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信的创始人申万秋和魏法军
【海兰信】:海兰信成立于2001年,自主研发出VDR,并在国内首家获得中国船级社 (CCS)认证。2010年,成功登录创业板,创民营船舶配套 “第一股”。上市后的海兰信利用资本平台的优势,为实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航海智能化产品系列以及海洋信息化产品系列同时面向军标和民品市场,并在2008年以来船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新产品不断推出,兼并重组动作频频,2015年取得净利润增长60%以上的好成绩。
地球表面积的71%是海洋。海洋是个巨大的聚宝盆和便捷的交通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了海洋世纪。作为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中国,也拥有着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在中国管辖的 “蓝色疆土”上,丰富的海洋资源正等着人们去勘查和开发。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国家对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位于中关村的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海兰信公司),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海洋事业中默默深耕,无形中在海洋科技领域内担负起了 “排头兵”和 “领头羊”的角色。
15年的辉煌历程,缘自海兰信人深爱着的那片蓝色的海洋。为此,海兰信人一直坚持不辞劳苦地在海洋领域探索。从最初的走出一条路,到走宽一条路,再到走上高速路,不断地挑战自我,进而实现着自我的突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未来,海兰信人将继续沿着既定战略方向,走出更广阔的深海之路。
多年来,海兰信人始终遵循 “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自主研发高端系列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的格局,成为自主品牌的供应商和系统集成的服务商,在国内外行业领域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已占据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在船舶配套领域,海兰信公司是一个行业佼佼者。这家2001年成立、2010年登录创业板的民营船舶配套 “第一股”,在2008年以来船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新产品不断推出,兼并重组动作频频,2015年还取得了净利润增长60%以上的好成绩。海兰信公司已形成了船舶通信导航和对海防务雷达两大产品系列,成为在航海电气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国内领先的 “小巨人”,为中国船舶配套产业的自主发展探索出了有效路径。
因为大海与爱,海兰信人愿意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起航,积聚挺进大海的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由此,也形成了巨大船舶配套市场和产业。目前,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千亿元规模,主要配套设备的产量逐年增加,配套产品体系逐步完善,为中国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0年,为进一步规范海洋交通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事局颁布了一项新的规定:要求我国一定吨位以上的船舶必须安装符合要求的 “黑匣子”。“黑匣子”是老百姓的俗称。其真正的全名是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英文简称为VDR)。事实上,不仅飞机上安装有 “黑匣子”,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各种船舶同样需要俗称为 “船用黑匣子”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因为在同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SOLAS公约修正案》,规定3000总吨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必须强制性安装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VDR可随时记录并保存船舶的位置、动态、物理状况、命令和操纵手段等有关资料。当时参与专家组讨论的清华大学教授刘润生老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申万秋和魏法军 (海兰信两位联合创始人)。
当时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VDR,而在国内,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船舶黑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有几大公司略懂些皮毛。不过,据当时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表明,满足这个吨位要求的全国船舶数量至少有二三十万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两个年轻人感受到强烈的触动和震惊。他们看到了黑匣子在中国发展的巨大市场,也看到了中国航海电子市场存在的机遇。
于是,已经担任了某大型国企副总的魏法军毅然放弃安稳的生活,放弃了国企的铁饭碗,辞掉副总职务,只身下海而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并认识了合作伙伴申万秋。
两个科技方面的门外汉,在没有资金、技术和客户的情况下,向朋友借了100万元注册了公司,以租借来的清华大学南门 “三才堂”为办公室组织起了招聘。“第一个员工,我们是招了一个负责行政的小女孩。”魏法军说,这个女孩现在已经是军工体系行政的负责人。“说实话,当时看那个招聘的地方很小,这两个人也很普通,公司也没什么背景和历史,我心里就开始打鼓。”后来负责海兰信军工体系的马总回忆,她回去跟爱人商量了几天,觉得:“这两个人好歹是清华的,想干事儿也不至于那么不靠谱吧!”就这样,积累起10多个人的小团体开始了船用黑匣子的研发。特别要提到的是,海兰信在创业的前两年,公司的股权变动较为频繁。“原因无他,就是没钱。”魏法军直言不讳:“当时我们只能用股权去换钱,不断地融资找钱。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和全新的产品,没有资金支持,就意味着无法维持。公司研发出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产品前后耗时两年多,除了核心研发,还需要在船上反复进行测试,并去船级社认证。”
十多年后,回忆那段艰苦的岁月,申万秋仍旧是感慨万千:“那不仅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更是一个破釜沉舟式的赌徒式生死抉择。前景是光明的,但现实是无法看到未来。这让我们不仅失望,甚至绝望。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想遣散队伍,利用我们几个领导自己的积蓄,给大家发点遣散费,然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就像我们当初从哪里来,就依旧回到哪里去,就像创业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虽说回去后要承受各种白眼和非议,但只要脸皮厚点,依然是可以见江东父老的。当时很多下海失败的人依旧选择了上岸。但是,我们想到更多的是责任。作为男人,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市场拱手相让。我们做的不仅是生产产品,更是在创造一个品牌。我们做的不是市场,而是一项事业。如果我们放弃了,船舶信息市场的份额可能就会完全被外资企业占领。真的,在那一刻我决定,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要咬牙坚持到底。”
“钱在哪?船在哪?”这都是两个年轻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就像马总说的:“两个人好歹是清华的。”不久后,作为央企的中国远洋集团,找清华大学做调研,希望论证 “船队如何应用船舶黑匣子”。于是,清华大学牵线促成了中远和海兰信的对接。
“在与中远项目组沟通后,他们提供了100万元的项目经费。我们主动提出给中远集团股份。”魏法军说,因为有了中远这个股东,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部分问题,还帮助海兰信在烟台和大连之间的烟大轮渡上进行产品测试。海兰信第一个国际标准VDR的新造船客户就是中远集团的大连远洋,在国内起到了绝佳的示范效果。由海兰信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不仅填补了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空白,而且在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独树一帜,铸就了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从而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用户的青睐。
两个学管理的人,办一家科技企业,而且产品类型此前国内从未有人涉足。申万秋坦言,创办之初的海兰信确实面临很多严峻的考验,但正是在管理上的优势,帮助海兰信渡过了初创期最艰难的时刻。
事实上,在那段近4年的阵痛期里,海兰信在业务上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是中远、首钢冶金机械厂和一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使公司勉强维持。公司那时只能以股权的让渡和稀释作为回报。
公司成立初期的这几笔资金的投入,是海兰信能够走下去的动力。魏法军说:“他至今依然感激清华、中远集团等对他们早期的帮助与支持。”
后来,第一批国内标准的黑匣子做成了,但是市场只是市场,对于两个学工商管理的人来说,无疑是这个市场的门外汉。他们专门开了一场产品发布会,然而打击也接踵而至。当把产品推到客户那儿时,他们才得知政策有变:“加装黑匣子并不是强制性标准,只是一个建议性标准,而强制安装的只有少部分船型。”
“原本至少二三十万船舶数量的市场一下子没了。”魏法军和他的合伙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失望。然而,不服输的两人,获悉国际海事组织(IMO)强制要求国际航行及沿海航行船舶均应安装黑匣子,决定奋力一搏,迈向自主研发国际标准船用黑匣子之路。
魏法军清楚地记得,2003年年初,他们拿到了国际标准黑匣子的证书并签了第一笔订单。在此之前,这个行业中船舶通导电子产品全部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对魏法军来说,这种 “从0到1的成就感”,远远大于 “从1到99的成就感”。
然而,苦日子还没有结束。在航海行业,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国外。海兰信即使卖出一台设备,也必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对于刚进入新市场的海兰信来说,在既没有案例,也没有服务网络的情况下,每走一步都显得愈加艰难。
2004年,魏法军和合伙人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与瑞典一家知名企业在北京成立合资公司,建立国际化标准的生产基地;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优势,迅速组建并完善自有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充分调研后,海兰信决定将VDR作为进军船舶领域的首款产品。
如今海兰信这家公司已成为国内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民用船配领域创业板 “第一股”,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0年后海兰信上市,几乎每一位投资人都获得了超过几十倍的收益回报。“无意间,他们做了一个正确的风险投资。”魏法军不无骄傲地说。
远航,投身蓝色科技的海洋
海兰信15年来的科研成绩,绝对称得上是硕果累累。公司一直秉承 “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公司拥有近百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并同时拥有可提供全球及时响应的服务网络。
15年来,面向军标和民品市场,开发了航海智能化产品系列的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 (INS+)、雷达 (RADAR)、船舶操舵仪 (SC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ECDIS)、罗经 (GYRO)、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船舶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VM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GMDSS)和综合机舱监控报警系统等,以及海洋信息化产品系列的智能雷达监控系统、溢油探测雷达、海浪探测雷达、物理海洋仪器设备、海洋物探仪器设备、海洋测绘仪器设备、水下工程仪器设备、无人智能监测平台系统等。除获得行业权威机构的相关认证外,还分别与俄罗斯、意大利、挪威、德国等国家开展了不同方式的技术合作。
2001年年末,海兰信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并在国内首个通过中国船级社 (CCS)认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2年6月,海兰信第一台VDR在渤海 “兴鲁”号上成功实船安装。这也标志着我国第一台VDR设备实船安装成功。VDR产品市场大幕正式拉开。2003年,VDR通过了英国劳氏船级社认证,并成功安装在韩国 “大仁”号远洋船舶上。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VDR在远洋商船上安装使用。从自主研发我国第一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到提供航海智能化与海洋信息化系列产品,从几个人的研发办公室到建立近百人的国际化研发队伍,回首走过的15年,公司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实现了飞跃性突破。
初生的海兰信终于逐步走上正轨,然而正当申万秋和魏法军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消息几乎让一切幻想瞬间破灭——由于种种原因,那项带给他们无限希望的政策并没有按照原计划施行。这也就意味着,所谓“庞大的市场”可能将不复存在。
冷静思考后,在坚持还是放弃的徘徊中,申万秋最终选择了前者。他坚信,一个真正有潜力的市场,不会因为一项政策执行与否而发生质的变化。“当时我们形成一个共识,不能仅限于满足国内标准,要做出国际级水准的产品。船舶市场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只有拿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勇气,才可能绝处逢生。”
此后,是海兰信最艰苦,也是为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一段时间。申万秋和魏法军带领着年轻的团队知难而上,四处融资,埋头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5月,海兰信生产的VDR产品通过了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认证,并作为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VDR,安装在韩国 “大仁”号远洋轮上。这对中国船用电子产品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在渡过生存期后,2004年海兰信迎来了发展期。通过竞标,海兰信成为中国海军指定供应商,正式进入军用市场领域。同年,海兰信学习国际同行业经验,与国际著名船用电子产品生产商CONSILIUM合作,共同打造国际一流产品,建立了国际标准的生产基地。
在船舶领域,成本优势并不是根本优势。随着更多厂商的进入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成本优势逐渐缩小;同时,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远洋船舶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大海洋和港口,船东在选择船用设备时,不仅看重产品的性能、价格,更看重厂商的售后服务。配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厂商能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问题成为船东考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国外知名厂商都拥有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
然而,建立全球服务网络需要大量投入,国内配套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凭自身力量难以做到,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对此都望而却步。海兰信尽管也遇到很大困难,但他们始终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做全球性的配套企业。因此,在企业发展走上正轨后,海兰信加大了全球服务网的建设力度,力求做到 “产品销到哪,服务跟到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当时国内企业较少采用的商务合作模式,先后借助中远集团的全球网点及合资伙伴瑞典Consilium公司的服务体系,逐步培育自有的服务网络。海兰信产品良好的销售业绩给合作伙伴带来稳定的业务量,双方合作实现 “共赢”。
截至2015年年底,海兰信已在亚、欧、非、美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0多个服务网点,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可供全球及时响应的服务网络。及时、快捷的全球售后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客户利益。
更丰富的产品、更强大的服务网络,使 “服务”取代 “成本”,成为海兰信的差异化优势。通过 “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海兰信一路高歌猛进,连续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VMS)、S-VDR、船舶操舵仪 (SCS)、船舶电子集成系统 (VEIS)。不仅产品通过国内外权威船级社认证,海兰信更是入围 “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并于2007年与行业著名企业德国SAM公司开始开展ODM业务,加速国际化进程。
对全球各行业来说,2008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金融危机”“经济环境”等词充斥在商业环境中。然而对海兰信来说,正确的战略抉择奠定了公司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 “股改”,海兰信 “二次创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为上市做足准备。同年自主产品VMS参与 “神舟七号”项目,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海上应急搜救保障任务。2009年,海兰信迅速发展,在原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启动VEIS业务,与国内知名船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此,公司开始由单品提供商向综合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
2010年,海兰信成功登录创业板。上市后的海兰信开始进入腾飞时期。2011年,海兰信自主导航雷达 (RADAR)在国内首家获得欧盟权威机构认证。2013年自主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ECDIS)获得挪威船级社DNV认证。与此同时,海兰信先后在俄罗斯、意大利建立了国际化研发中心,自主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小目标雷达探测技术和导航雷达天线技术,目前已汇集近百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业务覆盖商船、海工船、公务船、渔船、舰船、岸基、海上平台等领域。
海兰信的产品和技术不断获得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及客户的使用认可,同时也加速了各类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升级,不断以国际化标准审视自我,持续走在行业的前列。
领航,勇于开拓潜在的市场
航海事业是一代又一代海洋人的继承和发展,而海兰信的发展同样需要新鲜的血液来灌溉。15年的成长、15年的沉淀、15年的初心不改,成就了今天的海兰信。申万秋先生表示,海兰信将一如既往地坚定企业理念,立足国际化发展之路,坚持创新并怀揣梦想,坚信 “领先源于持续创新”,努力成为在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世界级企业。经历15年沉淀,海兰信已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海洋事业探索者和坚守者,并形成了核心骨干队伍。目前,海兰信20管理团队 (多为 “80后”)正式集体已经形成。这既展现了公司培养行业新兴力量为己任的责任感,同时也表明这些新的血液能够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进,引领公司持续创新突破,并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从自主研发我国第一台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到提供航海智能化与海洋信息化系列产品,从几个人的研发办公室到建立近百人的国际化研发队伍,回首走过的15年,公司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实现了飞跃性突破。
接下来的几年,海兰信VDR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日本船级社、德国船级社等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认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2015年是海兰信第四个发展纪元的开启之年。这一年,海兰信在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上海国际海事会展以 “智能化”姿态全新亮相,围绕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两大业务主线,系统性展示了Hi-Cloud船舶远程信息服务系统、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 (IN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VMS+)、智能雷达监控系统、溢油雷达探测系统、海浪雷达探测系统、复合雷达系统以及船舶综合机舱监控报警系统等近年来的核心研发成果。
这一年,投资并购德国知名自动化公司Rockson,使海兰信在产品和技术上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一流的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 (IMCS)的解决方案,为航海智能化业务增添了一块重要版图。
这一年,投资并购劳雷工业公司标志着海兰信产品、技术进入全新阶段。海兰信与劳雷 “携手”开启了公司海洋信息化之路,使海兰信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在海洋物理、海洋探测、海洋测绘、水下工程等领域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合作,海兰信实现了海洋先进技术国产化并建设海洋立体化监测网络,助力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清华大学和清华科技园在海兰信初期的发展中提供了很大帮助。”申万秋回忆说,“一方面,清华大学电子系在技术上给予了海兰信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清华科技园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也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于船舶产品,客户都信任大品牌。启迪控股曾以第三方的角度为我们做背书,还向客户推荐我们是 ‘清华的项目’。这对初创期的小企业赢得信任、争取客户是很重要的。”
随着企业发展,申万秋意识到,仅靠VDR并不能改变船舶制造绝大多数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企业自身也很难往更高层次发展。于是,海兰信开始了4次 “转型之旅”。
转型最先从产品线的延伸开始。在VDR后,海兰信又集中研发力量,先后开发出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VMS)、船舶操舵仪 (SCS)等产品。这并没有让申万秋满足。他深知卖一套产品只能赚一套产品的钱,而如果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则意味着能大大延伸产品的价值链。于是,海兰信又整合多项自主核心导航设备,成功研发国内首套综合导航系统 (INS),从而实现了从单一自主产品供应商到系列化自主产品供应商,再到高技术含量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的转型。
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系统解决能力的增强,海兰信的业务领域也得以不断扩展。目前,其民品业务已从单一的远洋商船领域转型到包括商船、公务船、渔船、科考船、海工船/平台在内的全领域。
近年来,海兰信从民品为主、军品为辅逐渐转型为军品和民品齐头并进。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母 “辽宁号”正式入列。它所使用的VDR产品正是由海兰信生产的。
“很多人对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我们只是和船打交道。其实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船,而是整个海洋。”申万秋说,“海兰信注意到了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带来的新市场机遇,大力开拓海洋防务信息化新领域。”2013年,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小目标探测雷达技术;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小目标探测雷达、溢油探测雷达、测冰雷达、海浪探测雷达等新产品。以此为依托,海兰信也实现了从航海电气领域到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的华丽转型。
下一步,海兰信将围绕国家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聚焦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两大主业,积极开展经营工作,为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岸基和船载/舰载对海监控服务,以及海洋调查仪器应用与系统集成等。同时,海兰信还将不断拓展海洋监测产品线,构建起 “近岸+近海+中远海”与“水面+水下”相结合的 “海空天一体化”海洋监测网和海洋信息化数据平台,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探索和利用,以及海洋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决策信息,全方位服务于国家海洋观测网建设。
除了矢志不移的自主发展信念,海兰信的成功还得益于其 “两网一心”的发展战略,即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拓建全球市场网和全球售后服务网。经过15年的探索积累,海兰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哑铃”型跨国合作研发模式。“哑铃”的一端是意大利研发团队,另一端是俄罗斯研发团队。他们分别承接相关的尖端技术研发任务。“哑铃”的中间是国内核心研发团队。他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并形成最终产品。由此,本土研发团队牢牢把握住了技术创新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确保产品技术知识产权完全为海兰信所拥有。2015年,海兰信又投资并购了劳雷工业公司和德国Rockson自动化公司,并联合发起成立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这将进一步增强海兰信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化先进水平。在服务方面,海兰信已在美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建立了80多个服务网点,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团队和可提供全球及时响应的服务网络。完善的全球服务体系不仅成为海兰信后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支撑,也成为客户选择海兰信产品的独特优势。
依托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海洋监测网和海洋基础数据平台,海兰信正在加快实现向海洋大数据运营服务商的转型升级。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船舶配套行业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像海兰信一样坚持自主发展、注重国际化、拥有行业使命感的民族企业。我们也相信,中国船舶配套业将在自主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自主研发我国第一台VDR到提供航海智能化与海洋信息化系列产品,从两个人的研发办公室到建立国际化研发队伍,海兰信一直聚焦海洋领域,坚守 “成为航海智能化与海洋信息化领域中国创造的典范”这一企业愿景;坚持 “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
如今的海兰信,已具备国际化研发和标准化生产能力,拥有专业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和高效化运作团队,在此发展过程中赢得了一系列社会荣誉和行业肯定。下一个15年,海兰信将继续坚持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及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海兰信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全球性服务网络,VDR装船量达数千套,船舶智能化产品渐成系列,“海兰信”已成为响当当的中国配套品牌。“十三五”是我国建设造船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船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尽快提升我国船用设备配套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航运和船舶制造的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 《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2016—2020年)》。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掌握通导与智能系统及设备的核心技术,拥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争取到2025年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5%以上,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强国。
如今,中国的 “海洋事业”方兴未艾,国家也在大力提倡 “海洋强国”“科技兴海”“一带一路”……魏法军非常看好它未来的前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海兰信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世界级公司,将海兰信打造成为中国海洋科技领域的新型航空母舰,打造成中国的大国名片。
作者手记:采访过程中,记者对海兰信公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海兰信产品能够由国内走向国外,得益于对创立自主品牌的坚持,得益于军品的支撑,得益于上市后募集的资金,更得益于国内船东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海兰信,记者深深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自信和自豪,在与两位老总的谈话中,被他们的发展理念所敬佩,被他们的企业精神所打动,被他们的事业执着所感染,被他们的坚毅克坚所折服。15年的辉煌历程,只因深爱着这片神秘的大海。因为爱,所以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海兰信这一坚持自主发展、注重国际化、拥有行业使命感的民族企业,必将在自主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