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发展对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制约作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和发展,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一是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也应按照“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的要求,向广大投资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竞争性金融供给,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金融服务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减少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人资质的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弱化行政审批,增强发行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股票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效抑制欺诈上市等行为。加大对虚假陈述、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激发市场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大力培育商业信用和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推动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及融资中介多元化。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和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善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在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基础上,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外汇需求。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四是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创造有利条件。转变跨境资本管理方式,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方便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投融资行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尚书》战国·佚名】君子所,其无逸。
【译文】君子在位,可不要安逸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