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花烂漫香满径

山花烂漫香满径

时间:2024-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1月24日,备受全省人民瞩目的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南通代表团的梁永熙以一身亮丽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成为全场的焦点之一。提起当人大代表这件事,梁永熙脸上挂满了幸福和荣耀。以代表身份推动解决问题。在走访了几类残疾人代表、仔细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梁永熙郑重向省人代会提交了“加大农村残疾人低保资金投入的建议”,希望政府能给残疾人一份永久的保障。

2016年1月24日,备受全省人民瞩目的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南通代表团的梁永熙以一身亮丽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成为全场的焦点之一。接受采访时她说:“作为人大代表,我一直觉得心里有压力,压力是什么呢,我怕我的工作做得不好,人民选我做代表,做不好,对人民……我会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就是梁永熙,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的壮族姑娘,从海安墩头水乡走来的纺织女工。海安县“十佳外来务工人员”“优秀青年”、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闪闪的光环从未改变这朵山花的纯净质朴,一路走来,芬芳满径。

海安寻梦,勤俭持家成就幸福生活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平均海拔1400米,群山环抱,交通不便。梁永熙自小在山间长大,初中毕业后迫于生计到砚山县城一家饭店打杂,闲时总会爬到山顶向外张望,她的心里藏着一个梦,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一次,梁永熙远嫁江苏海安的堂姐回砚山娘家探亲,跟她说起外面世界的精彩,说起海安的发展和富裕,说得梁永熙的心动了,她决定走出大山,跟堂姐到海安看一看。这一看,看出了一段美满姻缘。海安墩头镇杜楼村的青年小伙庞成余有一手很好的瓦匠手艺,但家有年迈的二老,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可梁永熙觉得庞成余吃苦耐劳,勤劳朴实,是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人,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1995年俩人结为伉俪。

面对贫穷,梁永熙并不灰心,她一边跟丈夫学种4亩多责任田,一边搞起了养鸡、养羊、养兔、养猪等家庭副业,还鼓励丈夫随建筑工程队到吉林省施工。梁永熙和丈夫的辛勤劳动,使这个原本四壁空空的家,变成了村里的小康示范户,彩电、冰箱、空调等电器应有尽有,小楼房漂亮又宽敞。云南砚山娘家修山路,她还捐出1000元支持老家搞建设。

执着于心,平凡岗位创造精彩人生

1995年3月,在当地镇村干部的关心下,梁永熙成了南通苏中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纺织女工。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崭新的舞台成就了梁永熙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技术要求,不服输不怕苦的梁永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揣摩、刻苦操练,3个月后,在公司新招工人中脱颖而出。更令同事、同行们折服的是她善动脑、肯钻研,在三尺车间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回操作,细心观察熟悉车间的工艺流程,寻求最佳的质量效果,给枯燥的工作增添新意。她摸索出来的“快、灵、准”操作技术,确保每接一根头和每换一个粗纱动作到位,在公司举办的操作比赛中次次夺冠。为了改进挡车工的包卷及落纱工的生头方法,梁永熙主动带头请教,利用班外时间练兵,一周内,她的速率、质量均达标。春秋季节,相对湿度较低,她主动拖地、浇水,避免棉灰纱的出现。

生产标兵、技术标兵、文明标兵,一顶顶桂冠纷至沓来,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新招工人入行,她不厌其烦,直到新工人定级合格;老工人面临技术瓶颈,她倾囊相助;在她的影响下,公司的细纱操作优一级手率提高90%。不仅如此,她还是公司的“急先锋”“消防员”,公司哪里有急、难、险的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这个淳朴的壮族姑娘,以自己的勤劳聪慧热情,聚成独特的魅力气场,成为苏中纺织公司的灵魂人物,成为领导同事心中的“明星”。

草根情怀,履职尽责当好群众代言人

“出席南通市第十四届人代会时我穿着壮族服装,还唱了云南家乡的山歌,提了建议,接受了多家新闻媒体采访,还被市电台邀请作为嘉宾在演播厅接受采访现场直播……”提起当人大代表这件事,梁永熙脸上挂满了幸福和荣耀。她给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新身份做了三点定位:做好老百姓反映问题和诉求的“绿色通道”,协助政府收集社情民意、掌握基层动态的“接收器”,向选民宣传各项政策的“宣传员”。

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当选省、市人大代表以后,在一些老代表一言一行的影响和指导下,她以勤补拙,珍惜每一次学习、培训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向老代表学习交流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出席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有关会议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听取群众反映问题的机会,从而夯实代表的工作基础。在选区她边走边看,边问边学,鞭策自己尽力为选民解难题,解好题。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交流,她迅速进入新角色,使自己的业务素养从无到有、从一般到精干,努力克服主观臆断,运用所学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判断是非,分析问题,依法履职。

以代表身份推动解决问题。公司里的几个残疾人工友,梁永熙一直很关照,总感觉他们生活得很辛苦。由此及彼,她从海安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海安全县有各类残疾人7.12万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生命变得残缺,重度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成为家人沉重的负担。尽管有各方面的政策照顾,但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生活保障一直不容乐观。在走访了几类残疾人代表、仔细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梁永熙郑重向省人代会提交了“加大农村残疾人低保资金投入的建议”,希望政府能给残疾人一份永久的保障。

作为里下河水乡的儿媳,保护里下河地区自然和谐、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成为她的热切期盼,为此,她向市人代会提出“关于加大里下河乡镇环境整治资金投入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效整合利用各类农村环境整治补助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明确长效管理经费来源,多渠道筹措长效管理经费,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人代会闭幕后,梁永熙依旧很忙,“把从会议上听来的跟公司的同事领导说一说,跟身边的少数民族姐妹说说,跟村里的乡亲们说说,告诉她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才会把我们海安、我们江苏做得更美。”梁永熙觉得除了把群众的诉求带上去,也应该让群众听到来自上层的声音,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为实现中国梦奉献一己之力。

春节期间的一次老乡闲谈,梁永熙得知在上海打工的许多老乡想买火车票回云南过节,费尽周折结果只买到站票,一家三口从上海要站30多个小时到云南。这给她启发,是啊,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吗。为了获得切身的体验,她还特意去体验了一把买票,折腾了半天空手而归,“网上买也难买,电话买也难买,排队买也难买”,尽管政府每年花费大力气,但春运依然一票难求,上班之余梁永熙又陷入对这一难题的调研与思索之中。她想等来年的人代会将这个建议好好的提出来,希望政府能够尽早解决,让在外打工的人春运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这样一朵山野小花,正努力把根更深地扎进广袤大地,把美丽和芬芳、温暖和希望,一路播散。

□印丽琳 周时兰 丁迎春

(载《人民与权力》201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