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人的修身之道

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人的修身之道

时间:2023-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臣下魏征等编纂的一部匡政巨著。第二个事情就是组织群臣编纂《群书治要》。唐太宗就是以史为鉴,以《群书治要》中的智慧为鉴,同时在群臣的大力协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群书治要》一书的流传也颇有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以《群书治要》的相关论述为中心,谈谈中国古人的修身之道。在中国古人看来,修身的第一要务就是惩忿窒欲。

一、《群书治要》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臣下魏征等编纂的一部匡政巨著。据史书记载,唐太宗从16岁起就跟着父亲李渊南征北战,以武力平定天下,28岁就登上了帝位。此时,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治理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唐太宗读书虽不算太多,但这个人很有智慧,他懂得治理一个国家,一方面要倚重那些有道德学问的大臣;另一方面也要从古代经典中寻求治国安邦的智慧。因此,在他登基之后,就着手做了两件事。第一个事情是建立“弘文馆”。这是国家、朝廷藏书的地方(当时就聚书二十余万卷),同时也是唐太宗招贤纳士的机构,其中最有名的是“弘文馆十八学士”,包括《群书治要》的编纂者褚遂良、萧德言、虞世南,以及杜如晦、房玄龄、孔颖达等著名学者。第二个事情就是组织群臣编纂《群书治要》。唐太宗深感古代的经典实在是浩如烟海,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读遍所有的经典,正如我们湖南有一句俗话“读不完的书,杀不完的猪”。于是,他就想编一部书,将历代经典中有关修齐治平的这些篇章精选出来,汇编成一部书。唐太宗将这个事情交给了魏征等人,这些人读书很多,学问很好,有这个能力,同时德行也很好,唐太宗信得过他们。这项浩大的国家工程从贞观初年开始启动,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在编纂者看来,无论是读书还是治国,都要懂得“本求治要”,因此将这部书命名为《群书治要》。这部书一共选录了65部古代的经典,这些经典包括了经、史和诸子三个部分,总计50多万字,相当于一部《史记》的分量。唐太宗对这部书极为喜欢,认为它广博而又切要,日日手不释卷。唐太宗就是以史为鉴,以《群书治要》中的智慧为鉴,同时在群臣的大力协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群书治要》一书的流传也颇有传奇色彩。由于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不发达,这部书到宋初就已经失传。所幸者,当时的“遣唐使”将此书带至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一个日本商人将此书送回中国本土。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在日本天明本的基础上校勘重排出版,但由于之后战乱频繁,这部书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致使此书尘封已久。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套天明版《群书治要》,由吕效祖先生点校后于2004年出版了《群书治要》点校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于2001年为该书亲笔题词:“古镜今鉴”。近年来,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宣传下,这部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视频中,细心的人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新添了一大部头,到底是什么书呢?就是这套《群书治要》,可见,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样一部书。

《群书治要》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帮我们把经、史、子里面最重要的精华,对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有帮助的内容节选出来、汇编一册。我们通过这一部50万字的书,就可以尽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真正把这一部书弘扬开来,中华文化复兴就有希望了。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真正把这一部书读透,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我们就完全掌握了。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儒家那里,修身乃是人生的第一要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在儒家修齐治平的序列当中,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今天,我们就以《群书治要》的相关论述为中心,谈谈中国古人的修身之道。

二、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人如何惩忿窒欲

在中国古人看来,修身的第一要务就是惩忿窒欲。《群书治要·周易》中损卦象传中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意思是说,山下有沼泽,意味着有危险,这就是损卦,作为君子,要懂得戒惕愤怒,杜绝嗜欲。

惩忿窒欲的首要环节是“惩忿”。这里的“忿”即忿怒,相当于佛教所说的“三毒”(贪嗔痴)中的“嗔”亦即嗔恨之心。《群书治要·论语》记载: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这段话说的是有一次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趁此机会向老师求教:“请问如何提高道德修养、消除积怨、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事,后考虑个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不就能去掉积怨吗?因为一时的忿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是很迷惑的事情吗?”孔子告诉我们,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克制不了自己的愤怒而酿成大错。我们学习法律的时候知道有“激情犯罪”的说法,这个激情犯罪就是因为一时的愤怒而杀人放火投毒等等,事后呢,悔罪态度很好,痛哭流涕,后悔不迭。我们看,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忿怒,既伤害到他人,又毁了自己,还连累了亲人。

在中国古代社会,判断一个人修养如何,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看他是否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遏止自己的怒气。事实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先看一个苏东坡的故事,讲的就是惩忿之难。

据说苏东坡当年在江北瓜洲任职时,与江南金山寺只隔一条江,他经常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交往颇深。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下坐后两个人聊得兴起。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时候像什么?”佛印看了苏东坡一眼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看佛印穿着黄色的袈裟,就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看你打坐的时候像一坨狗屎!”佛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苏东坡很高兴,回家跟苏小妹说:“老跟佛印论禅,从没有赢过,这次大胜而归!”结果当苏东坡把经过给苏小妹讲过以后,苏小妹说:“哥哥呀,你这次输得更惨了!”“为什么呢?”“佛印看你像一尊佛,是因为他心中只有佛,所以他看什么都是佛;而哥哥你呢?”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修持有了进步,于是提笔赋诗一首,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叹佛菩萨,实则是以佛自喻,说自己不为八风[1]所动。写完之后,他对此诗甚是得意,于是满心欢喜地派一个书童过江,将它送给佛印禅师品鉴。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放屁”,即叫书童带回。苏东坡打开一看,十分气愤,当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上岸之后,发现佛印禅师已经在江边等候了,他知道苏东坡的脾气,沉不住气,会过来找他算账。果然,见面之后,苏东坡怒气冲冲地指责佛印不像话,不该如此侮辱自己,禅师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过江来’呢?”苏东坡当下醒悟,惭愧不已,原来自己修养还是不够。

在古人看来,“惩忿”不仅是德行修养的要求,同时也是养生延命的要求。《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损其身”“怒伤肝”“怒不节,生乃不固”。可见,忿怒乃是百病之源。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更是道出了过来人的深刻体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近代著名的民间道德教育家王凤仪就十分重视惩忿,甚至将不生气、不上火视为修道之前提,认为“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在他看来:“病是吃气活着,疮是吃火活着,人若能不生气、不上火,就把病和疮饿死了。”而做到不生气、不上火的关键在于看到他人的优点,承认自己的错误: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认人优点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王凤仪指出,看到他人的优点,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拔阴取阳”“降龙伏虎”,有助于人体阳气的上升,从而有利于疾病痊愈。这些论述看似粗浅易懂,实则义理深邃,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切不可轻视民间高人的智慧。

惩忿窒欲的第二个环节是“窒欲”,亦即窒息贪欲。所谓“窒欲”,并不是将合理的欲望给摒弃掉,而是指要克制超出生存所需的贪欲。《群书治要》中有关欲望之祸以及节制欲望、戒除贪念的论述可谓俯拾皆是,诸如《群书治要·老子》就强调要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度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使人眼花缭乱;过度的五音(角、徵、宫、商、羽)使人的耳朵麻木;过度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使人的味觉变差;驰骋败猎使人的心灵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的行为违规。所以,《群书治要·抱朴子》说:“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 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等等。

西晋时期思想家傅玄直接将贪俭与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

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则无求,无求者所以成其俭也。不知足者,则物莫能盈其欲矣。莫能盈其欲,则虽有天下,所求无已,所欲无极矣。(《群书治要·傅子》)

在他看来,天下最大的福祉就是无欲,天下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没有欲望,就没有贪求,没有贪求,就能够养成节俭。不知足,则物质追求永远难以得到满足。这样的话,即使占有天下,其贪求也不会停止,其欲望仍会无穷无尽。所以老子也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群书治要·老子》),没有任何一种罪恶大于欲求他物,没有任何一种灾祸大于不知道满足,没有任何一种过错大于贪得无厌。最近网上有一则报道,读了之后令人感慨万分。这则报道说,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市长助理、金阳新区管委会主任樊中黔是一个节俭成性的人,他吃穿普普通通,手机修了若干次还在用,一双皮鞋换了三次底还要穿。然而这个看上去既勤俭又节约的官员,20年来受贿的赃款却足足塞满了五个保险柜。面对堆积如山的金钱,他用也不敢用,存也不敢存,就那么无用地锁着。案发后,他向检察官说出了感悟:“哎,这么多的钱,我拿来做什么?平时无用,这回你们拿来给我量刑时可有了大用!”事实上,不少贪官贪污受贿都很盲目,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自己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只知道越多越好,但是到底多少才满足,他自己也不清楚。对于他们来说,占有只是一种爱好,贪来的钱财,也只是一堆数字,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只有在定罪量刑的时候产生作用,贪得越多,判刑越重,仅此而已。

因此,古人强调通过修身来杜绝嗜欲,避免祸患。《群书治要》中记载了不少古人戒贪拒腐的事例。《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就记载了“宋人献玉”的故事:

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请免死。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这个故事讲的是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的事情,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春秋时宋国贤臣),子罕不肯接受。献玉者以为子罕对这块玉的品质有疑惑,于是说:“我拿给玉工鉴定过,玉工认为是块宝玉,所以才敢进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而你把玉石当作宝物。如果你将玉石送给我,那咱俩都丧失了宝物,倒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同时也不伤对方的自尊心。献玉者于是叩头将实情告诉子罕:“小人怀藏玉璧,不敢往来于乡野之间,其实是怕为盗贼所害,把它送给您是为求免于一死的。”子罕一听就明白了,于是把献玉者安顿在自己的居处,让玉匠为他雕琢宝玉,直到卖玉致富之后,才让他回家。由于子罕的智慧和诚意,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双方皆大欢喜,还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此外,《群书治要·三国志》中记载了“鲁相嗜鱼”的故事,讲述了古人是如何巧妙地拒绝贪腐,保持清正廉洁的:

公仪休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不受也。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故事中的公仪休是鲁国的宰相。史书上说这个人奉公守法,依理行事,不徇私情,因而百官行为自然端正。他规定领取俸禄的官吏不得与老百姓争利,做大官者不得牟取小利。有一次,一个客人送给公仪休一些鱼,他不肯接受。客人说:“听说您爱吃鱼,特意送给您这些鱼,为什么不肯接受呢?”这个公仪休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讲什么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说:“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确实爱吃鱼,可我身为宰相,几条鱼还是买得起的,要吃鱼的话我自己去买不就好了吗?如果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明天就有可能接受人家的钱财,改天因为贪污受贿被抓起来,免了官职,还会有人再送给我鱼吗?所以,正是因为爱吃鱼,为了长久地维持这个爱好,才不能接受你的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区分轻重,不会因为小利而伤害了自己的道德品行,影响到自己的政治生涯。《群书治要》的这两则故事(一个送玉、一个送鱼)中的主人公拒绝贪腐的方法都很巧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究分寸、不伤和气,实在是值得我们今天的官员学习借鉴。

所以,唐太宗读完《群书治要》后总结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当君主的很贪心,像秦始皇、商纣王等,都丧失了他们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心,最后是身败名裂,得不偿失。唐太宗比喻说,一个人不珍惜自己的官位,却去营私舞弊,就像用非常昂贵的珍珠做的子弹去射麻雀,那是得不偿失的,按照孟子的说法,这叫作“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不懂得孰轻孰重,只有糊涂蛋才会去干这种傻事。

三、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人如何谦恭礼让

谦恭礼让是中国古人十分推崇的一种美德,这也是中国古人修身之道的重要内容。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就十分重视修身养性。咸丰十年,曾国藩给老九国荃的信中说: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总结天下有才华却失败的人的规律,莫不是因为骄傲而导致的。我们观察历史上的人物和身边的人,不难发现,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包括富贵之人)最容易滋生傲慢之心,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本。所以,孔子对学生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群书治要·论语》)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自大而又贪鄙,那么其他方面也就不足观了。

关于谦德,《群书治要》中的记载很多。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谦卦”六爻皆吉,这在《周易》中是绝无仅有的。谦卦是“地山谦”,上面是地,下边是山。地代表平顺,一座高山藏在地底下,代表谦虚。谦卦把高山的力量藏在地底下,表面上和别人一样平等,这才是真正的谦虚。实际上,谦虚的人就是既有实力又有德行。谦卦六爻皆吉,这说明一个基本的道理,谦虚乃是天地之间趋吉避凶的正道。

中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家训《了凡四训》,这部家训一共四篇,其中有一篇就是“谦德之效”,袁了凡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余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余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这个故事讲的是辛未年发生的事情,袁了凡到京城去会试,他的同乡嘉善人一同去参加会试的,大约有十个人,其中丁敬宇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袁了凡跟同去会试的费锦坡讲:“这位老兄,今年一定能考中。”费锦坡感到不解,于是问道:“何以见得?”袁了凡解释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老兄你看我们十个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的吗?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遭到毁谤而不去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这样的人岂有不发达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事实上,通过观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判断他的祸福吉凶,这在中国文化当中并不神秘。古人早就讲过“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真正通达了《周易》的义理,不必算卦就知道吉凶祸福。袁了凡通过读书,再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不断地参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知道,有实力而且谦虚的人符合天道自然的规律,那么上天自然会眷顾他。《群书治要·周易》里面的谦卦也讲道:“谦,亨”“君子有终,吉。”《群书治要·尚书》里面就讲道:“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所以,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的人会受到众人的厌弃或攻击,而谦卑恭敬的人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和帮助,这是天道,是自然规律。

中国古人讲谦恭礼让,完整的意思是说谦虚是外在的表现,恭敬是内心的状态,只有内心做到恭敬,才是真正的谦虚,否则就是虚伪,如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群书治要·论语》)。一个人真正懂得了谦恭,自然而然会做到礼让,不贪不争。老子早就讲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群书治要·老子》),在古人看来,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只有不争,天下才莫能与之争。可见,谦恭礼让是古人的大智慧。实际上,骄傲的人在骨子里面不自信啊,他需要虚张声势,需要靠外在的东西来强撑。没有实力的人才会不择手段地去争夺,因为他需要靠打击对手来抬高自己。真正有自信的人才懂得谦恭,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懂得礼让。所以,读了《群书治要》,我们要懂得汲取古人的智慧,要明白谦恭并不是缺乏自信,礼让也不意味着退缩。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这是天道,是自然规律,只有遵循这个大道,遵循这个客观规律,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福报,最终拥有成功的人生。

四、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人如何迁善改过

中国古人修身之道的第三个关键,就是迁善改过。《群书治要·易经》中益卦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王弼注曰:“迁善改过,益莫大焉。”意思是说懂得迁善改过,益处很多。在古人看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孔子也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迁善改过的勇气,做到“不贰过”。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群书治要·论语》)。可见,迁善改过作为修身之道的关键环节,在本质上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做斗争的过程,故而为历代圣贤与智者所高度重视。

在《群书治要》中,有关迁善改过的论述非常多。《群书治要·鬻子》指出:

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在鬻子看来,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过恶,却不能够更改,这必然会贼害自己的身心,甚至丧失生命,若是有此类行为,实乃人生之大忌。

汉魏之际的徐干在《中论》对于迁善改过也有精彩的论述。他认为:

君子之于己也,无事而不惧焉。我之有善,惧人之未吾好也;我之有不善,惧人之必吾恶也。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

君子对于自身的修养,没有不担忧的事情。自己有了善行美德,就担忧别人还没有自己好; 自己有了不善,则担忧别人肯定会厌恶自己;看见别人的善行美德,担忧自己不能学到;看见别人的不善,担忧自己会像他那样。徐干还指出:

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群书治要·中论》)

知道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作“丧心”;反思了自己的过错而仍不改正,就叫“失体”。“失体”“丧心”之人,就是灾祸降临的对象。所以“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君子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一心向善唯恐不及,改正错误唯恐遗漏。

那么,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迁善改过?从《群书治要》中的相关论述可知,中国古人主要是通过内省(自我改过)与纳谏(接受他人监督)来迁善改过的。

一是反躬自省,择善而从。《群书治要·论语》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重要修养方法。“见贤思齐”是迁善,“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为了改过。在儒家看来,君子要通过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开展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和学养。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群书治要·论语》)在曾子看来,自省的主要内容是“忠”(为人办事是否尽忠)、“信”(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习”(传授学生道理是否练习印证)。

讲到内省,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清代名臣曾国藩。他就十分注重反省自己,他坚持写日记,留下了许多的日记手稿。我们看他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初十日的一段日记:

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真可谓下流矣!

曾国藩在梦中见到别人得了利益,自己羡慕不已,醒来以后便写日记责骂自己“卑鄙”“下流”,真可谓是“灵魂深处闹革命”!应当说,曾国藩并非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天资颖悟之辈。梁启超就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在湖南湘乡,曾流传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有一个小偷潜入曾国藩家中,趴在屋梁上,本想等他入睡之后行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最后忍无可忍,跳下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然后一溜烟跑了。应当说,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风。曾国藩本人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而且还是倒数第二名。而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榜首,相当于今天的县高考文科状元。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他们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禀赋平平的人,却成了晚清时期众人景仰、名重一时的风云人物,那些比他聪慧的同辈人,或成为他的下属,或成为他的粉丝。不得不说,强调进德修业,注重反躬自省,懂得择善而从,这正是曾国藩获得成功最为重要的原因。这也表明,修身决定成败,修身的好坏决定了你的人生到底能走多远。

二是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治理者无不善于从谏,以此来知得失、明利弊、优决策。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君主是否贤明,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否做到“从谏如流”。

《群书治要·晏子》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以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

这个故事讲的是,齐景公在位期间,有一年接连下了三天大雪而不见晴。景公身披白色毛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觐见景公,站立片刻后,听到景公感慨地说:“真奇怪呀!大雪纷飞下了三日,但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反问道:“天气真的不寒冷吗?”景公意识到自己失言,于是尴尬地笑了。晏子接着说:“据我所知,历代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时,能想到挨饿的百姓; 自己穿暖时,能想到受冻的百姓; 自己生活安逸时,能想到劳苦的百姓。而您现在却不懂得这些啊。”景公听了之后说:“你说得有道理,我听懂你的‘教诲’了。”于是,景公下令取出库中的皮衣,开放粮仓,救济那些挨饿受冻的百姓。孔子听说此事后称赞道:“晏子是能表明自己真实意愿的臣子;景公是能实施晏子仁政思想的君主。”景公能够知错即改,这需要很高的修养,普通人是难以做到的。所以,《群书治要·汉书》中总结道,古代贤明的君主“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听到了自己的过失就改正,看见了符合道义的事立刻就效法,这是他们长久拥有天下的原因啊。

唐太宗李世民就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对于臣下虚怀若谷。魏征就是当时著名的诤谏之臣,这个人就敢于逆批龙麟、直言进谏。有一次唐太宗向魏征提出,你能不能不要在朝堂上当众让我难堪,有问题咱们私下里沟通解决不就行了吗?魏征答道:陛下,我们君臣在朝堂上议论天下大事,这是普天之下再正大光明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我们君臣有问题在私底下密谋好了再到朝堂上演戏,那朝廷岂不就成了阴谋场了吗?魏征这个人很固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个死脑筋,唐太宗拿他也没有办法,还得让他不断当众进谏。我们不难想见,贞观君臣如果没有这种内省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怎么可能有唐朝雄浑壮阔富丽堂皇的外在气象呢?怎么可能成就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呢?我们再看中国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独断专行,置谋臣范增的建议于不顾,最终不免落得四面楚歌的悲惨下场。我们看,虚心纳谏不仅影响个人发展,同时还可能改写历史。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至少要获得三个启示:

第一,读书要懂得选择、抓住根本。唐太宗组织群臣编《群书治要》,就是想通过研读这些典籍抓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有一个通病,就是贪多求全,什么书都想读,结果什么书都是浅尝辄止。实际上,真正通达一两部经典,相当于把根给扎稳了,根深叶茂,本立道生。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茫然,中国古代的典籍真是浩如烟海,真是很难选择。怎么办?最好读可靠的选本。唐太宗李世民找魏征等人帮我们选好了,就是这部《群书治要》,我们就读这部《群书治要》,真正把这部书读好,中国文化的根基肯定就扎下了。

第二,修身也要抓住根本,立其大者。我们前面说到,修身是人生的第一要务,修身决定人生的成败。当然,中国古人的修身之道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我们今天以《群书治要》为例,讲到了古人如何惩忿窒欲、谦恭礼让、迁善改过,这只是中国古人修身之道的几个核心内容。不过,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并能够做到抑制愤怒、节制欲望、待人谦和、有错即改,那么,也就抓住了修身之道的根本。孟子讲“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可夺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人做事,大的根本一旦确立了,枝枝节节就不在话下了。

第三,修身之道贵在知行合一,学行并重。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求知行合一,学行并重。我们有的人今天学习了《群书治要》中的修身之道,感觉深受启发,心潮澎湃,听完之后回到家里还是乱发脾气,回到单位照样贪污受贿,你这就是没学懂。按照中国文化的精神,只有将古圣先贤之言化为自己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只有知行合一,方为真学,只有学行并重,才是真懂。今天,我们学习了《群书治要》中的修身之道,就要吸取古人修身的智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抑制愤怒、节制欲望、待人谦和、有错即改,真正做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

【注释】

[1]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