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时间:2023-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政府职能转向纠正市场失灵和有效监管市场方面。加之,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环境和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府行政之手代替了市场之手在配置资源,政府越位严重扭曲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干预不足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监管的不力,由此引起市场秩序混乱,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政府职能转向纠正市场失灵和有效监管市场方面。对政府来讲,一方面是要制定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改革市场监管体系,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是要缩减政府权力,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范围,控制政府失灵,从而形成政府、市场两方面的合力,发挥各自优势,将各自的缺陷和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损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淮南子》西汉·刘安】殚天下之财,而澹一人之欲,祸莫深焉。

【译文】耗尽天下的资财,来满足一个人的贪欲,灾祸没有比这更深的了。

我国政府失灵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失灵的共性,如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低效率、政府部门的扩张、政府寻租等,也表现出鲜明的特殊性,即政府干预过度和干预不足。(1)公共物品供给失衡。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环境、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公共投资严重不足,使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难以为继,教育乱收费也使教育公平性屡遭质疑;缺少公共财政支持的过度市场化的医疗体系,导致医疗保障的低覆盖率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高。据调查,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医疗费用是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加之,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环境和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公共政策制定偏颇和执行不力。政策执行偏颇表现在国家政策部门化和政策目标取向错位。个别行政部门利用法定职权和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起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时过于强调本部门的权力而弱化相应的责任,使政策制定偏离了国家政策方针和公共利益,大量存在的垄断行业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就不足为怪。政策执行受到执行人员的执行能力和理解水平的制约及执行体系的不健全和政策时滞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等问题,造成政策执行偏差和变形。公共政策制定偏颇和执行不力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尤其使产业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3)政府机构膨胀、行政费用高昂。自改革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已经进行了5次大规模调整,由于受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影响,机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瘦身”效果,人员臃肿,运行效率不佳。我国政府机构和人员的膨胀,带来行政管理费用持续高涨。高昂的行政费用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增加了政府运行成本。(4)寻租和腐败现象严重。体制转型时期,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和管制,使经济中产生大量租金,滋生了政府寻租。党政各部门竞相“创收”,屡禁不止,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等“新三乱”助长了党政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扭曲了政府职能。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致使腐败泛滥,国资流失、股市黑手、司法舞弊等不断见诸报端。寻租引发新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腐败污染社会风气,严重腐蚀了社会肌体,造成社会稳定的隐患。(5)政府干预过度和干预不足。政府干预过度主要体现为各级地方政府在管理经济过程中不是将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服务上,而是热衷于干预或插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和投资。在各级政府争投资、跑项目的背后是发展经济的初衷,更是GDP增长的政绩约束和税收增长的驱使。政府行政之手代替了市场之手在配置资源,政府越位严重扭曲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干预不足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监管的不力,由此引起市场秩序混乱,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广泛存在的政府失灵现象,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公平性。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过程中,就是要收缩政府权力,通过减少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和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