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时间:2024-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是要素市场建设相对于商品市场滞后,特别是各类要素的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尚未形成。加快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改革要素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继续完善主要由农产品供求关系形成农产品价格的机制,使农产品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生产成本上涨的趋势。

价格是市场活动中最直接的反映信号和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作为市场变量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信号,应该能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劳动的耗费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以便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信号,直接反映市场活动状况,并对市场活动发挥内在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以此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其交易活动规范化。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是要素市场建设相对于商品市场滞后,特别是各类要素的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尚未形成。加快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改革要素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

一是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正当干预。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形成竞争性环节价格。当前的重点是四方面:(1)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等。(2)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竞争形成。(3)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按照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力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4)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减少政府对煤价形成的干预;研究全面反映煤炭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核算方式;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煤电价格的良性互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应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特别是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二是缩减政府定价范围。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网络型自然垄断,像供水、电、煤、天然气、热力、通信铁路、航空等基础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网络送达终端消费者,产业网络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沉淀性、专属性、成本具有弱增性和边际收益递增性,符合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自然垄断特征。为避免垄断行业制定高价格侵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由政府定价,提高成本和定价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是可行的。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译文】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必失天下。

三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完善主要由农产品供求关系形成农产品价格的机制,使农产品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生产成本上涨的趋势。这要求政府调控农产品市场时要优先考虑农民利益,绝不能以继续伤害农民利益为代价来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继续发挥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对市场托底的作用与稳定农民农产品生产预期的作用,并且根据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市场价格情况,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