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布哈林所以有这种错误,是由于他错误地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囊括全部国民经济,并发展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根据这原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有这样几种形式:第一,由国家出钱,垄断企业进行无效劳动。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经济原因。

既然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由国家包买下来,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那末,从这方面看,它就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列宁说:“资本家为国防即为国家工作,这已经不是‘纯’资本主义了(这是明显的事实),而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纯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是为不可知的自由市场工作的。为国防工作的资本家则完全不是为市场工作,而是按照国家订货甚至往往是为了取得国家贷款而工作的。”[8]在这里,只要将列宁这段话的历史特点去掉,将国防去掉,那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为国家进行生产的形式,就是一种为可知的市场而进行生产的形式,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

我们知道,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由于这个矛盾,由商品交换所构成的市场就是不可知的,也就是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的质,即具体劳动是否为社会承认,私人劳动的量,即抽象劳动量是否符合社会必要劳动量,以及投在这种商品生产上的总社会劳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所有这些,都要由不可知的市场来自发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虽然也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其商品生产虽然也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和一般商品生产的矛盾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其商品是由国家包买的,其价格并且是事先制定的,这样,从企业方面看,它是为有保证的、可知的市场生产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从商品投入生产时,便已解决。因此,这种生产是国民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从国家或社会方面看,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并不因国家包买就必然解决。因为国家包买下来的商品,有许多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并没有进入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而是堆积在那里,或者白白浪费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量生产的军火,以及与此相类似的产品或劳务。

这种国民经济的特殊形式,如果不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而从社会生产的角度,不从生产的物质内容,而从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看,那末,我认为它将是从商品生产过渡到产品生产的中间形态,虽然它本身还是商品生产,但是它是朝着产品生产发展的商品生产。这个问题,布哈林事实上已经谈到了。美国著名的布哈林研究者科恩指出,从1915年到1928年,布哈林曾四次提到这个问题,现举两次为例加以说明。他在1915年说:“我们可能得到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因为商品生产已经消失了;它更加不是社会主义,因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权力还保持着(甚至更会加强)。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可能和没有奴隶市场的奴隶制经济最为相像。”[9]认为它不是社会主义,当然是正确的;但认为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其理由是商品生产已经消失,这是错误的,因为它仍然是资本主义,仍然是商品生产。布哈林所以有这种错误,是由于他错误地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囊括全部国民经济,并发展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但在这种错误的前提下,他认为商品生产已经消失,这论点虽然错误,却值得深思。从这里出发,他在1928年又说:“在这里存在着‘有计划的经济’,不仅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方面而且在消费方面也实行着有组织的分配。这个社会里的奴隶取得他的一份口粮,他的一份构成总劳动产品的实物。”[10]他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有计划的经济,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在这里,也仅仅在这里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全部国民经济,是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的,不存在产品的实现问题,即市场问题。

由于布哈林一方面错误地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囊括全部国民经济,因而商品生产已消失,另一方面又正确地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有计划的经济,因而不存在市场问题,这就影响他对过渡时期经济的看法,他认为此时商品生产已全部消灭,变成直接供消费的产品生产。认为过渡时期商品生产已消灭,这是错误的;但认为过渡时期有的产品可以不经交换便直接进入消费,这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和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生产,就其产品不经过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便进入消费这一点上说,是有物质上的联系的。这问题后面还要谈到。

这种国民经济其所以是一种特殊形式,就在于它虽然是商品生产,却不存在市场,或其市场不发生问题。从这一点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物质内容,第一,最好是没有成果的,这自然不存在市场;第二,如有物质成果,就最好与个人消费无关,因为与个人消费有直接间接关系的物质资料,归根到底都存在着因生产发展和消费落后而产生的市场问题;第三,如果是消费资料,并且要由个人直接消费,就特别要由国家预算的支出来购买。根据这原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有这样几种形式:

第一,由国家出钱,垄断企业进行无效劳动。凯恩斯说:“设财政部以旧瓶装满钞票,然后以此旧瓶,选择适当深度,埋于废弃不用的煤矿中,再用垃圾把煤矿塞满,然后把产钞区域之开采权租于私人,出租以后,即不再问闻,让私人企业把这些钞票再挖出来,——如果能这么办,失业问题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所及,社会之真实所得与资本财富,大概要比现在大许多”[11],又说:“利用储蓄,‘在地上挖窟窿’,不仅可以增加就业量,还可以增加有用之物以及有用之劳役,换句话说,增加真实国民所得”[12],就是这个意思。20世纪30年代危机时,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对失业青年实行以工代赈,要他们挖土防洪,守林防火,实质上也是这样。

第二,生产货币。货币是没有出卖、没有市场问题的。凯恩斯说:“设货币可以像农作物一样生长,或像汽车一样制造,则不景气可以避免或减少;盖在此种情形下,当其他资产之价格……下降时,劳力可转而生产货币”,就是这个意思。在他看来,遗憾的是:不是到处都能生产金银货币,只是在“采金之国,确有如此情形,但就整个世界而论,劳力之可以转而从事采金者,其最大量亦微小不足道”[13]

第三,生产军火,卖给国家,虽有市场问题存在,但这个市场是有保证的。凯恩斯接着说:“金矿对于文明非常重要,非常有贡献。恰如从事战争,乃是政治家认为大量举债支出之唯一正当用途”,所以,“金矿和战争都对人类进步有贡献”[14]。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经济原因。

第四,由国家出钱建造公共工程,如水库、高速公路、桥梁、公园之类,美国的戴维营也在此列。这类工程,也没有市场问题。凯恩斯说:与开纸币矿相比,“当然大兴土木要比较合理些”[15],又说:“豪富之家,生前建大厦作住宅,死后造金字塔为坟墓;或为忏悔前非,建造教堂,资助寺院,接济传教团体,则因资本丰富,以致物产反而不能丰富之日,也许可以延迟”[16],就是这个意思。这类“产品”不直接供个人消费。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搞宇宙飞行、改造国土、建人工岛、修海上机场,其不过是公共工程和军火生产的结合物。

第五,生产由国家预算资金予以保证销路的消费资料,其名曰搞社会福利,名目繁多,其经济意义在于:这种产品的市场是有保证的。

所有这些生产,都是由国家预算支持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直接依赖于个人消费力或购买力,这是和其他物质资料,其出售最终要依赖于个人消费力不同的。但是,这种生产不能孤立存在,它必然要和其他物质资料生产并存,社会生产也不能单纯建立在这种生产上。这样,在国家预算的来源和支出问题上,这两种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阶级内容,就是盗窃国库的那部分垄断资本家和其他阶层的资本家,以及其他阶级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