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天,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座谈会上,一个渔家女模样的代表发言轰动了会场,她的多条意见被会议采纳。会后几家媒体争相采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大代表,她就是连云港市赣榆区海洋与渔业技术指导站副站长、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陈兆芳。不采访不知道,一采访吓一跳,她可不是普通的渔家姑娘。她是水产工程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农业推广(渔业)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江苏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连云港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她在渔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岗位上,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科技兴农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与水产结缘后,她就深深爱上了这个行业,就像水手将浪花、礁石、航标灯一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一样,她也将鱼虾蟹藻作为人生旅途中的别样风景。从区水产养殖场,到区水产研究所、区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区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一处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脚印。
赣榆地处黄海之滨、海州湾畔、拥有62.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赣榆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但是海洋与渔业经济曾一度在低水平徘徊。为了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的转变,她变压力为动力,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所挚爱的事业,希望将这片蓝色的国土建成渔民增收致富的宝地。她利用一切机会积极深入到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记忆最深的是,为了做好一个攻关项目,她两个多月吃住在场,幼小的女儿仰着泪脸问:“妈妈只要鱼宝宝,不要我了吗?”
在渔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她是渔民的知心教员。国家开展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她主动参与省“双转”渔民培训教材的编写,并参加全省转产渔民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她不仅主动担当本市“双转”的培训教员,而且还受聘到南通为“双转”渔民讲解梭子蟹养殖技术。市委农工办等单位推出“科教兴农信息化工程”后,她立即认识到,这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平台,将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更大范围传播的好时机,积极参与专家直播节目并参与江苏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视频制作。国家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解决渔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她充分发挥身处基层的优势,将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本县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现科技与渔民的零距离,有效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两次被评为省渔业科技入户优秀专家。
在先进水产技术研究上,她做不知疲倦的“探路者”。近年来,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实施了以对虾、海参、泥鳅、梭子蟹等特色优势水产品为主的科研项目20余个,制定了“对虾、梭子蟹混养技术规程”等省地方标准30多项,有力地带动了本地渔业的快速发展。赣榆曾是全国闻名的工厂化虾、蟹苗种繁育基地,2000年育苗企业达216家,随着苗种市场的变化,育苗企业大量停产,为了盘活资产,促进渔民增收,她所在的团队2001年、2002年两年分别进行了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2003年她又进行了海水珍品鱼类养殖试验,2004年她承担了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工厂化育苗设施综合利用工程”。2010年她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加实施的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红刺参繁育、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带动了本地海参养殖的迅速发展。2011年她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中国对虾‘黄海2号’繁育及养殖示范应用”,引进优质苗种进行生态养殖、生物防病技术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本地水产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赣榆区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由水产大区向海洋强区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赣榆的经济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民请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担任省人大代表以后,她认真处理好科技工作与参政议政的关系,在更高标准做好科技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体现出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
2015年1月,她列席赣榆区两会时,记者采访了陈兆芳,当谈及区长唐光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她说:“唐区长的工作报告,篇幅虽短,但内涵丰富,从全局角度说大事、议大事,文风凝练平实,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放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总结2014年工作客观全面,部署2015年任务目标前瞻务实,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紧紧围绕‘实力赣榆、生态赣榆、和安赣榆’建设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奋斗举措,且每个目标都很具体,体现了一个‘有激情、敢担当、能落地’的干部群体形象。”从中可以看出,她并没有把自己作为省人大代表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个正式代表一样把自己摆了进去,认真态度令记者为之动容。
陈兆芳为我们描绘了赣榆海洋渔业的发展前景:将继续加大现代渔业建设力度,引进基于物流网技术的水质在线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池塘养殖水质的实时监测与遥控处理,以物联网科技推动我区现代渔业规模化、智能化;在全市率先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水产品产地、流通、销售等信息数据库,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形成内部可控制和外部可全程追溯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在推动水产良种繁育场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推进水产原良种建设场建设,打破本市无水产原良种的局面;强化品牌建设,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带动渔业发展;引进高新技术,助推高科技工厂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力争用5—10年时间,将赣榆海洋经济大区建设成海洋经济强区。
为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陈兆芳一有时间就深入镇村农户调查研究。去年夏收期间,她主动到几个小麦大镇调查了解秸秆禁烧工作。她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秸秆还田的补助力度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和落实。为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她还认真钻研法律知识,她参加全省检察院检察长座谈会,提出对“渎职”一词的解释与宣传,得到省检察长的肯定,并专门发文,对农业项目的“渎职”行为定性,需报省检察院批准。早在2003年,她就把科研和议政的目光延伸到了安全生产领域,在她和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开始实行海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随后市区相继有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当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舌尖上快乐的时候,谁能够知道陈兆芳这样的无数个无名的“安全卫士”呢!陈兆芳之所以能在省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得到省长点赞,不正是她怀着对人民群众无限地爱,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结果吗?
这就是陈兆芳,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心中有大爱,搞科研,创造了无数个省、市一流佳绩;做代表,说出了群众想说的话,道出了群众想表的情。她像一棵大树,代表着赣榆海洋渔业科技成就;她更像一棵小草,芳香着赣榆的渔民百姓。
□刘入兵 郑典萍 成玉华
(载《人民与权力》201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