payments.html>。
[48]Bobo Ro,Russian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Soviet Era,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pp.13-14.
[4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50]“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9/30/content_581524.htm>。
[51]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4》,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4年版,第353页。
[52]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5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360、363页。
[5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90页。
[5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页。
[56]“第1199(1998)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8/s1199.htm>。
[5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58]“第1244(1999)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9/s1244.htm>。
[5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6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166页。
[61]“第794(1992)号决议”,<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RES/794(1992)>。
[62]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页。
[6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4》,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4年版,第172页。
[64]“第917(1994)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4/s917.htm>。
[65]“第940(1994)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4/s940.htm>。
[6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67]“U.S.Responds With Penalties,Persuasion”by Dan Balz and William Drozdiak,<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inatl/longterm/southasia>.
[68]“Transcript:Clinton,Kohl Statements in Potsdam May 13,1998”,<http://www.usembassy-israel.org.il/publish/press/whouse/archiv...>.
[69]“第1172(1998)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8/s1172.htm>。但是,此后不久克林顿政府就缓解了对印度的制裁。
[7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4—355页。
[71]“第687(1991)号决议”,<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RES/687(1991)>。
[72]宫少朋等:《冷战后国际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73]“第1134(1997)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7/s1134.htm>。
[74]“第1137(1997)号决议”,<http://www.un.org/zh/sc/documents/resolutions/97/s1137.htm>。
[7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356页。
[76]“Treaty of European Union”,<http://eur-lex.europa.eu/en/treaties/dat/11992M/htm/11992M.html#0001000001>.
[77]Kenneth N.Waltz,“Structural Realism and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5,No.1(Summer 2000),p.23.
[78]Gilles Andreani,Christoph Bertrm &Charles Grant,Europeans Military Revolution,London: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2001,p.21.
[79]Sir William Nicoll &Trevor C.Salmon,Understanding the European Union,London:Longman,2001,pp.381-382.
[80]欧洲军团由法国和德国在1992年发起成立,后来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也分别参加。其部队包括法德混合旅、德国机械化师、法国装甲师、西班牙机械化师等,总兵力约5万人。
[81]Sir William Nicoll &Trevor C.Salmon,Understanding the European Union,London:Longman,2001,p.383.
[82]Gilles Andreani,Christoph Bertrm &Charles Grant,Europeans Military Revolution,London: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2001,p.23.
[83]Gilles Andreani,Christoph Bertrm &Charles Grant,Europeans Military Revolution,London: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2001,p.23.
[8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85]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8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