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治必依据法规。县委紧紧围绕党内法治建设,逐步建立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党内权力结构运行机制,推动县委决策合法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完善县委决策工作程序和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县委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县创建活动全过程,建立健全和完善县委工作运行机制。2011年以来,制定了《加强县委集体领导运行机制》等文件,以及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年度工作和专题报告干部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决策科学评估标准,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承受能力的关系,正确履行法定职责。2009年,制定了《重大事项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决策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使县委领导班子决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贵州省委十项规定、黔南州委九项规定。结合瓮安县的实际,制定了《国家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领导干部因公(私)出国(境)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印发了《报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强制性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情况的通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减发、扣发、停发工资审批核拨工作的通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通知》。回避制度明确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扎牢干部监督管理制度“笼子”,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发挥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法律顾问在政府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增强党委、政府公信力。在瓮安门户网站开设“书记、县长、群众直通交流台”,设置“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栏目,建立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中心,将党委、政府的权力置于群众民主监督之下。依法及时处理被采取强制措施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2014年以来,全县共清理吃“空饷”30人,已整改29人,1人因患精神病暂未整改。依法依规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群众诉求直通平台和“12345”群众服务平台,畅通民意渠道。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任用干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干部任免公示栏等形式,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组织全县9224名干部职工签订作风效能承诺书,对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会纪会风、作风效能、公车使用、操办酒席、娱乐赌博、廉洁自律等8个方面的内容,作出公开承诺,公职人员必须对“拒绝收送礼金、红包、购物卡”作出公开承诺,实行民主监督,设立专门廉政账户,若有违犯,坚决查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