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环境、人口、传染疾病、毒品、计算机犯罪、恐怖主义等非军事性质的问题可能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在后冷战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各国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同时也是因为军事性质的安全威胁的相对缓解,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各国以及整个人类的威胁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1.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威胁不同,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
首先,这种威胁是国际性的。具体地说,第一,它们并非是来自某个特定国家(尽管某些国家可能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同许多国家有关,同各种跨国家或次国家的渠道有关。第二,非传统安全威胁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性和世界性的。第三,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加上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够迅速传播和扩散,因此它们超越了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反应能力,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合力应对。
其次,非传统安全威胁通常是非军事性质的,或者主要是非军事性质的,但是同样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确实,有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袭击或毒品贩运)可能会涉及武力的使用,但是绝大多数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却并非如此(如传染性疾病和计算机犯罪),尽管它们造成的灾难可能不亚于一场一定规模的战争。
最后,非传统安全威胁还经常引起或加剧国际冲突,甚至导致暴力冲突和战争,削弱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和平。这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产生、后果以及应对成本等几个因素以及对于这些因素的看法有关。第一,尽管非传统安全威胁并非由国际社会的主要角色——国家——主动造成,但是各个国家对于这些威胁的形成或发展具有的责任依然是不相同的,并且往往容易强调他国的责任,推卸或忽视本国的责任。第二,尽管非传统安全威胁会危害到整个人类(无论他们的国籍如何),但是许多国家还是力图通过利己主义的政策减轻本国受到的损害,而不顾及他国。第三,虽然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但是在分担成本的问题上,各国之间很容易出现分歧。
2.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产生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人类历史表明,现代化的进程实际是以能源作为动力,与人类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步进行的;同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煤、石油、核能的广泛使用以及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的便利和快捷,不仅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与此同时,现代化科学技术也确实具有它的负面效应。这种效应或者是由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直接造成的,或者是由于人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错误使用而间接造成的。
所谓直接造成的负面效应是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必然引起的问题。如果人类处置得当,它们可以得到限制与缓和,但却不能因此完全避免。首先是煤、石油、森林这样一些宝贵资源的日益枯竭。石油和煤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人类消费的急剧增加导致它们的日益减少。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是可再生的,但是其再生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被消耗的速度。其次是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的破坏。第一是温室效应问题,即主要是由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所造成的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导致地球气温持续上升,从而既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第二是臭氧层变薄问题。在大气层的10—50公里高度的区域形成的臭氧层在保护地球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但是,空调、电冰箱使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即氟利昂)以及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等,含有大量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破坏了臭氧层,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皮肤癌、眼科疾病的明显增加。第三是水资源危机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工业发展迅速,人口急剧上升,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又蚕食了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这样,一方面是用水的短缺和腹泻等与不洁用水有关的疾病的流行,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此外,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对水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引发了国际和国内冲突。第四是沙漠化问题。沙漠化是一种环境退化现象,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近年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它既可能是因干燥带移动这一天灾所造成,也可能是由对土地的过分和不恰当的使用这一人祸所引起,而后者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沙漠化不仅使得可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土地生产能力退化,而且导致气候干燥、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最后是传染性疾病的迅速传播问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一份报告,新型传染病正以每年一至两种的“惊人速度”出现,而治愈难度也越来越大。[76]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原因,包括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迅速、环境恶化、滥用抗微生物制剂等。但是,正如该报告所指出的,当今世界人口的快速流动和紧密的相互关联也为传染病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大量机会。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蔓延都是一些典型的例证。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可能是间接造成的,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不当使用或者错误使用的结果。
首先,它与核能的使用有关。核能又称原子能,可以极大地造福于人类。当人们担心石油和煤很快会被用尽时,核能无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替代能源。而且,核能要比煤和汽油都“干净”。为生产同一单位的电力,使用核燃料的整个过程(从开采铀矿到乏燃料的管理)造成的碳排放仅为使用石油的整个过程的2%—6%。[77]但是,不幸的是,人类首先是将核能用于制造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方面是美苏之间的核武器竞争越演越热,另一方面是跨越了核门槛的国家越来越多,增加了发生核战争乃至核事故的可能性,对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与此同时,和平利用核能设施一旦出现事故,也会对环境造成重要破坏。1986年4月在苏联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约合29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在核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严重辐射先后被送入医院抢救。[78]
其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间接负面效应与20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有关。计算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手段,与通讯卫星、光导纤维、互联网等结合在一起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但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同样也可以为一些人用于错误甚至犯罪的目的,有助于犯罪分子进行非法移民、毒品贩卖、洗钱、恐怖主义等各种犯罪活动,或者逃脱政府的追捕与打击。例如,制造9·11恐怖主义袭击的罪犯就是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进行联系的。又如,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目前计算机犯罪的年增长率高达30%。而且,与传统的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20世纪末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进行盗窃、贪污的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每件平均高达45万美元,而传统的银行欺诈与侵占案平均损失只有1.9万美元,银行抢劫案的平均损失不过4 900美元,一般抢劫案的平均损失仅370美元。[79]特别要指出的是,那些利用计算机侵入和破坏其他国家的计算机系统的黑客更是毒化了国际关系的气氛,阻碍了有关国家间的正常交流。
3.气候变暖问题和哥本哈根会议
在冷战结束直至21世纪最初十年国际社会面对的所有非传统安全威胁中,气候变暖问题最为复杂和最不确定,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国际社会在此领域进行了重要的合作。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国家间在此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美国表现出了严重的单边主义倾向。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关键原因。气候变暖的本身或气候变暖导致的其他自然灾害,都会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的冲击,包括破坏环境、引起粮食和饮水的匮乏,产生大量难民。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公约)和1997年关于该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国际协议。
框架公约就有关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本义务达成了原则性的协议。它规定,“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80]作为一项原则,限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防止气候变暖自然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在当年就批准了这一公约。
但是,框架公约并未规定缔约国需要具体承担的义务,因而缺少法律上的约束力。为此,随着表明气候变暖的证据的不断出现,1997年底包括美国在内的该条约的参加国又在日本京都开会,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一个历史性的文件,即京都议定书。它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从而体现了框架公约中的承诺具体化的第一步。其第3条规定,到2008—2012年时,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39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至少比1990年减少5%。[81]一般认为,这一要求还是比较温和的;为了有效防止气候变暖,发达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减少气体排放,发展中国家随后也应加入这一努力。
美国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它的人口占世界总数的5%,但是排放的气体却是世界的四分之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82]国际社会有理由希望美国在减少碳排方面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但是,尽管克林顿政府在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国会中的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却对此采取了极为对立的态度。他们声称,美国不应当参加这样一个仅仅对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施加限制的条约,它应当对在同样的期限内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或减少也作出具体的规定。正因为在参院中存在着对京都议定书的广泛和深刻的不满,克林顿最终未将它送交参院表决,以免被挫败。
在2000年的大选中,小布什就采取了反对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他指责说,该协议“对美国是不公正的”,阻止了处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的美国经济的恢复,与此同时却排除了中国、印度这样一些会在未来对美国形成严重经济挑战的发展中大国。进入白宫以后不久,小布什公开宣称自己无意限制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正式表示不会将京都议定书提交参院要求批准。[83]在欧盟和许多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努力下,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美国却依然置身事外。
由于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的推动,2007年气候变暖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年底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有190个国家、地区及政府间组织的代表出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和妥协,会议通过了《巴厘岛行动计划》(巴厘岛路线图)。它明确规定,立即启动并应在两年内完成有关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应履行“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气体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也要履行“可衡量和可报告的”气体减排责任。[84]但是,它未能包含欧盟一直坚持的中期目标,即发达国家应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5%到40%。尽管如此,这一路线图仍然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社会减少气体排放的努力,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按照巴厘岛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12月,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各方艰苦的谈判,会议最终发布了《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在促进减排的国际合作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包括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便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C以内;第二,维护了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据此原则将各国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困难,包括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在减缓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85]因此,总体上说,哥本哈根协议反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识和各自能够承受的底线,对今后关于气候变化的进一步谈判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哥本哈根协议也有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未能实现2007年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大会提出的要求,即明确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中期目标,并就此达成对发达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其中原因固然复杂,美国肯定难辞其咎。尽管奥巴马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采取了比其前任较为积极的态度,但是同时又力图确保新的国际协议符合美国的利益。在2009年9月下旬于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奥巴马一方面声称美国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具“历史性意义的认识”,“理解了气候威胁的严重性”,“决心采取行动”“负起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另一方面,他又绕过了京都议定书,只是表示将实行减排以“达到我们为2020年设定的目标以及为2050年设定的长期目标”,即与2005年的水平相比,到2020年前减排17%的温室气体(意味着仅比2000年减排4%),到2050年减排80%。此外,他还声称,发展中国家“需要承诺在国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并同意兑现它们,就像发达国家必须言而有信一样”。[86]在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奥巴马采取了同样的立场,只是表示华盛顿会履行上述的承诺。与此同时,他还不点名地指责中国等国在减排问题上不愿接受外部的监督,强调各国都需要“负责任”以保证任何减排行动的“可信度”。奥巴马并威胁说:只有会议达成一项体现上述原则的“广泛协议”,美国才会兑现“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和最脆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承诺。[87]美国的这一态度显然削弱了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阻碍了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气候变暖的事业。
复习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恐怖主义 2.单边主义
3.先发制人 4.科索沃战争
5.申根协议 6.日本的“正常国家”论
7.“金砖”国家 8.上海合作组织
9.京都议定书 10.非传统安全问题
11.欧盟的共同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CESDP,ESDP)
二、探索与思考
1.如何理解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的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造成的影响?
2.如何理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以及这一战争对美国造成的影响?
3.如何理解多极化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的发展?
4.如何看待普京的富国强兵政策及其成效?
5.如何看待21世纪的最初十年欧盟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
6.如何看待21世纪的最初十年日本右倾化的根源和影响?
7.如何理解21世纪初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背景和措施?
8.如何看待安理会改革应当遵循的正确方向?
9.如何看待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以及发达国家的责任?
【注释】
[1]John L.Gaddis,Surprise,Securit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pp.74,72.
[2]Michael Cox,“American Power before and after 11September:Dizzy with Succes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8,No.2(April 2004),p.12.
[3]郝雨凡等:《瞬间力量:“9·11”后的美国与世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4]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p.81.
[5]参看本章最后一节。
[6]“President Discusses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1/12/20011213-4.html>.
[7]Nicole Deller,Arjun Makhijani &John Burroughs,Rule of Power or Rule of Law?An Assessment of U.S.Policies and Actions Regarding Security-Related Treaties,New York City:The Apex Pressp.2003,p.123.
[8]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pp.ii、6.
[9]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p.130.
[10]“President Bush Discusses Iraq with Congressional Leaders”,<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09/20020926-7.html>.
[11]“President Bush Outlines Iraqi Threat”,<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10/20021007-8.html>.
[12]“President Says Saddam Hussein Must Leave Iraq Within 48Hours”,<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03/20030317-7.html>.
[13]“President Bush Announces Major Combat Operations in Iraq Have Ended”,<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05/iraq/20030501-15.html>.
[14]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p.152.
[15]“President Discusses Progress in Afghanistan,Iraq”,<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07/20030701-9.html>.
[16]“截至17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攀升至4 143人”,<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8/18/content_9463699.htm>。
[1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形势年鉴,2010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页。
[18]Bob Woodward,Plan of Attack,New York City:Simon &Schuster Paperbacks,2004,p.424.
[19]Ivo H.Daalder &James M.Lindsay,America Unbound:The Bush Revolution in Foreign Policy,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p.147.
[2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8》,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21]俄经济在2009年遭到重创,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滑幅度超过了二十国集团及金砖四国。
[22]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8》,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1页。
[2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5》,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540页。
[2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4、525页。
[2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4、525页。
[26]同上书,第481页。
[2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8》,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2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8》,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2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形势年鉴,2010》,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页。
[30]“伊拉克战争爆发 各国及组织立场一览”,<http://news.sohu.com/02/98/news207829802.shtml>。
[31]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4》,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32]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4页。
[33]“申根协定”,<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6/06/content_3050913.htm>。
[34]从2004年11月起,欧盟理事会采用《尼斯条约》中规定的新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即总票数为321票(各成员国根据在欧盟中地位和影响力分别拥有不同票数的表决权),有效多数为232票并能够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
[35]“EU-NATO Declaration on ESDP”,<http://www.nato.int/cps/en/natolive/official_texts_19544.htm>.
[36]European Union,A Secure Europe in a Better World:European Security Strategy,Brussels,12,December 2003,pp.1、11.
[37]“加强的合作”可能在一些(并非所有)成员国希望在某个特定领域实行更紧密合作的情况下生效。按照里斯本条约,这至少需要得到九个成员国的赞成。
[38]“Treaty of Lisbon”,<http://eur-lex.europa.eu/JOHtml.do?uri=OJ:C:2007:306:SOM:EN:HTM>.
[39]“日本国宪法”,<http://www.cn.emb-japan.go.jp/fpolicy/kenpo.htm>。
[4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41]“小泉称何时参拜靖国神社将适当判断”,<http://www.cnr.cn/gundong/200505160337.html>。
[42]2012年12月重新出任首相后,安倍晋三公然表示对在上届任期未能参拜靖国神社悔恨至极。
[4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44]参看本节最后一目。
[4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整理,参看<http://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index.php>。
[46]同上。
[4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形势年鉴,2010》,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5页。
[4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8》,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251页。
[4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468页。
[5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3页。
[51]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等北美洲国家和所有的南美洲国家。
[52]“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4/20/content_2853148.htm>。
[5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422页。
[5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4》,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55]同上书,第480页。
[5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312页。
[57]以上数字参看联合国官方网站,<http://www.un.org/zh/peacekeeping/operations>。
[5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59]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风云中的联合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页。
[60]“安全理事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量增加的问题”,<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N93/696/70/IMG/N9369670.pdf?OpenElement>。
[61]Dimitris Bourantonis,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UN Security Council Reform,Taylor and Francis(Routledge),2005,p.69.
[62]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页。
[63]“安理会改革:日本德国能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http://cd.qq.com/a/20100913/000916.htm>。
[64]“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3”(April 16,2013),<http://www.imf.org/external/ns/cs.aspx?id=28>.
[65]Ibid.
[66]Ibid.
[6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2009》,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
[68]同上书,第16—17页。
[69]“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3”(April 16,2013),<http://www.imf.org/external/ns/cs.aspx?id=28>.
[70]Ibid.
[71]Ibid.
[72]“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s data,and OECD National Accounts data files”,<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CD/countries>.
[73]“World Messages: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0”,<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WDRS/Resources/477365-1327504426766/WDR10-Main-Messages.pdf>.
[74]Joshua S.Goldste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p.468.
[75]关于伊拉克战争见本章的第一节。
[76]“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http://whqlibdoc.who.int/whr/2007/WHR07_overview_chi.pdf>。
[77]The British Cabinet Office,The Road to 2010,London:British Stationary Office,July 2009,p.11.
[78]《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核能及新能源发电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322页。
[79]周光斌:“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在国外”,载《中国信息化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997年3月。
[80]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形势年鉴,1993》,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3年版,第326页。
[8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convkp/kpchinese.pdf>。
[82]Stefan Halper &Jonathan Clarke,America Alo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124.
[83]Ibid.
[84]“巴厘岛行动计划”,<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07/cop13/chi/06a01c.pdf#page=3>。
[85]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形势年鉴,2010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0页。
[86]“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 General Ban Ki-Moons Climate Change Summit”,<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remarks-president-un-secretary-general-ban-ki-moonsclimate-change-summit>.
[87]“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the Morning Plenary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remarks-president-morning-plenary-session-united-nationsclimate-change-conferen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