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公共关系客体分类
旅游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对象是旅游公共,旅游公众是旅游公共关系的客体和工作对象。旅游公关工作如果没有目标公众,就是无的放矢。其结果不仅是公关对象不明确,而且所制定的公关策略、方法也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影响公关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旅游公众的划分是开展旅游公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旅游公众的构成是复杂的,在制定公关目标、策略和方法时,必须对旅游公众的构成进行分析,了解旅游公众分类标准和方法,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旅游公众对象。
就一个组织而言,它面对的公众有不同类别。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首先就要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确定和分析自己的公众。旅游公众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按照与旅游组织的归属关系分类
按照与旅游组织的归属关系,旅游公众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旅游组织的内部公众指归属于某个特定旅游组织并与其命运休戚相关的公众,具体指特定旅游组织的全体成员,包括旅游组织内部的经营者、各级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等所有从业人员。在股份制旅游组织中,内部公众还应包括董事会、全体股东等所有与该组织有某种归属关系的个人与群体。总之,员工关系、股东关系和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内部公众关系的范畴。
内部公众是一切旅游组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一个组织唯一具有能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组织最为宝贵的财富,他们在旅游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组织的生存离不开其内部公众,长远发展更有赖于内部公众的支持。同样,作为社会人,内部公众也无法脱离旅游组织而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内部公众与其组织的这种天然依存关系,使双方共处于同一命运共同体之中,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公众作为旅游组织最先面对且最为重要的公众地位。
旅游组织的外部公众是指与旅游组织无归属关系,但相互之间却存在某种关系的公众群体,它是旅游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一些外部公众和旅游组织之间虽然不一定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以外部公众为重要构成的社会环境却始终影响并制约着旅游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旅游组织和其他性质的组织一样,都是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组织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然而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孤立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之外而独立存在,并且还必须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重视与其外部公众关系的处理,以便广泛地争取外部公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为自身发展创造一个“人和”的环境。
就旅游组织而言,外部公众主要为旅游者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社区公众、同业公众等,他们共同构成了旅游组织的外部社会环境。任何一个旅游组织自身都无法控制外部环境但又必须受制于它,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与其外部公众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旅游组织自身素质的基本标准,也是旅游组织能否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2.按照对旅游组织的重要性分类
从公众对旅游组织的重要性来看,旅游公众可以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首要公众是对旅游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公众。主要包括:旅游行业行政管理和业务主管部门、国内外旅游经销商等。旅游公关人员应大力加强改善旅游组织同这类公众之间的关系。
次要公众是指对旅游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仅次于首要公众的公众群体。这部分公众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加入到首要公众的行列。如在出现某一突发性、危机性问题时,解决的关键就在这些公众,主动权往往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也将转化为暂时的或长久的首要公众。这就要求旅游公关人员平时工作要有远见,注意和这些公众保持发展良好的关系。
边缘公众是指对旅游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最小,其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公众。但公关人员要考虑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范围内,他们也可能上升为次要公众或首要公众。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公共关系工作应该、也必须是“全方位”的。
3.按照对旅游组织的态度分类
从公众对旅游组织的态度来看,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中立公众。这种分类方法更适宜在旅游组织内部就组织的方针、政策、经营战略、目标和宗旨等决策性问题进行民意测验或民意调查。
顺意公众是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持认同、赞赏和支持态度的公众。一般说来和旅游组织长期交往的客户均属顺意公众。顺意公众容易形成对旅游组织公关工作有利的环境。
逆意公众是指对旅游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公众。公关人员应致力于减少逆意公众的存在,改变逆意公众的态度,做好使其向顺意公众转化的工作。
中立公众是指对旅游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中间态度或态度不明朗、不公开表态的公众。旅游公关人员对这类公众意志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诱导他们支持旅游组织的工作,防止他们向逆意公众转化。
4.按照旅游组织对公众的需要分类
依据旅游组织对公众的需要,可以把公众分为支撑性公众、功能性公众、横向同业公众。
支撑性公众是指与旅游组织有着受法律约束的管辖关系的公众,如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社区领导部门等。这些公众涉及旅游组织存在的法律依托、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的宏观决策等,如果旅游组织与之发生冲突,发展就会受到威胁。这类公众对旅游组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旅游组织的公关人员要多与这些公众沟通,经常向其通报和传递组织的有关信息,加强其对旅游组织的认同和理解,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功能性公众是使旅游组织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公众,这些公众是旅游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旅游组织的公关人员要把这些公众视为工作的基点。
横向同业公众是指与旅游组织经营同种业务、面临同类问题、属于同一系统或同一社会领域的公众。旅游组织与横向同业公众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就要求旅游公关人员在大量的、频繁的信息传递中,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5.按照与旅游组织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
依据公众与旅游组织关系的稳定程度,可将公众分为固定性公众、稳定性公众、临时性公众。
固定性公众是与旅游组织有固定或长期关系的公众,如与旅游组织有组织隶属关系的员工、国内外一些固定的客户、一些固定的景点饭店或接待基地等。
稳定性公众是指与旅游组织有相对持久的、稳定的、频繁的交往关系的公众,如旅游组织与旅游企业所在社区管理中的治安保卫、环境卫生、食品供应、医疗保健、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公众,国外经常往来的客户、代理商、中间商、经销商等。
临时性公众是指针对旅游组织的某一问题、某种行为、某项措施、某次活动等临时聚集起来的公众。临时性公众多半是第一次知晓旅游组织的公众,公关人员一定要妥善处理这些突发或偶发事件,抓住时机传递旅游组织的信息,给这些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6.按照对旅游组织的了解程度分类
依据公众对旅游组织的了解程度,可将公众分为潜在性公众、知晓性公众、行动性公众。
潜在性公众指在旅游组织公众环境范围内,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已经面临由该组织行为所引起的共同问题时,他们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或问题进一步发展所引起的后果,这些公众就是该组织的潜在性公众。潜在性公众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是将与组织发生利害关系的公众。
知晓性公众指那些由潜在性公众发展而来的公众,他们是认识到组织行为及其所引起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但尚未采取行动的公众。知晓性公众有的是不愿意过问或不关心他们已经明了的问题,不想采取行动;有的可能未具备充分的条件而无法行动;有的是觉得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不易奏效,不敢贸然行动等。旅游公关人员要针对不同情况多做工作,促使知晓性公众行动起来成为支持旅游组织工作的重要力量。
行动性公众指由知晓性公众发展而来的公众。他们不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开始实施或已经采取行动解决他们和某一旅游组织间存在的问题。旅游公关人员对这种公众要善于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有利于旅游组织的行为。
此外,旅游组织还有各种非公众。非公众是和某一企业不发生任何联系,既不影响企业,也不受企业影响的那些公众。非公众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行动公众,其转化的递进过程是: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旅游组织面临的公众是由组织的性质和经营目标决定的。对旅游组织来说,各种公众角色都不是单一的、始终不变的,而是互相交叉。比如旅游组织的内部员工既是首要公众,又是功能性公众和固定性公众。他们以什么公众角色出现,要看解决什么样的公关问题。公众的角色身份也可能变化不定,让次要公众变为首要公众、临时公众变为固定公众等也是常有的事。但非公众一旦转化为行动公众后,一般就不会再成为非公众而被排斥在旅游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范围之外了。
通过长期的研究,得出结论:根据旅游公众与旅游组织的归属关系来对旅游公众进行分类比较恰当。按照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将旅游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内部公众就是处于旅游组织内部与其有归属关系的员工,同时还包括员工的家属和股东。他们与旅游组织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旅游公关协调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公众,与旅游组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外部公众是与旅游组织不存在归属关系,但是与旅游组织有密切关系或利益关系的公众。外部公众主要包括顾客公众、媒介公众、同行公众、政府公众、社区公众和国际公众。
(二)确定目标公众的作用
1.有助于确定旅游公关调研和形象评估的范围
旅游公共关系工作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要正确评估旅游组织形象,确定公共关系问题,首先必须确定目标公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公众环境不清而造成旅游公关工作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浪费。
2.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公关政策和设计成功的公关方案
正确的政策和成功的方案是旅游公关活动的灵魂。科学的决策和周密的策划是建立在对目标公众的了解和分析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目标公众的把握,可以为制定不同的政策、策划有针对性的方案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
3.有助于旅游公关活动的有效组织和正常运行
旅游公关工作的成功,要靠组织实际的公共关系活动来体现,传播沟通活动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对目标公众的认真研究和分析。
4.有助于科学评价旅游公关工作的效果
只有确定目标公众,才能准确判断公关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才能正确收集公众的评价和反应,才能准确分析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