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家里人说,这次的土地确权后地就真成自己的了,我扔下手头的活就赶回来了。”长期在外地打工,半年回不了一次家的高唐县清平镇周庄村村民周统明说起自己的土地提前“身份转正”的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啥要回来?因为今年的土地确权发证跟往年不一样。”周统明说,“其实这次是我们周庄村第三次颁证了,1999年和2008年先后颁了两次类似的证件,不过那时候,家有多少地,还是村里说了算,就算有了证,村里也会六七年审计一次,而且隔个十年或十五年就得动一动,因为每户有个婚丧嫁娶的,土地就得大调整。按老规矩说,土地是按‘碗’算,有几口人吃饭,就有几亩地。确权发证后,证上写着几亩地就是几亩地,就算嫁进新娘子,也不添地。为啥?因为新娘的娘家地不变。”
周统明回忆说,当天村里组织签字的时候,人挤满了屋子。“谁都知道这次的土地确权以后不会说动就动了,而且听说有的户家的地还多出了一些。这次发证,我们都觉得,自己土地的‘临时身份证’终于可以换成正式的了,就跟拿到自己的身份证一样高兴。”周统明说。
这就是聊城市第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单位的一个镜头,一个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缩影。
2014年,聊城市131个乡镇4035个村庄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占总村数的61.94%,占涉农村数的69.04%,涉及73.31万农户,270.76万人,446.65万亩耕地,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权是关键一步。
“土地是农民命根子,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物权。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确权是前提。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权属不明,直接影响土地流转,也影响规模经营的开展。”市农委主任侯德功说。
因土地确权工作涉及每家每户、每个地块,程序复杂,工作量大,而且农村不同程度存在着承包地的纠纷和争议,有的时间久远,矛盾交织,确权登记的工作难度非常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聊城市政府自2013年下半年来,就多次召集农业、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中各县(市区)采用的“图解法”、“航测法”、“实测法”三种不同测绘方法进行了综合论证和成本分析,最后确定在全市推广高精度、低成本、群众易接受的“航测法”进行经营权调查。
确权来不得半点马虎。2014年3月份,郭建民副市长针对聊城市现有的国土“二调”图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比例尺小、分辨率低,达不到农业部确权登记颁证技术要求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着抓住关键节点、夯实工作基础、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原则,作出了具体安排:一是全市统一航拍制作1∶2000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DOM)图作为工作底图;二是统一建立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综合平台。
统一航拍不仅节约了大量工作成本,还为下一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数据库建设和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为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开夯实了基础。
“有了航拍图,这地更是不能多一毫、少一厘了,给实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批试点的临清市农业局局长罗荣福告诉记者:“试点确权工作中成立了清查实测、纠纷矛盾排查调处等小组,对调换承包地、土地抛荒、土地自行交给他人耕种等不同情况,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解决的原则,有效调解了纠纷。地块指认与航拍图结合,精确度高达90%以上,再经群众集体认可后登记备案,真正做到土地边界的精确划定,有效化解了土地边界矛盾。”
二
为扎实推进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高各级农经队伍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从2013年上半年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开展前,市农委就对市、县、乡工作人员层层开展培训,反复学习工作流程,熟悉相关表格和资料,培养“明白人”,使试点工作环环相扣,扎实推进,减少了挫折,少走了弯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2014年3月1日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颁布实施后,3月23日,市农委第一时间就邀请到农业部编纂《规程》的农业部经管司副巡视员赵鲲,农业部规划院站长、研究员裴志远和农业部规划院博士、高级工程师赵虎三位专家来聊城授课,对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规模培训,直接培训到所有县、乡业务骨干200余人。此次培训为全国首例,为扎实推进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高各级农经队伍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聊城市在全市131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大厅,3863个村庄设立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点,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为流转双方搭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指导、纠纷调解等全方位服务。统一建设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将农户土地承包信息全部纳入管理平台,点击任何一个农户,可以查询每个承包地块的面积、形状、空间位置等信息;点击成果图上任意一块土地,可以查询该块土地的承包农户姓名、地块编号、登记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
为确保数据精准完整,消除农民顾虑,聊城市在工作中采取了“四榜公示”制度。第一榜公示农户《农户家庭承包土地摸底信息表》;第二榜公示测绘公司勾图完成的矢量化公示图,对农户有异议的信息进一步核实;第三榜公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公示确认表》和地籍图;第四榜公示农户登记信息和白色鱼鳞图,经农户确认后,以此为依据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三
“这是河坝,这块、那块都是我的地。”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庞庄村村民刘建果站在公示的土地鱼鳞图前认真地看着,用手一边指着鱼鳞图一边说。他脸上还露出喜悦的微笑,为他家的地被确权而心里踏实了,“原来分地都不像这次测量的这么精确,都是拿脚步丈量的,本来二轮延包时俺家是3亩地,这次一确权实测,俺家一下就多了一亩多地,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啥也不干一年就白白多了千百块的地租钱。”刘建果举着政府新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激动地说:“上面盖着政府的大红印呢,有了这证,俺就踏实了,俺们农民权利就有了保障。”
回忆起30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大包干”的改革,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冯庄村村支书说:“当时分地,大家还都纳闷,这集体的地怎么还能分给个人呢?依我看,当时是解放生产力。而现在‘土地确权’,能流转、抵押、贷款,让农民有更大收益,更是解放生产力,释放三农活力,促进农村改革。”
“6亩多地都流转出去,以后地里的事我也不用操心了,无论旱涝,每年都有6000斤小麦的稳定收入。”去年年底冯庄村的农民傅建国以满意的价格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年租金1000斤小麦/亩,先拿到钱再流转土地。现冯庄村3000余亩耕地已全部流转入东昌府区福和种植合作社,从事中药材种植。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运作。
“每年6亩地通过流转收入6000斤小麦,按小麦最低保护价的1.12元计算,收入为6720元,我和妻子孔凡香两口在承包我们土地的合作社打工,每人一天酬劳是80元,两人打工收入一年就是57600元,再加上流转土地的收入,一年就有64320元收入。这账怎么算都合算,比原来种地时,日子滋润多了。”傅建国乐滋滋地说。
在聊城市土地确权宣传培训会上印发的《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让农民有其“地”,农村税费改革是让农民有其“利”,那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则是让农民有其“权”,可以更好地明确农村产权关系、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收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此次土地确权最大的亮点,就是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等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样土地就成为了农民手中的一种资本。”村民薛延军如是说。
土地确权,是改革的关键一步,一纸权证,让农民把地“装进”兜里,吃了“定心丸”,成了“活资产”。
“土地流转价格并不统一,但平均每亩租金一年能达到1000元,这样推算,446万亩耕地每年的租金就超过44亿元,这些都是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另外,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每人每年都可以通过打工或做生意实现至少几万元的收入,73万户加起来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聊城市农委经管处的负责同志算过这样一笔大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