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语民族文化的背景

英语民族文化的背景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语是西方人的语言,英语民族文化心理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产物。今日的西方文化,是以欧洲文化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文化体系。欧洲文化本身是一个取精用宏的文化,有其辉煌的成就,也具备高度的扩张力。后来欧洲的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退潮,但欧洲文化在欧洲以外的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地,无论在人种景观和文化实体上,均维持了西方文化的风貌。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庙。
英语民族文化的背景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英语是西方人的语言,英语民族文化心理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产物。

一、西方文化的内涵

所谓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等地的文化系统。西方文化是西方人为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其功能在于确保西方人的生存和发展。

今日的西方文化,是以欧洲文化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文化体系。欧洲文化本身是一个取精用宏的文化,有其辉煌的成就,也具备高度的扩张力。欧洲文化的政治理念、科学成就、艺术创造、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等,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向外传播并产生影响。15世纪末以来,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世界的发现,“欧洲的扩张和世界的欧化”成为世界近代史大乐章的主题曲。所谓“欧洲的扩张”,是指欧洲力量的伸张,欧洲一度曾掌控世界的绝大部分:欧化了美洲,瓜分了非洲,占据了大洋洲,也震撼了亚洲;所谓“世界的欧化”,是指欧洲的文化思想和典章制度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主导进步和革新的力量。后来欧洲的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退潮,但欧洲文化在欧洲以外的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地,无论在人种景观和文化实体上,均维持了西方文化的风貌。例如在北美,人们多来自欧洲,讲英语或法语;在墨西哥讲西班牙语;在南美,有四个主要族群为欧洲血统:土生印第安人;白种欧洲人(多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非裔美洲人,即当初的“黑奴”及其后裔;混血种人,其中有梅斯蒂人(主要是欧洲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以及穆拉托人(为有非一美欧血统者),他们均使用欧洲语言(除巴西讲葡萄牙语,其他绝大多数讲西班牙语);澳洲人主要为英国血统,讲英语。西方文化对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不断释放出能量之后,对全人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的发展演变

西方文化主要受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与爱琴文化之影响而形成的古希腊文化;后来罗马精神融入希腊文化,而形成古罗马文化;再后来,希伯来的犹太教、基督教精神与阿拉伯精神侵入罗马世界,而有了中古文化;再加上近代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日耳曼精神的发挥,乃形成西方近代文化。20世纪早期,德国史学家斯本格勒在《西方的衰亡》一书中将西方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这一时期的精神,他称之为“阿波罗精神”。阿波罗乃太阳神,他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阿波罗精神”代表的是古希腊精神。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这个时期的精神,他称之为“东方贤人精神”,“东方贤人精神”代表着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第三个时期是近代,他称之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代表的是近代欧洲人追求科学知识的进取精神。

(一)古希腊精神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亦即所谓的古典主义文化。西方文化的很多东西,诸如办学制度、议事制度、公民机构、精神追求乃至对科学文化的重视都可以归结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影响。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方式、讲求实效的精神、对人本观念的尊崇以及喜欢研究自然的习性似乎都离不开古典主义的熏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西方人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除了政治上的民主制度、民主议事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外,在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影响都有所显现。

希腊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对自由理性之尊重与对普遍之理性之肯定”。希腊的科学以数学、几何学为主,它们都以永恒性、绝对性之数与形之关系为对象。哲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乃至辩证法,最早均起源于古希腊;对人类哲学思想最早进行专门研究的也是古希腊;最先在哲学方面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还是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可谓留给西方人最有影响的哲学成果。他们的学说都以寻求事物普遍永恒的理念或形式为核心。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从哲学渊源上说,最早的源头也在他们身上。

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文学、艺术也是从希腊开始的。文学起源于对战争胜利的歌颂,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彼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们都在雅典生活过。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他也是雅典人。古希腊的剧场形式和剧作对西方戏剧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米隆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的《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塑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突出了人体之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

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庙。一般用大理石建造,各种石柱支撑,简洁典雅,从流传后世的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的风格上可窥一斑。古罗马建筑承载了古希腊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对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多有创新。

如果说希腊文化点燃了西方文明的最初烛光,后来的罗马文化则使得烛光变得更为明亮。虽然罗马人以暴力方式消灭了雅典、斯巴达和其他希腊城邦,但罗马人并没有完全排除希腊文化。恰恰相反,罗马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吸收和融合了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因此变得和希腊文化一样光辉灿烂。无论是哲学、史学、神话,乃至文学、艺术,罗马文化都可以看成希腊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罗马文化缺少自己独特的创造,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是珠联璧合、密不可分的。

(二)近代科学精神

在德国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作者用“古典”的形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完全属于新时代的理想的人。主人公浮士德被赋予一种笃于实践的人世精神,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西方源自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昌明与文化鼎盛的时代,“浮士德精神”也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代名词。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进入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这种黑暗是蛮族统治阶级建立的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恶果,也是基督教成为控制西方人心灵的思想工具后带来的必然趋势。战争和阴谋是这种黑暗的最明显标志。基督教神权上层集团和世俗统治阶级的贪婪、虚荣和权欲,为他们的一次次屠杀、一次次掠夺和一次次阴谋进行了最好的注释,也为普通民众无数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提供了最好的说明。

在中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但丁在他的《神曲》中喊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野兽般地生活,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表达了当时西方人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的憎恶,也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新生活的憧憬。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于13世纪末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为人类的文化和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把人类文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重视个人良心与自然的实现,与中世纪精神相比,更加使人的注意力由面向超越自然的公共的神而转向现实的特殊个人与自然,在追求神的宗教动机之外,肯定多方面的人生动机,由此一方面解决了中世纪精神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近代文化的新精神。这种注重精神理想的客观化而形成客观理想,并诉求客观理想的实现的近代科学精神,一方面发展出近代自然科学,并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也发展出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各种社会科学,并以此要求改造社会,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这正是近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重大意义所在。

西方文化精神是希腊理性精神(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罗马平等精神)、犹太—基督教信仰精神、近代科学精神的相互融合的综合体,在它们之间,既有后者对先前精神的继承,也有不同精神的矛盾冲突与融合。

三、西方文化的特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人为的环境”或“人改变了的自然”,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结果。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它起源、发展、成熟于欧洲,20世纪扩展到南北美洲、澳洲等广大地区并影响了全世界,是一种扩张性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由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的工业社会,使西方文化日趋完善成熟。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总体来看,西方文化从其根源分析到其发展过程。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指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具有时空的中断性、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本质的精神。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形式。但就其本质上看是一致的,是贯穿始终的。据此我们可将西方文化概括为时空的中断性、进取性、个体性和开放性等几方面的特征。下面对这些特征分别做一简要论述。

(一)中断性

在西方文化中,宇宙universe指的是空间存在,是空间存在的万事万物,并无时间的含义。古希腊人生活在孤绝无依的海岛上,与空间的自然抗争,追求的都是自我在空间的扩展和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凡表示宇宙观这一类概念的名词都是时空统一的,如天地、世界。中国文化强调时空的连续性,如物质的时序变化、社会的兴衰递进、历史的继往开来、人类的传宗接代,而西方文化强调时空的中断性。中断性表述的是事物的有无状态、物质的秩序排列、社会的横向扩张、人类的生存竞争。所以西方人强调现实的生存竞争,而对继往开来并无多大兴趣。中国文化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主导,西方文化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主导。西方文化的空间主导型使西方人对空间的追求到了执迷的地步,只是在求证空间物体的运动速度时才想到时间;在追求最大效益、赚取金钱时才想到时间。在空间主导的理论体系下,时间被空间化。当然,任何人都不会没有一定的时间观念。众所周知,西方人对空间标定下的时间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因为这种时间与金钱、效益与效率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在有限的空间内,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资金周转带来的利润越多。

相对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了征服自然,首先得认识它。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导致了其哲学和科学的长足发展。近代西方人在征服自然方面远远超过中国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使人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个体性

个体性是西方文化的又一个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已出现,到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一定完美的程度,到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则愈演愈烈,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状态。

所谓“个体性”就是指其文化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个人本位。个体性强调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的肯定,对个人独立性的宣扬。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个体性就是反整体性的一种特征,它只强调个性的某些方面,而比较忽视总体的共性的某些方面。

从文艺复兴开始,个体性突出表现为对个人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马克思对这种个体性从理论高度给予了肯定和尊重。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肯定“人”的自由发展,这表明了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了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性的观念问题的。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传统上;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共性,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问题,不提倡“阶级分析”,不提倡“人与人斗”。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在文学艺术上主要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与个人主义人格价值的肯定上。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以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口号出现作为完整的表述。这一口号是对个体合理发展正义性的肯定,是对摧残人的禁欲主义的否定。在文艺复兴时期这口号的提出是反宗教的,是反神的,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对人的强调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说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了。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他的剧作中说:“世上的稀奇珍宝真不算少,像人这样奇妙的却很难找。”因而希腊的哲学十分重视人本身的研究。人是最重要的,普洛达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样的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也有表达,该剧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因为人被强调,因而西方文化提倡从个人的感觉和经验出发来审视社会和一切知识,即以人们为尺度来审视世界。例如达•芬奇说:“我们的一切知识,全部来自我们的感觉能力,”又说:“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那些不是从经验里产生,也不受经验鉴定的学问,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官的学问,是虚妄无实、充满错误的。”这些都是两方人道主义的内容之一。以“人”为中心的这一思想是进步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