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浇地靠柴油机,钱花的多不说,还要到处去抽水,没个三五天浇不完,现在拿这射频卡一刷就完事,这活儿村里的妇女、老人也能干,俺村这玉米今年增收四五百斤不成问题。”说起射频卡灌溉的好处茌平县杨官屯乡潘西村支部书记郭存库兴致盎然。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是省钱。以前柴油机一亩地要两三斤油,每斤要七八块钱,现在一亩地用电一度左右,也就是八毛钱;二是省力。在这个项目区,每50亩地建有一眼井,每25米一个出水口和灌溉渠系配套系统,农田灌溉率达到100%,射频卡一刷就能浇地,不用改畦,还不担心跑水;三是省事,道路一直通到村头,在外务工人员不用因浇地忙着回家,村里的老人也能腾出时间到附近的林场打工,一年能增收八九千元。”
靠天吃饭、效益低下、收入不高,这是传统农业给人留下的印象。如今,这种状况在聊城农村悄然改变:打井、平整土地、埋设膜下滴灌设施、高效节水灌溉、修筑机耕路……这片土地打开了规模经营、高效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一
在农田地头的沟渠里,挖掘机伸出长长的臂膀将泥土抛向路边,拉土车来来去去络绎不绝,村民们站在旁边看得眉笑颜开……这是笔者10月26日在东昌府区梁水镇老程庄农田水利建设现场看到的画面。这仅仅是全市打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第二战役的一个镜头。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没有“旱能浇、涝能排”的灌排体系作为保障,再好的土地也种不好庄稼。为建立起功能完善、排水顺畅的农田排水工程体系,促进粮食增产丰收,聊城市自2013年就开始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计划投资3.2亿元,利用2013至2015年三个冬春季节,重点治理全市易涝地区的农田排水不畅问题,增强田间排涝能力,完善灌排体系,实现“地通沟、沟通渠、渠通河”目标。
在“三年会战”第一年度战役中,全市共治理沟渠1137条,治理长度2478公里,完成土方193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3368万元;2014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6471项,完成土石方626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0.11亿元,新增、改善除涝面积410万亩,相当于过去5年治理面积的总和,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94.41万亩,新建机井5333眼,维修病次井4494眼,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7.74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初的各项任务目标,工程年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均创历史之最。
为打好“三年会战”第二战役,聊城市把农田水利建设“第二战役”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分别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了市、县、乡三级责任层层落实,不留盲区;制定奖罚措施,对工程建设质量好、完成速度快的县(市区)和乡镇进行资金奖励,极大调动了各地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工程前期,市水利部门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坚持“三个反复”,反复实地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确保了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工程开展中,成立了8个督导小组,坚持“每条沟渠必到”进行督导。在工程验收时,将进行市、县两轮验收,对市级验收结果和县级自验结果差距较大的,或者弄虚作假的,扣减补助资金,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保证了工程质量。
2014年全市疏浚扩挖涝洼区域的农田沟渠3000多条,清理土方3000多万方,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多年未有。投资2亿元,治理中小河河道长度80公里,在全年汛期的几次短时强降雨中,全市农田排水畅通,无一处农田受淹。而且切实解决农田排涝“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治理沟渠599条,长度1200多公里,清挖土方1200多万方,进一步推动“旱能浇、涝能排”农田灌排体系建设步伐。同时,投资14.51亿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10万亩,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71万亩。实施滴灌工程建设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都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以前是雨天满地水,旱天咧着嘴;现在只要一开机,水就哗哗流。”提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茌平县贾寨镇苗庄村村民苗吉生赞不绝口。为确保适时灌溉,把灌溉用水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聊城市把“小农水”建设作为全市的重要民生工作来抓,按照“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排灌工程建设标准,依托重点水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涵闸、机井、泵站、输水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014年,聊城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投资2.14亿元,实施节水灌溉面积24.39万亩,埋设低压管道1900多公里,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田灌溉能力。而且全市8个县(市区)还再次全部争取到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四年项目全覆盖的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4万亩、新增受益群众13万人。
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正在悄然改写着聊城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二
金秋十月,走进茌平县韩屯镇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一条条水泥路连通平畴沃野,一道道“工”型引黄渠纵横交错,一块块高产田整齐划一……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生态画卷。
“小麦亩产1500斤,玉米亩产1400斤,这10亩盐碱地经过改造年均增收1.8万元,过去连想也不敢想!”尝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甜头,前东村村民田友江十分高兴。
穿行在聊城大地,随处可以感受到农业综合开发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作为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聊城市始终坚持“政府督导、部门实施、定期调度”的工作原则,立足实际,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统筹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从改善“田、水、路、林”等农业设施、生产运输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支撑,高质量强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农民最大利益。
尊重民意,打造惠民工程。为实现农民意愿,真正让农民做主,聊城市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始终坚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将开发目标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将开发理念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将开发布局向突出优势特色农业转变,将土地治理项目由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向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转变,将建设过程中的立项、实施、竣工等重点环节进行公示,及时公布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进度、建设标准等重要信息,让项目区群众人人心中明白。同时,让农民代表参与项目实施“全程监督”,参加项目的设计、招标、监理、验收等项目管理工作全过程。
科学投入,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聊城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不撒“胡椒面”,集中投入,开发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统一制度、统一记账方式、集体审批,确保资金管理规范。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经过规范化、科学化的中低产田改造后,项目区实现了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和土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2014年,聊城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田1万亩,建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万亩,累计投资1亿多元,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筑牢了农业生产基础。
建管并重,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市农业综合开发办通过实行项目建设的“公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严把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和人员安全。在项目建设队伍的确定上,实行县(市区)公开招标,市开发办、财政局派人监督,县级纪检部门和公证处全程监督,确保招标过程公开透明,招标结果合理公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全方位监理,在市开发办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两家监理公司的基础上,根据开发项目零星分散的实际,各项目区又总结出“四位一体”监理办法。即专业监理人员、开发办管理人员、乡镇技术人员与群众代表相结合,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在高标准农业建设示范项目中,及时督导建设单位向项目涉及的全部村子派出管护员,每村1-2名,签订管护协议,明确职责范围,避免了项目移交之后出现管护效果不佳、经常损毁的问题,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014年项目区全面开工,全市国家立项农业开发项目投资21825万元,争取省以上资金16596.6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项目区共建小型排灌站23座,新打机电井1356眼,开挖疏浚渠道372.2公里,渠系建筑物1987座,衬砌渠道41公里,埋设地下管道570.7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445.8公里,修建机耕路344.6公里,硬化干道70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8.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3万亩,年节约水量700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8.2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8万亩。新增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3.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16.3万公斤,棉花10.3万公斤,油料1.6万公斤。
壮大了龙头企业经济实力。通过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建成高效种植、养殖基地8处,饲料加工生产线一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被扶持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新增总产值6129万元,新增利税1433万元,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物质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土地治理项目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适应市场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17827户,受益农民68720人,年人均增加纯收入388.5元。产业化项目,仅上半年就新增农民就业岗位1120个,直接受益农户7377户,受益农户增加收入3520万元,人均增收1200元。
三
2014年6月13日,聊城市农委、国家统计局聊城调查队组织有关专家,对农业部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攻关田地块进行实打验收。东昌府区斗虎屯镇王大人村村民李春光承包的地块,亩均单产小麦达到885.837公斤,是聊城市正常小麦亩产量的1.7倍多,不但创造了全市冬麦区最高产量,而且也创造了全国冬小麦区最高产量。全市总产61.58亿斤,占全省增收夏粮一半以上。
2014年10月12日,聊城市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来到阳谷县张秋镇刘楼村,见证了全市一个纪录的诞生:该村村民刘德令的一块玉米田,通过专家组实打验收发现,亩产达到1041.757公斤,单季收成突破吨粮。总产61.36亿斤,较上年增加2.48亿斤。
“今年小麦、玉米两季合计平均单产1020.9公斤,实现了历史性的大丰收,不仅单产创造历史纪录,实现了单季吨粮,而且整体亩产大幅提高。”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师仰胜这样介绍。
“好儿要好娘,好种打好粮。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可以说示范田的麦子、玉米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农业部门为其配备市或县级专家从整地到收割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就连用的济麦22、良星77、鲁源502的小麦种子,登海605、郑单958、聊玉23等玉米种子,都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聊城市高级农艺师刘家魁介绍说。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聊城市实行了专家帮包制,成立了由农技、土肥、植保等专家组成的指导组,每位专家带领1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负责1-2个乡镇,实行“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示范推广模式,有效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同时,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实行统一良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服务。
2014年全年小麦、玉米两季合计平均单产1020.9公斤,顺利实现“吨粮市”国标。小麦攻关田最高单产达885.84公斤,创全国冬麦区最高记录;玉米攻关田最高单产1000.9公斤,实现首次突破“吨”,居全省前列。
说起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22.94亿斤,较上年增加6.26亿斤,实现“十二连增”的成绩,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师仰胜认为首先要归功于高产创建示范田的带动,2014年全市成功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117万亩,另外,全市实施的全国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有31片,示范区总耕地面积达10.3万亩,亩均产量已达655.3公斤。而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实现亩均产量600公斤,即为完成任务。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推广使用了优良品种这也是丰产的关键,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2014年市农委同市财政局,根据国家、省要求对中央财政小麦、玉米补贴良种及相关服务进行采购,积极做好粮食直补工作,严把供应商资质和种子质量,严格资金拨付程序,保证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额拨补到乡到户。各县(市区)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补贴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及早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尽量做到品种种植集中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同时,全面建立了良种补贴公示制度,以村为单位,将补贴农户、补贴面积、供种数量、中标价格、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折扣售价等进行供种前和供种后两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了聊城小麦、玉米连年丰收、亩均单产节节攀升的重要因素。
引导农户科学种田,推广普及田间管理新技术,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减少过度施肥等浪费农资现象,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一是实施了秸秆还田,大力倡导施用有机肥,有效提高了地力;二是全面推广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等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三是坚持三年两次深耕深松,提高了抗旱防涝能力;控制播量,采用宽幅精量播种、适期播种,规范化播种为培育壮苗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着力加强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五是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粮食种植参保率达100%,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
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对经营假肥、假药以及以次充好,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统一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合、遍布乡村的综合性网络,保证了农资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