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的发动,一定缘于不可回避的现状。
在让蓝天白云常驻工程中,治理大气染污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一
曾经的聊城很落寞。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落后,一度成为了山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船的沉重“船尾”,被“边缘化”的聊城,道不尽的失落、迷离。
曾经的聊城也很骄傲。绿野碧水、蓝天白云的自然禀赋,让聊城人自豪“我们是荣获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美丽中国城市TOP20、全国宜居城市”称号。
转眼间,聊城变了。
渴望发展的聊城,积极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由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鲁西小城,成长为一座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商贸物流、工业化新城。
但这只是水城的一面。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资源环境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粉尘、异味、污水、废气……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追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而来。
形势的确不容乐观。聊城的节能减排一度在山东省17个市的地位双双都是第16名,即是2013年,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发布的数据统计分析,山东17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158天,垫底的聊城只有79天。发展是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期待,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对于“美丽聊城”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涨,大气污染像石头一样压在聊城上空。
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的古训言犹在耳,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实例屡见不鲜。聊城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给出鲜明答案:把生态打底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重典治理大气染污,恢复昔日碧水蓝天,这不仅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具体工作,更是历史赋予我辈的重要责任。在大气污染治理这道严峻而又严肃的考题上,我们只有勇于担当,要研究措施,扭转被动局面,这是跨越赶超的必然要求和最紧迫的任务,别无他选”。
“我们要痛下决心,瞪起眼来狠抓大气环境污染整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换取一时一事的政绩;绝不能因环境问题,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影响全市跨越赶超的大形势。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宁肯发展的步子慢一点,也要全力守护好聊城这片蓝天、碧水、净土”。
林峰海、王忠林多次专门听取环保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市大气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上敢于直面发展中的“阵痛”,勇于担当,并把治理污染作为最大民生、公平民生、普惠民生工程来抓,当作政治任务强力推进,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将环境保护纳入党委政府的综合考核体系。
“发展是政绩,环境保护也是政绩。”以打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目标,聊城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切实把“环保为民、环保惠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全力加以推进。
二
这是立说立行的绿色抉择。
2014年年初召开的跨越赶超第二战役动员大会上,聊城市委、市政府把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列为全市重点打好的“八场硬仗”之一,把环境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努力实现稳中求进与科学发展的共赢。
1月28日,印发《关于调整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三名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月10日,印发了《关于市政府领导帮包市直单位县(市区)加强大气和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市政府领导帮包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制度,所有副市长和市直有关部门全部参与分包,每半月对帮包的县(市区)进行一次环保工作督导。定期召开市长办公会听取帮包情况汇报,调动各县(市区)工作积极性。
3月6日,市政府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与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了《2014-2015年生态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将任务细化到季、到月、到天,分解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地、每一个场地,落实到每一个分管领导、每一个责任科室、每一个具体责任人,靠上盯紧,实现了全方位、全覆需监控。
6月份,又印发了《聊城市201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和《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8月份,市政府对承担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的18家市直单位和7家企业上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考核,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予以通报。
伴随一系列“动真格”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于大气治理、对于环境保护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体制、机制逐渐理顺,责任、任务分解清晰,大气污染防治大格局逐渐形成。
市人大多次听取环保执法情况汇报,并组织开展了“环保世纪行”活动,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市政协组织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市纪委将空气质量改善、扬尘治理纳入大督查范畴,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综合办公室和联合执法队三级工作机制。
自2013年年底以来,从市环保局、住建委、市政公用事业局、公路局、交警支队、行政执法局、监察局和区政府等八个单位抽调人员组建综合办公室和联合执法队,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和联合执法队三级工作机制,分成8个工作组,分别划定责任区域,每天6点至21点,对建成区工业废气治理、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秸秆垃圾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管,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督管网格,并采取每日巡查、当天会商、每周总结、限期整改、移交追责等五步工作法。此外,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委、公安局、公路局等相关部门各自负责或牵头负责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任务分解清晰,配合积极到位。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已经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已基本形成。
三
大气污染治理全面推进。聊城地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3年以来,频发的雾霾天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研究编制《聊城市蓝天行动计划(2013-2015年)》、《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编制了《聊城市大气污染源清单》,并邀请中国环境科学院有关专家指导开展污染源解析工作。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划定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严格制定奖惩措施并落实到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书”,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施了大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每周通报各县(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主要指标浓度及排名,每月在主要媒体公开同比改善幅度排名。对于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县(市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对于连续约谈仍然没有改善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底评先树优资格。
在大气污染攻坚战中,环保部门一方面冲锋在前,一方面积极当好参谋,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做到“三统一、一落实”,即:“统一牵头抓总、统一监测、统一监管,落实职能范围相关责任。”在1月5日至3月15日,对市城区周边大型燃煤企业限产50%和APEC会议期间全市重点燃煤企业限产30%-50%。期间,市环保局派专人蹲守值班,24小时不间断监管,确保了限产措施落到实处,有效改善了空气环境质量。采取了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帮包县(市区)制度和驻厂员制度,实行夜间执法、凌晨执法等错时执法措施,突出抓好了燃煤企业监管。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督导力度,列入省政府批复实施的《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一期行动计划中的162个项目,已建成121个。
为更好地解决跨界污染,聊城市与德州、济南等六市建立联席会商、信息互通共享、联合执法监督、协同应急处置、跨界纠纷处理等工作机制。对边界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追踪溯源和互查,协同做好边界地区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防、处置工作。
聊城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督导”的大格局,形成了铁面执法、铁心减排、铁腕治污,向污染宣战的高压态势,一个痛下决心、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时代来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