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赴边境民族地区,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内地参观访问,以加强学习交流,增强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此外,始终注意通过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遏止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隔阂、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明文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第四款也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利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下载、复制、查阅、发布、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信息。
2007年国务院针对少数地方在机场、车站、码头、旅馆等公共场合出现侮辱、歧视少数民族群众的现象,及时出台文件,明令加以制止,国家有关部门专门还专门组织力量赴各地检查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