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竣工通车,不仅使中断了四年的聊城到济南客运列车重新启动,聊城站还首次有了始发列车;12月26日济聊一级路聊城段正式通车后,除济聊馆高速外,市民又增加了“一小时到济南”的便捷选择;备受关注的济聊城际铁路,R1线初步勘探现场工作已结束,日前进入数据整理分析阶段,建成后济南到聊城只需要27分钟,可实现“白天工作在泉城,晚上居住在江北水城”的目标,济南、聊城之间没有快速直达列车的历史也将宣告结束;军民合用机场、徒骇河通航前期工作顺利开展……随着这些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聊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飞机,通过徒骇河直通渤海,自聊城到北京通过高速公路,车程可缩短1.5小时。
一个环网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大交通框架正喷薄而出,聊城正阔步迈入一个“立体大交通”的新时代。
条条“巨龙”,劲舞鲁西大地。曲曲战歌,吹响奋进号角。聊城人民群情振奋、豪情满怀!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自古以来皆为政之大略,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聊城市委、市政府深谙此理。
聊城市抢抓“一区一圈一带”重大机遇,以“5521”工程和十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构建“水陆空”立体大交通。2014年,全市新改建公路总里程1700公里,其中实施德商高速、环城道路、国道309线、省道254线等国省道建设项目4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共完成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210%。随着郑济客运专线,济聊、聊泰城际铁路,青兰、德商高速以及聊城机场等“5521”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聊城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等城市群的沟通联系更加紧密,聊城约半小时通达济南,一个半小时通达北京,一个半小时通达郑州,成为山东西部名副其实的西引东进、南联北接“桥头堡”。
大道通衢处,一个城市必将兴起!
一
打通往来“主动脉”。随着邯济铁路改造完成,2014年12月10日17∶45,自2011年便停驶的聊城至济南的列车重新开通,175名聊城市民成为这趟列车的幸运乘客。“儿子两岁了,还没坐过火车呢,这次去省城串亲戚正好体验一下。”市民王女士和孩子显得都兴奋不已,她还说,“这次两地间火车重开,最快的一班车只需要96分钟,硬座票价只有19.5元,跟在聊城城区打个车差不多,真是感觉自己离济南越来越近了。”
随即,12月26日济聊一级路聊城段顺利通车,聊城又增加了“一小时到济南”的便捷通道。这接连的好消息,让不少聊城市民感叹:总是听说聊城是“省会都市圈”城市,如今真感觉自己是“圈里人”了。
聊城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东接港口、西连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省会济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济南与聊城交通往来主要通过济聊高速公路以及S804,而济南中、南部区域尚无一条贯通的道路与聊城连接,而且由于黄河的天然阻隔,交流极为不便,也制约了聊城经济的发展。
如何打破这一瓶颈?聊城市委、市政府抢抓“一区一圈一带”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确定实施“立体大交通”战略,在现有交通干线的基础上,推进以“5521”为主要内容的新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内畅外联的交通大动脉,从而构筑以济南为核心的“一小时生活圈”。
宛如一场决战,聊城市把交通建设工作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路网建设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铁路方面,相继实施了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和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聊城段项目实现双线通车,从新邯济线乘火车,东可直达烟台、青岛、东营,西可至邯郸、包头,南可至昆明,其中K8307/8308聊城至济南,K8303/8304聊城至东营为聊城站始发终到客运列车,为聊城站首次开出的始发列车。另外,随着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的前期工作的加快开展,及聊城至德州铁路、京九高速铁路、聊城至石家庄、聊城至邯郸高铁等项目的全力推进,聊城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铁路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之大、投入力量之多、建设速度之快,在聊城交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2014年全市新改建公路总里程1700公里,成为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战场。全长45.5公里的济聊一级公路聊城段于12月26日顺利通车,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的奋斗目标,是全省2014年唯一的一条普通路网新建工程;莘县至南乐高速、青兰高速聊城段分别于11月10日、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德郓高速公路正式被列入《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德商高速公路聊城至范县段路基、桥涵施工已经完成,全年完成投资10.6亿元,建成后,可直接从德商高速到京沪高速至北京,车程比原来缩短1个小时,将结束莘县、阳谷不通高速的历史。目前,青银高速、济聊高速、青兰高速和德商高速形成了“丰”字形高速公路网络,4条国道、13条省道在聊城大地上纵横交错,打通了对接济南、连通中原的运输大通道,进一步拉近了与周边省市的沟通距离,聊城成为鲁西新“通衢”。
二
畅通城乡“小血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路交通是构建城市框架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脉络。如果把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比作“主动脉”的话,那么城区、县乡公路则是纵横交错的“小血管”。
漫步聊城城区,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高标准道路四通八达,“四季常绿、三季花香、一路畅通”的公路风景随处可见,如生态长廊、巨龙腾飞,人们能确切地感知:越来越多的道路变宽了,坑坑洼洼的路面不见了,断头路打通了,城市框架变得更大了,人们出行更顺畅了。
徒骇河世界运河博览园34公里长的滨河大道全线贯通,如玉带、似长龙,镶嵌河岸,蜿蜒起伏,峰回路转,穿桥而过,江北水城又添一处标志性靓丽风景区。开了15年出租车的刘师傅唠起来有满肚子的话:“以前从城北去聊城大学要么走柳园路,要么走花园路,但随着车辆的增多,堵车成了家常便饭,现在我特愿上这滨河大道,起码能节省20分钟,不堵车的顺畅感觉真好啊!”
经营土杂批发的许先生对二干路全面贯通更是充满了期待:“家门口的二干路是条颠簸不平、不足5米宽的小土路,赶上雨雪天没少耽误给客户送货,现在改造成了宽60米、两侧各带30米宽绿化带的城市标准道路,相信俺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的!”
进入聊城高新区,一条条“铁红色”沥青路格外显眼,它们有的紧挨着人行道,有的穿插在路旁绿化带内。维护人员介绍,这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全市首条自行车专用道。全长25公里,路面材料耐高温、抗损坏,并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柔韧性,不仅适宜骑行者,还因实现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的科学分离,为城市交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聊城城市建设激越的鼓点中,路网建设始终是“急先锋”。按照三年内把市城区道路改造一遍的目标,聊城2014年共实施28条主次干道和60多处小街巷建设改造工程,开辟了一批新通道,打通了一批断头路,道路全长共计170.23公里,道路总面积493.7万平方米,是上年工程量的3倍多。外环路道路、内外环道路、内四环延长线道路等似一条条宽逸的锦带,飘展在人们视野之极,敞亮了人们封沉许久的心扉。与此同时,光岳路、柳园路、昌润路、湖南路等也改头换面、新妆面客。同时,坚持城乡一体同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448.4公里,占全省建设里程的九分之一。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7908.2公里,市区到各县(市)间全部实现了由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相连,县与县之间全部实现了由高标准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村村通正在向更高层次的村内通、户户通发展,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景观靓丽的棋盘式城乡路网。
三
昔日运河繁华地,今朝聊城枢纽城。
素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美誉的聊城市,明清时期借京杭运河漕运之利,繁荣兴旺400多年;而随着交通的闭塞落后,又让聊城曾经的繁华远去。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昔日的京杭运河铺就了聊城繁盛的黄金水路,而今京九、邯济铁路和众多高速公路的穿城而过则为聊城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一区一圈一带”政策的叠加机遇面前,聊城确定了“立体大交通”的战略,重点围绕实施“5521”工程,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成网、高铁叠加、飞机起降、轮船出海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体系,打造雄居鲁西和中原地区东部名副其实的重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为600万聊城人民的期待和梦想。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依托京杭运河、德商高速和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枣济聊德、临枣济菏和德聊菏3条发展轴带;规划建设聊城港,建成京杭运河山东段“一干多支”高等级航运网络。现在的徒骇河是在金元时期开挖并冠以“徒骇”之名,其干流总长度为436.35公里,其中聊城段169.26公里,《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指出,积极推动徒骇河复航前期研究。
历史上的聊城“富庶甲齐郡”,是先进与发达的代名词,但随着漕运的衰落,聊城长期处于欠发达的状态。聊城市境内有徒骇河和京杭运河两大水系,做好水运文章,一直是聊城思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目前,国家发改委开始立项研究大运河复航的可行性,规划建设聊城港建成京杭运河山东段“一干多支”等子段航运网络;而在《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制》中,又加强了徒骇河复航的前期研究,编制完成了《聊城市徒骇河通航水资源量评价报告》和《徒骇河航道调研报告》,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启动了徒骇河航道开发前期工作。
“做梦也没想到,咱聊城也能有民航飞机场,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飞机了。”听到2015年聊城陆航团机场要扩建军民两用机场的消息后,聊城开发区退休教师邢广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随着聊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提升旅游配套设施,聊城市按照“军民合用、民用相对独立”的思路,计划在东郊军用机场的基础上改造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2013年修改、完善、审查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支持性文件并得到国家批复,被列入中国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省“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完成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完成校飞、试飞、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
项目设计定位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度2400米,投资估算6.35亿元。近期新建航站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项目投资估算6.5亿元,计划年接待旅客20万人次,不仅为聊城人民增加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更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给力经济发展。
从仅靠公路出行、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水陆空比翼齐飞,聊城书写“大交通”谋篇在胸,已然起笔……
交通,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去。
交通,更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