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的国内经济新形势
当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换挡”但不“失速”,增速虽然降低,但依然稳定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既出现积极变化展示了我国仍具有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
2012年,中国的年度GDP增速为7.8%,在进入21世纪以来首次低于9%,而2013年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速则为7.6%。这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有一定程度地放缓。历史地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速平稳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众多成功的追赶型经济体,如德国、日本等,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增长后,其经济增速无一例外地有了30%左右的下降[4]。可见我国经济增速的“换挡”也有着某种必然性。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主要反映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上,进入2013年,第三产业不论是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就业数量,都已经稳居三类产业首位。但是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一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回落,地方债务风险增大。二是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下降,风险增加。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四是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五是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还不够。六是在需求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影响下,传统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5]。
(二)中国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需要体制变革的支持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自然也对经济体制有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也相应地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外部环境恶化、潜在经济增长率自然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以继续维持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二是面临着主观和客观都难以避免并正在加速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必须对经济体制有较大程度的调整,支持其中有利部分的发挥,同时解决或者规避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劝戒全书》清·佚名】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译文】私欲如果不除,就像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像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作为一个年GDP超过8万亿美元的大经济体,中国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经济的高速稳定可持续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必须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投资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在可控风险内逐步放开限制,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与国际逐步接轨,提升对国际国内资本的吸引力。在消费方面,首先,加快落实收入分配改革意见,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其次,认真研究加快内陆沿边等较落后地区的开放,使得经济资源在东、中、西等区域间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增加相对落后地区的消费能力。再次,加快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并且加强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释放其消费潜力。在出口方面,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坚守当前国际市场的基础上争取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则在沿海地区已经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加快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以寻求对外贸易新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