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世界文化遗产与哈尼族梯田文化”。
2000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拟将“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哈尼族这个少数民族所种的田能够成为世界遗产。人们一般认为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原始的落后的。其实,这是人们对民族文化缺乏认识,当我们对这种文化有所认识后,就发现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智慧。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例。
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开垦梯田,是哈尼族的特长和千年的传统。在西南高原之上,凡有哈尼族居住的地方,都有哈尼族开垦的梯田。梯田几乎成了这个民族的标志。作为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实体,梯田凝结着哈尼族悠久漫长的历史,沉淀着丰厚广博的文化和维系着复杂多样的生活。
今天,让我们在这里一起分享哈尼族的智慧。
第一部分:世界文化遗产
前言:人类精神的丰碑
让我们从埃及阿斯旺大坝说起。1910年,英国人第一次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埃及的努比亚文明遗址几乎淹没于一片汪洋之中,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重建阿斯旺水坝,努比亚古迹面临沉入水底的命运,尼罗河谷里的大量珍贵古迹,比如阿布辛贝神殿等,将永远消失。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新组装起来(24个国家,用了20年)。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组织,由21个成员国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内由7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至2011年11月,已经有19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新华网)
2013年6月22日,红河州通过13年的努力,申遗成功,“红河哈尼梯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orld)
定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
定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标识: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我们发现,这个标志图案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理念,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概括。
近现代以来,有些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自以为掌握了科学思想,望文生义说中国的“天圆地方”理念是不科学的,错误的,甚至是原始的和幼稚的世界观。他们认为天不是圆的,地更不是方的(地球是圆的)。
其实,中国的“天圆地方”,“天圆”是指天像圆一样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始无终,包裹着宇宙万物。“地方”是指地是一个方所,一个固定的实体,一个有限的,有边有际,有始有终的场所。天和地的关系是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2.世界遗产的分类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
3.全球现有的世界遗产
截至2014年6月,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1007处,其中文化遗产779处(包括景观遗产),自然遗产197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31处,分布在161个国家。
4. 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
截至2014年6月25日,中国已有47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50处),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3项(其中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5.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族梯田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它的价值是非现代科技的,而以人文的方式与现代文明相通,建立起天人和谐的典范,人类精神的丰碑。
第二部分:哈尼族梯田文化
引言:被雕塑的群山
滇南的红河,旧时被看作一条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它的北岸称为江内,是文明教化之区;它的南岸则称为江外,是一个充满神秘传说和离奇故事的化外蛮荒之地。
如今,红河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江外也不再是难以涉足的禁区。人们发现江外哀牢山区不仅存在着独特的文明,而且世世代代居住于大山之中的哈尼族,用自己的双手使大自然改变了模样,创造出堪称世界一绝的梯田奇观。
这个梯田奇观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在哈尼族长期的历史岁月和生活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哈尼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迁徙史。哈尼族的社会发展和农业积累就是在漫长曲折的迁徙中完成的。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文明,造就了举世罕见的梯田农业奇迹。
哈尼族梯田是云南亚热带山中的农业奇迹,它所形成的生态景观更是被雕塑的群山,是一种大地艺术。它所呈现的美,刺激着哈尼族的创造热情,同时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来此观光的外地人。
红河哈尼梯田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那就是:“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
(一)哈尼族及梯田文化
1.哈尼族人口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民族,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其中很大部分居住在今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还有跨境而居者。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云南有哈尼族166余万人,其中红河州80万人。在国外,哈尼族有42万余人,其中,缅甸25万人,老挝6.7万人,泰国9.5万人,越南1.7万人。[1]
2.哈尼梯田文化的构成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而文化深厚的民族。
哈尼族用了整整一千年的迁徙,完成了社会进化及农业积累;又用了整整一千年在哀牢山中完成了平坝农业移植及梯田文化的创造和保持。因此,哈尼梯田文化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历史文化(第一个千年)。哈尼族原是一个北方民族,最早的居住地是在中国西北的河湟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后逐步向南迁徙,最后进入云南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哈尼族前期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迁徙史。
哈尼族在早期的迁徙中,曾在西南的大渡河流域定居从事农业,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又被迫迁徙南下。在南下迁徙的整个过程中,哈尼族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一块适于农耕的平地。由于云南多是高山,其平坝早为其他民族居住,哈尼族只得暂住而不断迁徙,最终进入几乎完全没有平地的哀牢山区。然而,迁徙使哈尼族完成了两大目标:
(1)社会进程。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到封建领主制社会的发展。
(2)农业积累。吸收了云南从北到南坝子的农耕知识和技艺,积累了比其他民族更多的农业经验和成果。
所以,哈尼族梯田的发生发展,直接联系着哈尼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它就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
二是梯田文化(第二个千年)。定居哀牢山区后,哈尼族创造了梯田农业和梯田文化。梯田文化首先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哈尼族的政治制度、经济变迁、文化形态,甚至其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等文化单元都是从梯田文化中生发出来,并为梯田文化所统系。同时,梯田文化是哈尼族社会生活的轴心。哈尼族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梯田这一文化实体而展开的,无论出生取名、谈情说爱、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都与梯田息息相关,都打上了梯田文化的深刻烙印。可以说,哈尼梯田文化是一种有形的物质文化,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梯田是哈尼族文化的载体。
(二)梯田文化的性质
哈尼梯田文化有三大性质:①科学性;②审美性;③文化性。
它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
1.哈尼族梯田的科学性
一般人认为,少数民族是贫困落后的,科学似乎与他们无关。
实际上,科学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为哪个民族所独有,自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科学即已诞生。哈尼族在哀牢山区的梯田创造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哈尼梯田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美吻合;第二,完整的农业耕作技术。
现在先说第一个方面: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完美吻合。
(1)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哈尼族对哀牢山自然生态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总体自然生态系统——大河流域与小河流域的组合。大河流域(红河),山高谷深,气候立体,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小河流域(李仙江、藤条江、小黑江、堕铁河等数十条河流),地貌复杂(加之太平洋、印度洋季风),每一座山都呈现春、夏、秋、冬,可称立体小气候。
当地民谚:“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说的就是这种复杂的立体气候。
(2)三位一体农业生态系统及生存空间格局。哈尼族对哀牢山自然生态认识全面而深刻,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特的三位一体的农耕生态系统:
①保持高山森林——海拔1200米以上,是为绿色水库。
②建立中山村落——海拔1000~1200米,适于人居,更重要的是便于掌控水资源。
③开造低山梯田——海拔1000米以下,适于稻作。
哈尼族说:“要吃肉上高山,要种粮下低山,要生娃娃在半山。”
哈尼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及上千年的农业实践,使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完美吻合。
2010年6月14日,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授牌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
(3)独特的水利系统。水是农业的命脉。在亚热带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梯田农业中,水以奇特的方式贯穿于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中。
高山森林孕育的溪流水潭被哈尼族人民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流入村寨,流入梯田,梯田连接,水沟纵横,泉水顺着块块梯田,由上而下,长流不息,最后汇入谷底的江河湖泊,又蒸发升空,化为云雾阴雨,贮于高山森林这个绿色水库。
这种独特的梯田农业水利灌溉系统是与亚热带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密切吻合的。很显然,这是利用自然之水的循环为农业之水的循环的杰作。这种农业水利循环系统,是哈尼族人民适应和征服大自然的独特成果。
现在再说第二个方面:完整的农业耕作技术。
哈尼族的农业耕作技术是完整的,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形成的。
(1)顺应自然。哈尼族的梯田农业生产及其农耕技术都是顺应自然而行的。例如,①依山就势开造梯田。哀牢山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样,哈尼族所开梯田都是依着山形地貌,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所以梯田的形貌和山形一致。②耕作程序,更是根据哀牢山区的气候条件,依春夏秋冬进行犁、耙、栽插、收割、泡冬水田。③粮种选育,更是依据哀牢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在不同海拔的梯田中培育和选种不同的稻种。于是形成了哀牢山区的稻种多样性。仅元阳就有180个品种。
(2)利用自然。哈尼族对自然的利用是全方位的。现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以观全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哈尼族的梯田用水来自高山森林,山泉通过盘山而下的水沟流入村寨,流入梯田。对于梯田的灌溉,有着全套的技术。而以水冲肥入田,就是哀牢山区一项别出心裁的利用水为动力的施肥技术;另外,在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村寨都有水磨、水碓,这也是利用水为动力的。对水的利用的成功典范还有在山区独树一帜的梯田养鱼。这是哈尼族千年哀牢山梯田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特技。
(3)改造自然。例如抵御自然灾害:①病虫害——在哈尼族建构的高山森林、中山村寨、低山梯田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中,哈尼族培育和使用多样化谷种种植,利用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②水灾——哈尼族在盘山而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专门建立了泄水系统。当雨季到来,山水太甚时,就开动泄水大沟,泄去多余的山水。③旱灾——哈尼族梯田农业的保水有两个系统。一是高山森林(绿色水库)自然保水。保护好森林,就保住了水资源;二是“泡冬水田”。哈尼族梯田只种一季,稻谷收割后,将梯田犁好粑平放水泡田,一直要泡到第二年开春,称为“泡冬水田”。这一是可以牢固田埂,二是可以恢复地力,三就是保水。2009年始,连续4年,云南遭遇大旱灾,许多地方栽插受阻,颗粒无收,但红河南岸哈尼族的梯田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按时栽插,长势良好,年年丰收。哈尼族梯田水利系统的科学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另外,改造自然,开辟梯田,使得没有一块平地的哀牢山区形成人工湿地。湿地中有多样化的水生植物,如水芹菜、青苔、水竹等;有多样化的水生动物,如螺蛳、黄鳝、鸭子等;更有梯田养鱼。2007年11月19日,国家林业局批准红河哈尼梯田为国家湿地公园。
哈尼族梯田人工湿地是巧夺天工的人类创造,是水利系统工程与自然生态系统吻合的人类杰作。
小结: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就可看到哈尼族梯田农业科学性,而哈尼族所创造和运用的一整套特殊农耕技能,科学严谨而又十分生动,集中地体现出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本质。
2.哈尼族梯田的审美性
人类的审美观多如牛毛,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主观的,二为客观的。哈尼族将主客结合,以劳动为美的标准。现仅以两个方面窥其大概。
(1)美的内涵
①劳动之美。例如,哈尼族对人的评价,其俗话就说:“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大腿是姑娘的美。”说的是,哈尼族小伙子美不美,不仅看他的相貌如何,而关注的是他的田做得怎么样。如果小伙子打埂、铲堤、犁田、耙田、打谷样样来得,就会得到大众的赞扬,被视为最美的小伙子,能赢得姑娘们的爱慕。同样,在哀牢山,姑娘美不美,也不仅看其长相,重视的也是与梯田农业劳动有关的方面。再例如,哈尼族讲究群体的美,这是美的集合。像开秧门、长街宴这样的集体活动,规模宏大、热烈得犹如过年,其内容就饱含着劳动,其体现的就是劳动之美。
②成就之美。梯田工程及文化景观都体现劳动之美。例如梯田之美:梯田是被雕塑的群山,是以群山为泥胎的巨大雕塑,经千年“打磨”而成的大地艺术品,随四季变化着她优美的姿态。
③环境之美。哈尼族在哀牢山区所创造的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格局和文化景观,是山区人居环境创造性和生态美的卓越表现,亦是劳动内涵的充分体现。
(2)艺术之美
①诗歌艺术。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其历史及文化是以口耳相传、示范身教代代传袭,并以说唱的方式记忆和传承。因而诗歌艺术发达。哈尼族诗歌分为三类:
第一类:哈巴(古歌、史诗)。如:《离别》:“天和地离得虽远,雨丝把它们相连;山和山离得虽远,云海把它们连成一片;你和我隔得虽远,一想你就在我眼前。”此类诗歌历史久远,内容丰富,说唱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是感人肺腑。
第二类:阿茨菇(情歌)。如:《思念》:“小河你把清泉带走,把石头留在后头;阿哥你把情爱带走,把难过留在我心里。”这类诗歌,有自古传下来的,更有青年人在约会谈情说爱时的对唱,往往即兴创作,声情并茂,直指人心,打动情怀。
第三类:阿米车(儿歌)。如著名的《月亮歌》:“月亮圆又圆,圆得像鼓圈,天地都明亮,大地暖又暖。”这类诗歌,有自古传来者,有现实创作者,歌词短小,朗朗上口,极易记忆,流传甚广,美不胜收。
②舞蹈艺术。“罗作”为哈尼族舞蹈最大的一类。有独舞、双人舞、群舞,是表达人的情感之舞,随时随地只要高兴就可起舞,一旦起舞则忘乎所以,舞姿自由,情感逼人。这类舞蹈,只有大地长天,才配做它的舞台。另外,哈尼族的劳动性舞蹈、模仿性舞蹈,以及宗教性舞蹈都有极高的艺术性。
③歌唱艺术。哈尼族喜唱歌而少说话,大有“有话不说以歌代”之势。因而,唱“哈巴”为哈尼族的传统教育活动;“对歌”则为青年人的谈情说爱方式。近年来,在哀牢山区发现哈尼族的多声部合唱,被称为人作之合、天籁之音。
3.哈尼族梯田的文化性
文化,至今有200多个定义,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是人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产物,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如今,文化又进一步界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个界分,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类文化。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首先,它凝结着哈尼族的历史文化——迁徙和农业文化的积累,并连接着梯田农业的创造;其次,哈尼族的所有文化都围绕梯田文化进行——婚丧嫁娶等;再次,哈尼族的所有文化都从梯田文化中放射出来——刺激创造性。
(1)物质文化
梯田本身就是哈尼族最大的物质文化。它是巨大的建筑工程,有如长城、金字塔般地耸立在大地长天之间。它有着巧夺天工的水利系统工程,这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吻合的人类杰作。哈尼梯田所形成人工湿地,亦为人类的独特创造。
仅以此,就可看到哈尼族物质文化是以梯田为主体、为基础、为依托的。
物质文化生活是以吃、穿、住、行为其主要内容。
吃:哈尼梯田主产稻米,品种多样,俗称“红米”。哈尼族的主食为大米,肉食来自家养禽畜和梯田养鱼。佐餐的菜蔬少量来自房前屋后菜园所产和大量来自深山采集。哈尼豆豉是哈尼族制作特殊的佐餐品,闻起来特臭,吃起来特香,受到哈尼族和其他民族的特别钟爱,并使它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如哈尼人常说:“没有豆豉,不成蘸水”“宁可三日不吃油,豆豉顿顿不能少。”甚至:“不吃豆豉,不会唱山歌。”另外,哈尼梯田水产丰富,是肉食、待客的佳品;极为有趣的是,收获水产还是青少年的拿手好戏,梯田摸鱼、夜晚点(用火把去照)黄鳝、点螺蛳都是人们欲罢不休的精彩节目。长街宴,更是哈尼族野味、水产、田产食品的大汇集,还是团结的盛会、新一轮农耕的开始。
穿:历史上,哈尼族尚黑,服装从头到脚均为黑色。现在服装多样,色彩纷繁而不失民族特色。
住:哈尼族居住半山,在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哀牢山生存空间格局中,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哈尼族很讲风水,认为牛会选好地,“牛爱在的地方有好风水。”宗教祭典《斯批黑遮》说:“牲畜朝前走,水牛来带头,水牛停下来,耐心来等待,水牛留恋处是好风水,哈尼好安家,建寨会兴旺。”哈尼族的风水表达不像汉文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意思相同。哈尼古歌唱道:“上头的山包做枕头,下头的山包做歇脚,两边的山包做扶手,寨子就睡在正中央,神山神树样样不缺,寨房伙房样样恰当。”环境工程,实际上就势安居乐业的文化工程。
哈尼族的村寨讲究小型集落。这与三位一体生存空间相匹配,便于控制水资源、便于下山种田。哈尼族的住房因形似蘑菇而被称为“蘑菇房”。蘑菇房为三层楼房,屋顶为晒台,由于其造型奇特和具备多种社会功能而成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行:哈尼族梯田包裹群山,相互连接。因此,田埂、水沟就是路。
(2)精神文化
梯田是哈尼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象征。哈尼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都是从梯田这个巨大的文化实体和象征体中生发、启迪、反映出来。
哈尼族世界观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是相互影响,共存共荣的;哈尼族还将世界进行了三位一体的划分,上部为天上世界;中部为人间世界;下部为鬼魂世界。三个世界是相互为用,相互帮助的。
哈尼族的人生观以劳动为荣,认为享福是死了以后的事情。哈尼族说:“人生开三次花”(诞生取名、婚礼、葬礼礼仪)。因此,哈尼族的人生礼仪都举行得十分隆重,这些礼仪中都有模仿性的劳动表演,充分表现出哈尼族劳动的人生观。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多神崇拜。
梯田,作为人类劳动及文明的产物,它具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作为某一民族的独特创造物,它凝结着这一民族对生存和发展的追求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根本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需求。
结语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独特品种。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山地农业的杰出代表,是人类创造性的充分表达。
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指出的那样:“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凝聚。”
梯田是一种田制,是崇山峻岭地理环境中的一种农业形态。在长期的与自然环境的物质交换和相互交融中,哈尼族梯田成了一种罕见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作为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实体,梯田凝结着哈尼族悠久漫长的历史,沉淀着丰厚广博的文化和维系着复杂多样的生活。
红河哈尼梯田具有科学性、审美性及巨大的文化丰富性,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条件,是哈尼族人民在云南亚热带哀牢山区经过上千年的努力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而独特的宝贵财富。
【注释】
[1]唐明生.国际哈尼、阿卡区域文化调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