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科学化的关键环节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科学化的关键环节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内基层民主和党内基层监督是一对 “孪生兄弟”。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既为党内基层监督创造条件, 又需要通过加强党内基层监督来进一步实现其目的。党内基层民主的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监督工作的水平。只有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党内基层监督, 党内基层监督才会有生命力, 才能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符合党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加强党内基层监督, 应充分认识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党内基层监督与党内基层民主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关系

党内基层民主和党内基层监督是一对 “孪生兄弟”。 一方面,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基层监督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既为党内基层监督创造条件, 又需要通过加强党内基层监督来进一步实现其目的。 党内基层民主与党内基层监督是相伴而生的。 党内基层民主的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基层监督工作的水平。 只有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党内基层监督, 党内基层监督才会有生命力, 才能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符合党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加强党内基层监督, 应充分认识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切实保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 在党内形成积极倡导监督、 大胆实施监督、 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 另一方面, 党内基层监督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党内基层民主的展示渠道和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征求意见、通报情况、 加强监督、 保障权利等都是基本的渠道和方式。 而每一种渠道、 每一种方式的真正落实, 都需要监督来促进、 来保证。 离开了党内基层监督,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渠道就可能堵塞, 措施就可能得不到落实,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质量和进程就必然受到影响, 甚至步入歧途。 因此, 党内基层监督越到位、 越有成效,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就越顺利、 越健康发展。

可见, 党内基层民主和党内基层监督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 党内基层民主本身就包含着党内基层监督, 没有党内基层监督的党内基层民主是没有保障的民主, 也就不是真正的党内基层民主; 党内基层监督本身要求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 没有党内基层民主的党内基层监督就不具备 “合法” 性基础和力量来源,也就不是真正有效的党内基层监督。 二者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 完善党内基层监督制度创新是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和规范化的内在要求

党内监督的实质, 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控和节制, 使受托者能够按照委托者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通常说来党内监督具有三大功能: 一是预防功能。 即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防止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运用手中权力时出现偏差, 是一种自觉的、 有目的的活动。 二是纠偏功能, 即通过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违纪违法行为, 可以强制地加以纠正, 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是一种制度化的、 协调有序的活动。 三是警戒功能,即通过监督, 尤其是党内批评和纪律处分, 对党的各级组织、 党员是一种提醒和告诫, 是以揭露、 评价、 纠偏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过程, 以此提高其遵守党规党法的自觉性。 因此, 党内监督可以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是否正确地运用权力。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使党的活动方式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为基层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导向、 示范和带动作用。 可见, 完善党内基层监督制度是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 规范化、 制度化的内在要求。

(三) 完善党内基层监督制度创新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手段

权力, 从通常意义上讲, 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控制或决定的能力, 它以国家政权为背景展开, 具有相应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同时, 权力又是来自社会并以社会为对象的, 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又具有社会化的特征。 党内监督, 说到底, 主要就是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权力来源、 使用及其效果的监督, 其重点是对党的高中级干部的监督。 它的实质, 在于通过监督被监督对象的言行, 实现对权力的监督, 以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权力是不是正确地被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拥护程度, 如果对权力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制约, 党组织无法有效监督其掌握权力的成员, 就必然出现党和国家的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象, 导致腐败的产生。 对此,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精辟地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 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 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4]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主流总体说是好的, 绝大多数干部经受住了执政、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但由于种种原因, 某些消极、 腐败行为也在滋生与蔓延。 如果我们对此掉以轻心, 不惩治腐败, 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 我们在严格查处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治本, 防止新的腐败现象产生, 使全党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廉洁自律。 在各种措施中, 完善党内基层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是根本的措施。 因而, 有效的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防止党蜕化变质的重要手段。 因此, 必须建立结构合理、 配置科学、 程序严密、 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增强监督制衡力, 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才能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 用好权, 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发生,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才能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浪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