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垄断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垄断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那末它当然在垄断阶段发生作用,问题是以哪一种具体形式发生作用。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犹如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它在自由竞争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样,因此,就要以表述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然后表述平均利润率规律,最后再表述垄断利润规律,后两者都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

马克思事实上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科学地说明: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或实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以剩余价值生产为轴心,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体系;受剩余价值生产所制约,适用于一切生产关系的经济规律,以及存在于多种社会中的经济规律,其发生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首先明确地提出基本经济规律理论的,是斯大林。他在谈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时,寓抽象理论于具体叙述之中。他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不是存在呢?是的,是存在的。这规律是什么呢?它的特点何在呢?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一种规律,它不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某一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4]这个论述是正确的。斯大林并且指出:“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这个规律确实预先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点。”[5]这也是正确的。

但是,剩余价值是抽象的,它首先转化为利润,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利润再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这样,我便认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平均利润率规律。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既然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那末它当然在垄断阶段发生作用,问题是以哪一种具体形式发生作用。既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垄断利润,那末,人们便逻辑地认为,如同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自由竞争阶段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样,垄断利润规律是垄断统治阶段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的重要贡献在于:他不是用逻辑推论而是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证明了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统治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说:“剩余价值的规律是过于一般的规律,它没有涉及最高利润率的问题,而保证这种利润率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要弥补这个缺陷,就必须把剩余价值规律具体化并加以发展,使之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同时要考虑到垄断资本主义所要求的不是随便什么利润,而正是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才会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6]这里包含有宝贵的思想,即必须把剩余价值规律具体化并加以发展,使之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

斯大林进而对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予以表述,这就是:“用剥削本国大多数居民并使他们破产和贫困的办法,用奴役和不断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特别是落后国家人民的办法,以及用旨在保证最高利润的战争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的资本主义利润。”[7]

这个表述的基本思想是非常正确、非常宝贵的,这就是垄断资本主义不仅剥削本国的,而且剥削其他国家的特别是落后国家的人民,来攫取最大限度利润或垄断利润。这里就包含着垄断资本主义必须剥削其他经济成分才能存在,因而它是一种世界体系的思想。

这个表述,也有应加改进的地方。首先,划分取得垄断利润的办法,在逻辑上有点乱,因为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办法,同时也是剥削本国大多数居民的办法之一,前两种办法,划分标准是剥削对象,后一种办法,划分标准是取得垄断利润的渠道,标准不一,必然混乱;其次,国民经济军事化固然是一种渠道,但也有另一种非国民经济军事化,如搞公共工程和福利国家之类的渠道,单谈一种,不谈其他,过于片面。这反映出斯大林深受当时(1952年)国际形势的影响,以致不能突破这种限制,概括得更全面些。因此究竟应如何表述,要进行研究。

这里撇开有待于研究才能表述的内容问题,谈谈表述应遵守的方法。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犹如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它在自由竞争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样,因此,就要以表述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然后表述平均利润率规律,最后再表述垄断利润规律,后两者都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这个要求来看,过去有些表述是不成功的。明显的例子,是1955年即斯大林提出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理论后三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增订第二版)有关的论述。它对剩余价值规律的表述是:“在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基础上,用不断加强剥削雇佣劳动和扩大生产的办法,日益增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并由资本家占有。”[8]它对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表述是:“不同生产部门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利润率,由于竞争而平均化,成为一般(平均)利润率。”[9]它完全沿用了斯大林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表述。

斯大林虽然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化,但他并没有对后者加以表述,由于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他表述的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具体化。教科书则不同,它对三者都加以表述(其中一种是重申斯大林的表述),但细加分析,很难说平均利润率规律和垄断利润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为在前两者那里,看不到剩余价值生产和增大的影子。

剩余价值规律表述中的“加强剥削雇佣劳动和扩大生产”云云,并没有科学地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表述,不仅是片面的,因为它只看到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对利润率的影响,没有看到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对年利润率的影响,而且是离开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谈论利润率的形成的。更重要的是,它重申的垄断利润规律,并没有说明这个规律的基础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大,而是大体地说明垄断利润的来源不单是剩余价值,这样,认为垄断利润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化,就存在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