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法治国不是“去中共化”

依法治国不是“去中共化”

时间:2024-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领导国家直接导致了中国崛起,在西方制度解决许多国家的现实问题有些失效时,中共日趋成熟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中国最突出的竞争力,这让西方倍感压力。这一点也逐渐成为西方舆论不顾中国不断进步的事实、总是愿意用老标准和成见妖魔化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因。

自从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以后,有些人又开始执迷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好像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相互排斥、只能“二选一”似的。这显然是个伪命题,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但有些人总是破不了这个迷思。这与近年来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的攻击有关。近年来西方向中国社会植入了很多挑战中国政治制度的议题,比如“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爱国不等于爱党爱政府”以及热门了一阵子的“法大还是党大”等。它们以所谓“普世价值”为依托,或者对中国人的传统认知打擦边球,或者直接搞“诛心”的进攻,有时会在局部舆论场显得蛮强势。它们的主要观点是,由中共来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是自相矛盾的”,党被放在了“法律之上”。这种简单的标签式评论反映出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根深蒂固的偏见,同时再次显示了西方对中国最大的期望就是这个国家能够“去中共化”。

意识形态分歧是西方对华政治偏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不是全部。中共领导国家直接导致了中国崛起,在西方制度解决许多国家的现实问题有些失效时,中共日趋成熟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中国最突出的竞争力,这让西方倍感压力。这一点也逐渐成为西方舆论不顾中国不断进步的事实、总是愿意用老标准和成见妖魔化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因。

【《滕王阁序》唐·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心愿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