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时,其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但整个社会生产还是封建主义的。外国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入侵,一方面摧毁其自然经济,使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体以及原始公社因素加速解体,客观上使资本主义产生,另一方面其妨碍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中国不能成为其竞争对手,而成为半殖民地。这种自然经济虽然逐渐解体,但封建主义并没有被真正消灭,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而又在这条件下成为殖民地的经济关系,我们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关系。其特点如下:
外国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在流通领域统治中国经济,攫取利润和垄断利润。外国资本主义伸向中国的触角,最初是商业资本,后来是金融或货币资本。在广州开埠后,有所谓十三行,就是这两者的结合体。抗日战争前,英国在中国投资,其中地产占39%,金融业占29.6%,对政府贷款占22.4%,用于工商业的仅占9%;日本投资中用于工商业的仅占6%。这就反映出,它们在这种奴役土著的殖民地里,并不生根,剥削得来的利润和垄断利润,除供挥霍外,是汇回或用军舰护送回本国的。它们有时也办一些交通生产事业,但主要是为剥削提供物质手段,并不是为了生下根来,发展资本主义。
外国资本主义主要通过金融网统治和剥削中国。金融机构中心设在沿海大城市,通过利息进行剥削。抗日战争前,外国资本的国内利息率为4%—8%,它贷款给中国第一层银行,其利息率一般为9%—20%,这些第一层银行又贷款给第二层银行,即中国钱庄,其利息率一般为20%—30%,钱庄再以高利贷资本,或以典当业形式,向最穷困的劳动者贷款,这种高利贷利息率一般在30%以上,如遇特大灾害,则可高达200%—300%。这样一层层的控制和剥削,有其相应的各级利息率。在旧中国由于资本主义不发达,平均利润率不起调节社会生产的作用,而由利息率起调节作用。外国资本办的商业,其触角一直伸到农村,使某些地区农业生产单一化,如河南省许昌县大量生产外资所需的烟叶,既遭受商业资本压价收购,又遭受高利贷资本收取利息的剥削。这里有一段记述:约在1915年,洋人开始在胶济铁路线上的坊子雇工种烟草60亩作为试验,到1917年,附近一带农民普遍种烟草。种烟草成本很高,又费人工。没有资金的农民不得不投到高利贷者和商业资本家的怀里。每亩烟苗,价约2—4元;豆饼或肥田粉,价约15—20元;烤煤,价约3—8元,除劳动外,货币成本20—30元。资金不足的,只好赊购;赊价与现价,相差很大,赊购期6个月,煤每市斤便由0.8元涨为1元。这是高利贷剥削。烟草烤好后,洋人通过买办看色定价,农民毫无还价余地,烟草又没有其他买主,农民只得忍痛脱手。为取得农民信任,最初烟价较高,农民中也有发财的。待农民大量生产烟草后,烟价便跌,从最初的每百镑50—60元,一直跌到2元,有时连货币成本都收不回来。农民因而自杀的,时有所闻[11]。
垄断资本有时也输出资本,在中国办些企业,运用先进的技术,但雇佣关系是落后的,是前资本主义的,其目的在于利用最低廉的劳动力。日本在上海办纺织厂,使用包身工便是一例。
外国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总的说来在中国没有经营种植园。这是因为,它们入侵时,中国农村的商品经济,相对地说比较发达,能满足供应农产品的要求。此外,中国没有全部丧失主权,外国资本主义要剥夺土地经营种植园,也有阻力。当然,在完全成为殖民地的地区,即台湾和东北三省,情况有所不同。台湾的甘蔗,东北的大豆,有的是在种植园里生产的。
现在谈一谈中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关系。旧中国绝大部分土地由地主、官僚占有,大概占70%—90%,农民只占有30%—10%,没有土地的农民,要向地主租地,缴纳的地租,由高利贷利息率调节,一般为地价的10%—20%,比前面说的高利贷利息率稍低一点,因为收取地租风险少些。反映地租和地价的比率的经济范畴叫做土地购买年。土地购买年,在旧中国是5—10年,在工业化时期的英国是24年,德国是30年。这是旧中国生产关系落后性的表现,即地租很高,便促使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收租,而不经营土地取利,因此富农经济并不发达。个体农民,一方面遭受垄断资本主义的剥削,另一方面多数又遭受封建地租、高利贷利息的剥削,农产品价格有时连C÷V都不能取回,不仅生产不能扩大,而且生活也难维持。为了生活,便要延长劳动时间,起早摸黑地干,但不能多耕种土地,因为越多种土地越贫穷,只能经营副业,尤其是最简单的手工业。从这点看,在这种条件下的副业发达,是农民贫穷的标志,不是富裕的标志,对此是不应歌颂的,尤不应认为发展这种所谓乡村工业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道路。如果连这样也不能维持生计,出卖劳动力又没有雇主,那就只好成为像阿Q那样的干一天、闲一天、经常变换雇主的半失业者,或者成为自携工具、四处找人雇用的外出工人,即今日农村带着工具找主干活的工匠的祖先,再不能维持生计,那就饿死或沦为乞丐、盗贼。
这里还要说明一个旧中国农村的反常现象,即有的贫苦农民也要雇工。为了生活,有的贫农便多租土地耕种,农闲时还可以自己耕种,农忙时便不行了,比如犁田,租牛价贵,不如雇工,因为人力贱于牛力。如从这点去论证这种生产是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那是大错特错的。
处在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首先要指出,它虽然产生较晚,但是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矛盾促使它慢慢地产生的。从历史看,清康熙年代,资本主义便已存在,这时虽有外国资本主义,但不是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力量。其后,外国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入侵,先以廉价的工业品摧毁中国的自然经济,并以贩卖鸦片毒品来加速这个过程,接着又以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中国的市场,然后以垄断价格和高率贷款为手段,吸取大量垄断利润。在这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它分为两股。一股是买办资本主义,它是外国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剥削的中介者,以价格二重化的办法取得买办利润。前面提到那种烟农,外资是通过买办对其进行剥削的,价格二重化使买办获得利润。一股是民族资本主义,亦即土著资本主义。很明显,它们遭受垄断资本的剥削,又因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而又没有向外侵略积累资本的可能性,发展当然很慢。但是,它仍然存在,并在空隙中发展。这是因为,破产农民多,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它便可以多使用手工劳动,榨取变向的剩余价值,即经常违反等价交换原则,购买低价劳动力,进行剥削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大量使用手工劳动,固定资本小,也能随时钻空子,以与外资周旋。它们的较快发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旧中国还有一种官僚资本主义。它和买办资本主义的不同在于:是在国家政权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旧中国政权始终未能消除封建主义的因素,因此,严格说来,官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混血儿。它的前身,是最早的铁盐公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为反对坚船利炮的外国资本主义而兴办现代企业,通常称为洋务运动,发展到后来,其也成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及至垄断资本主义入侵,扶植其政治代理人,官僚资本主义就成为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国家政权的混血儿,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到顶点。
在上述条件下,旧中国社会再生产就呈现出畸形,即积累起来的封建地租、高率利息,不易转化为现代产业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利润很小,发展艰难,买办资本、官僚资本,依靠特权取利,于发展生产力毫无作用,外国垄断资本攫取的利润,汇回、运回本国,个体生产者大量破产,整个社会再生产在萎缩状态下进行。这反映在资金积累上,便成为:资金从利率高的农村,向利率低的城市集中,由极为需要资金的中国,向外国集中,不仅外资如此,富有的中国人也如此,其原因是经济畸形发展,反动统治不稳。在这条件下,什么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化救国、发展农村副业救国,都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只能是推翻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及其混血儿官僚资本主义在旧中国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