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貌的称呼语
一般称呼: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特别是面对陌生公众最常用的称呼,如先生、小姐、夫人、太太、女士、同志等。
按职务称呼: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称呼,以职务相称,以示敬意。
按职称称呼:对具有高级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者,以职称相称,以示敬意。
按职业称呼: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医生、会计、老师、律师、法官等。
按尊崇称呼:宗教界:牧师、神父等;君主制国家:陛下、爵士、王子、公主、亲王、阁下等。
按亲属称呼:交往中参照亲属关系称呼:爷爷、表姐、姨妈等。
按姓名称呼:除好友之外,姓名称呼一般要加上职务、职称等才合适,如王杰科长、张佳教授。
旅游从业人员最常用的称呼语是:①泛尊称,如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等;②姓氏加上职务、职称等,如李书记、冯校长、陆教授等。
2.亲切的问候语
标准式问候用语:直接向客人问候,其常规方法是在问候之前加上适当人称代词或者其他尊称,如“你好”“您好”“各位好”“大家好”“先生们好”“王先生好”等。
时效式问候用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的问候用语,如“早上好”“晚上好”“各位上午好”“王先生,早上好”等。
根据接待地点使用问候用语:在宾馆时可以说“您好,欢迎下榻我们的宾馆(饭店)!”或“您好,欢迎您的光临!”等;在博物馆时可以说“您好,欢迎您来参观访问!”或“您好,欢迎您的光临!”等。
非正式问候语:一些非正式问候语,如“吃饭了吗?”“来了?”“忙什么呢?”等不宜在旅游接待工作中使用。
3.热情的迎送语
客人第一次到来:“欢迎您”“欢迎光临”“欢迎您的到来”“见到您很高兴”。
客人再次到来:“欢迎您的再次光临”;加上姓氏、身份等的称呼,以示尊重。如“李小姐,欢迎您”;加上问候语,以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友好,如“张先生,您好!欢迎您再次光临”。
致欢迎语时,通常会综合使用称呼语和问候语,并伴随符合礼仪规范的神情动作,如注目、微笑、点头、鞠躬等。
送别语是送别客人时必须使用的语言,常用的有“再见”“您慢走”“欢迎再来”“欢迎下次光临”“一路平安”等。
4.委婉的请托语
标准式请托语:以“请”来表达请托内容,如“请稍等片刻”“请跟我来”“请让一让”等。
求助式请托语:最常见语言是“拜托”“劳驾”“请关照”等,通常是在向他人提出某一具体要求时使用。
组合式请托语:请求或者拜托他人时,可以将标准式与求助式请托语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请您帮我拿一下杯子,可以吗”“麻烦您让一让”“打扰了,劳驾您帮我照看一下”等。
5.真诚的征询语
主动式征询语:适用于主动向客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如“您需要帮助吗”“我能帮您做点什么?”等。其优点是节约时间,直截了当;缺点是如把握不好时机,则会使人感到有些唐突、生硬。
封闭式征询语:适用于向客人征求意见或建议,往往只给对方一个选择方案,以供对方及时决定是否采纳,如“您觉得这种形式可以吗?”“您要不先试试?”“您觉得这道菜的口味怎么样?”“您不介意我来帮帮您吧?”等。
开放式征询语:提出多种方案以供对方选择,显示尊重和体贴,如“您是喜欢浅色还是深色?”“您是想住单人间还是双人间?”“您觉得哪一种好,是这边的,还是那边的?”“您打算预订豪华包间、雅间还是散座?”等。
6.恭敬的应答语
旅游从业人员在使用征询语时应把握分寸,兼顾客人的态度变化,切勿滥用,否则会令人产生被强迫服务、强买强卖的感觉。
应答语是旅游从业人员在回应客人召唤回复客人提问时的礼貌用语。应答语是否规范,直接反映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和服务质量的优劣。旅游公关工作中使用应答语的基本要求是随听随答、有问必答、灵活应变、热情周到、尽力相助、不失恭敬。
用来答复客人的请求,如“是的”“好的”“随时为您服务”“好,明白了”“请您跟我来”“这边请”等。
客人对被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或是直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口头表扬、感谢时使用,如“这是我的荣幸”“您客气了”“谢谢,您过奖了”“不用谢,我乐意为您服务”“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等。
在客人向自己致歉时,应及时予以接受,并表示必要的谅解,如“没有关系”“没关系,这算不了什么”等。
对前来的客人进行接待,在客人开始之前或没听清时使用,如“欢迎光临,我能为您做什么?”“您好,我能为您做什么”“很对不起,我没听清,请您再说一遍好吗?”等。
在不能立即满足或无法满足宾客需求,拒绝客人无理或过分的要求时使用,如“对不起,请您稍候”“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很抱歉,我无法满足您的这个要求”“对不起,我们没有这种做法”等。
在需要客人合作时使用,如“有劳您费心了”“能请您……吗?”“请您不要这样做……”“拜托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