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时间:2024-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志着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将会全面突破。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科学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是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机制,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1985年,邓小平指出:“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6]

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体现和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只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盐铁论》西汉·桓宽】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译文】要使影子端正先要端正自身的仪表,要使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正。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口头上的、抽象的,而是体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革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我国最近30多年的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充分发挥优越性,能否赢得广大人民支持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中国的公共治理体系从以“个人魅力和权威”为基础转向以“提高效率和广泛参与”为基础,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和反腐倡廉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这些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新时期广大人民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志着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将会全面突破。这也预示着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到了通过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而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新的历史阶段,明确了下一步全面改革的奋斗目标和推进路径,是加强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新序》西汉·刘向】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

【译文】为正义事业而死,不逃避斧钺之诛;为正义宁受贫困,也不贪图高官厚禄。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37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